<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去世已十几年了,总想写点什么以示对父亲的怀念,可总是提不起笔来,不知是对父亲的感情不够深厚,还是担心自己的文采不够好,写不出父亲在我心中的伟大形象来,可这件事又总在心里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由于奶奶身体不好的原因,父亲是个独子,自小身体多病。打我记事起,一到冬天就老是咳嗽,整宿的咳并且咳得喘不过气来。那时家庭条件不好,咳得狠了只能吃点萝卜解咳,听母亲说是饿痨成疾。</p><p class="ql-block"> 记得父亲经常对我们讲起一件事,邻居一位按辈分该叫父亲叔的老者,曾当着父亲的面说:“身体这么赖,不知将来能不能巴结上人口?”。不知是这句话刺激了父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父亲的性格一直就特别好强,凡事从不服输,可能从那时起就立志要好好干,混出个人样来,不能被人瞧不起。年轻时发烧三十九度多,没钱打针,烧的昏睡好几天,硬生生的挺了过来。五十多岁硬是学会骑自行车,在我村跟他同龄的人没有会骑的。从年轻一直到去世,总是那么不辞辛劳,放下这样活就是那样活,换换活就是休息,在他的辛苦劳作下,家庭条件在村里虽说不上是最好的,也算是上游水平,供我和我哥上了大学并新盖一座宅子,没给我们做儿女的落下一点饥荒。</p><p class="ql-block"> 我跟我哥参加工作以后,家庭条件逐渐变好了,家里人包括村里人都劝他别再这么没白没黑的干了,就是不听。劝的次数多了,他就跟我们说:“人不是闲的,闲着闲着就闲出病来,我就看不上那种自己还能干就等着依靠儿女养活的人来;再说,你们弟兄两个都考出去了,咱整个大队才考出去几个人,你俩也算是给我争了气,我这么干并不觉得累,心里舒坦着呢!”。 </p><p class="ql-block"> 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没上过几天学,几乎是个文盲,可听村里人讲,父亲上学时可好呢,年龄最小,学习最好,这点只是道听途说,但我见过父亲的心灵手巧,对于农活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没听说跟谁学过石匠,但在建筑队挣得是大工分;没听说跟谁学过编匠,可什么样的编织农具都会,编的粪篓、花篓等在集市上总是以最高价第一个先卖,为此我还写过一对联“编筐织篓养育六口之家”;没听说跟谁学过种菜,可无论什么菜都种的像模像样,品质、品相都很好;没听说跟谁学过木匠,可打的桌、椅、板、凳跟专门做木匠活的也相差无几;没听说跟谁学过扬场、耩地,可村里人为了放心,扬场、耩地都来找他,他都是给人家扬完了、耩完了才干自己的农活,有时都吃不上饭,为此家里人没跟他少生气。可能是比较精通农活再加上父亲乐于助人的性格,在村里乃至整个大队人缘特别好,威望特别高,谁家分家、谁家闹家庭纠纷,都来找父亲进行调解;谁家有个灾、有个难,只要听说了,父亲都会尽自己所能出手相助。父亲去世时,全村人都出动了,都来帮忙,都为父亲的去世感到惋惜。那段时间回家碰着街坊邻居,邻居们都说你父亲没了,对我们村来讲真是个很大的损失。 </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非常重视,上学时隔三差五的就问考试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无形当中就给了我们学习的压力。每当考试成绩不好或不想做作业时,父亲就想法设法利用一切机会让我和我哥到玉米地里顶着旺毒的太阳去除草,玉米叶子拉的脸和肩膀生疼,这是父亲逼迫我们提高学习动力常用的教育方法。父亲一生要强,最不喜欢的就是求人,可为了我哥高考失利后的复读破例求了一次人。在对待子女上学问题上,父亲是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为了供我们兄弟两个上学,我的两个姐姐自能干活起就开始让她们在生产队挣工分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感觉到父亲对两个姐姐特别是对我二姐是怀有愧疚之心的(二姐上学时成绩非常好),这从父亲生病到去世唯一没有对我二姐发过脾气看得出来。 </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我们要求是非常严格甚至是非常严厉的。记得有一次我跟我哥偷着跑到邻居家,去听当时最流行的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我母亲在家一个人推磨,父亲回家后把我们两个找回来,关在屋里用皮带抽我们,当时不知我哥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恨透父亲了。现在想来,父亲用皮带抽在我们身上,可也疼在他的心里,他不是在抽打我们,而是在抽打我们身上的错误。他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 </p><p class="ql-block"> 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父亲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父亲从不攀附比他过得好的人,也从来不看不起比他过的差的人,无论对谁,面上是同等对待,让人看不出来,但谁好谁坏在他心里是有杆秤的。这一点我就不行,我对谁有看法或不满意马上就表现在脸上,这可能就是父亲经常提醒我的一句话“狗肚子里存不住热酱油”。父亲还经常教育我的一句话“当面给你提意见,说你不好的人,不见得是坏人;当面满脸堆笑,经常夸你的人不见得是好人,背后很有可能就捅你刀子。”这些话听似很普通,很矛盾,但细细想来,还是有一定哲学道理的。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庭是很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又没什么文化,也定不出什么高深的家规、家风、家训来教育子女,但我们做子女的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潜移默化的植根于我们的内心,久而久之,也就默默的成了我们的家规、家风和家训,这就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吧。 </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得肺癌去世的,至今我都不想回忆父亲化疗、放疗的治疗过程,一想起这些心底就隐隐作痛、欲哭无泪,对“好人必有好报”这句话产生怀疑。至今记得父亲在病床上用乞求的可怜巴巴的眼光看着我和我哥说:“你们就让我躺在这里等死吗?你们也不找个偏方给我治治!”。这是我印象当中一生好强的父亲第二次求人,求的是自己的儿女,可我们做儿女的……。父亲去世前的两三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果园我管到70岁,我就不管了,给你二姐管。”,父亲去世时正好70岁,现在想来,父亲是不是有先知先觉的本事。父亲咽气时,天下起了小雨,是不是父亲的为人和品德也感动了上苍,连老天都为父亲的去世感到惋惜。 </p><p class="ql-block"> 让我在心底再喊您一声“父亲”!愚儿才疏学浅,文笔不丰,谨写此文告慰您的在天之灵,愿父亲在天堂过的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