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在我国已流传2200多年,而留青竹刻,最具特色。<br>2009年,留青竹刻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的竹刻艺术家徐秉方,为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br> 留青竹刻就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故名“留青竹刻”。<br>留青竹刻的竹材需选用深山冬竹。竹青干后由青转为嫩黄,虽年久而色仍淡雅;竹肌由浅黄经深黄而转为红紫。竹皮、竹肌色泽的不同而雕刻出浓淡晕褪、炫丽多姿,有如水墨或设色的画面来。<br> 留青竹刻,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珍藏价值,为历代名人雅士所喜爱和收藏。产品有臂搁、书镇、笔筒、台屏和案头小品等。 王世襄(1914- 2009),我国著名的文物鉴赏家、竹刻鉴赏家。他在专著1992年出版的《竹刻》中称 “当今留青竹刻的中心在常州”,“留青竹刻五杰,常州占了4位:白士风、徐素白、徐秉方、范遥青。” “天下留青看徐白”,常州留青竹刻崛起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群体(徐门写意,白门写实)。 中年时期的徐素白 徐素白(1909~1976),武进人士,十几岁到上海,自幼喜好刻竹,长以为生。他擅长浮雕、镂雕、阴刻诸法,继承明清各家之长,不受成法所拘,别开生面。徐素白的留青竹刻,曾被誉为“沪上艺坛一枝独秀”。<br>《中国竹刻艺术》一书,称徐素白为20世纪中国竹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其中《百花齐放》、《荷花》,分别为上海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97年(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出版《徐素白竹刻集》。<br> 徐素白作品之一 徐素白作品之二 白士风工作照 白士风(1923—1997),常州东门雕庄人,曾在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br>《竹刻》一书中称:“近一、二十年来,常州已形成一个竹刻中心,涌现出几位有成就的竹刻家。白士风先生是常州竹人中年岁最长,成熟最早的一位,对当地的后起之秀颇有影响,起着启迪、示范的作用,因而格外值得尊重。” <br>白士风是写实一派的宗师。<br>白士凤的作品屡经国家部委作为“国礼”送往日本、美国、欧洲、非洲等国,在港澳台和东南亚也享有盛誉。他的代表作有《雏鹰展翅》笔筒、《梅雀园》臂搁等等。<br> 白士风作品之一 <p class="ql-block">白士风作品之二</p> 国家级留青竹刻传承人徐秉方 徐秉方,是留青竹刻艺术家徐素白之子,1945年出生于常州鸣凰。他从十几岁起,就把学习书画当作必修课,更因家学渊源,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曾常随家父在上海与诸多书画名家接触。徐秉方聪慧好学,深得名家宠爱和指导,为他学好书画,百采众长,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后来继承发展留青竹刻增添了虎翼。<br>最难能可贵的是,徐秉方的作品,除名家自画自书邀其刻竹留念外,均由自己设计画稿,自书题款,具有独家之长,形成了独特风格。他的作品若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虽有形的相似,但有质的区别。文化部把留青竹刻的代表性传承人授予徐秉方,这是最名符其实和当之无愧的。<br>《徐秉方的竹刻艺术》一书把徐先生对完美的竹刻艺术的孜孜不倦追求,揭示给观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r> 徐秉方作品之一 徐秉方作品之二 范遥青工作照 范遥青,常州东郊雕庄人,1943年出生。雕庄那里有农闲时做鸟笼、刻扇骨、麻将牌的习惯。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就学会了刻竹。<br>与众不同的是,他志存高远,要当竹刻艺术家。他青年时就遍访周围名师,问道求艺,七十年代初,得到著名竹刻家白士风先生的指导。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和王世襄有了联系。后来,范遥青多次携作品进京,当面聆听王老教诲。<br>随着雕刻技艺的日臻成熟,范遥青的作品渐渐走出国门,登上了美、英等国的艺术殿堂和成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作品被许多香港、台湾收藏家收藏,并被收入各种权威的竹刻专著中。<br>美国的艺术评论家看到范遥青的作品《仕女图》后,说:“从这件作品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东方美。”1995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范遥青“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br> 范遥青作品之一 范遥青作品之二 当今常州留青竹刻的继承主要是以收徒和家庭传承为主。<br>徐氏一脉以徐素白之子徐秉方、徐秉言、徐秉元为继,徐秉方女儿徐文静、徐春静,徐秉言儿子徐风、女儿徐云、女婿沈华强、儿媳杨玲琳,皆入行多年。近年又有更年轻的徐秉元之子徐雪草等人传承技艺。<br>徐秉方的弟子遍布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其中张伟忠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br>白氏一脉有白士风传人范遥青和其女白雪飞、其子白坚仁、外甥于常青等。<br><br> 徐秉方和女儿徐春静、徐文静 白士风女儿白雪飞 常州留青竹刻,后继有人,实在可喜可贺。 <p class="ql-block">张幼君 2021年1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