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BL理念即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学习当中解决预设当中的真实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力、参与力、实践力和职业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并赋予学生以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的科学课堂要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进行有效的学科融合教学,让PBL理念深入课堂。</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教师亘古不变的坚持。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课堂目标的达成意识、教学环节的节奏把控……都是研究课题的必要条件。对于后埠小学科学课题组成员郑仕琪老师而言,一堂好课的准备过程是刻骨铭心的。这一节课凝聚了课题团队的智慧:研磨、试讲、听评课、再研磨······一遍遍,一次次,每次推倒重来都为进步。</p> <p class="ql-block">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郑仕琪老师运用PBL理念,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科学研讨课——《它溶解了吗》。</p> <p class="ql-block"> 首先,郑老师借助谈话激发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紧接着穿插有趣的小驴过河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食盐和沙子的特点,进而猜测这两种物质放入水中后会产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做到了寓教于乐,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郑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演示并解说搅拌的操作规范,</span>依据学情指导学生对比观察、做记录。</p> <p class="ql-block"> 当学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郑老师随即引发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盐“藏”到哪儿去了?从而驱动学生探寻食盐“踪迹”证据的动机。</p> <p class="ql-block"> “吸管取水”是个“技术”活,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郑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并让学生同步模仿。</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学生自行操作,实验求证。</p> <p class="ql-block"> 学生已经证实了“盐”在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随即郑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当学生验证结束后,郑老师随机展示各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出食盐进入水中也是这样变化的,并说出推导依据。</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郑老师建立溶解概念,并回应导入活动中的实验:沙子和食盐溶解在水里了吗?让学生依据建构的溶解概念进行判断。</p> <p class="ql-block"> 为了延续课堂,郑老师还介绍了生活中的一些像盐一样容易溶解于水的物质,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铺垫。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相互呼应,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课堂的最后,郑老师通过PBL实验评价单来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这节课也能有所反思,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科学素养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科学教学不单是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融合PBL教育理念,尝试着把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更具探究性、实践性、参与性的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本篇由后埠小学2020年市级小课题《PBL理念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负责人郑仕琪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