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录消失前的菱湖老永丰村,已有一年有余,但留在我心中久久也挥之不去的是那墙上写着的一个个红红大字——“拆”的房屋、弯弯的河流还有那些质朴的村民,即使最近偶尔走过一个个村庄,也还会触景生情,时不时的会联想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回的美丽、古朴而宜居的老永丰村,这种惋惜和留恋的情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加上本人对经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最原生态老村庄的喜欢、</span>对失去老村的怀念等等,都融合为这个美篇,并以此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愿和感同身受的朋友们达到共鸣……,虽然这些照片记录的有点肤浅和直白,但足以表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内心难以表述的复杂心情和</span>我内心的一份心绪</p> <p class="ql-block">这个美篇里的所有照片都是2019年12月拍摄的即将被推平的菱湖永丰村,未来的永丰村就是按照这块规划版图来建造。</p> <p class="ql-block">这是未来的样板房</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的两旁就是当时即将被夷为平地的两个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走进自然村,跃入眼帘的是那古朴的村貌,房前屋后的古树,穿过村庄的小河,还有那一栋栋空置的老屋,唯一感觉不到的是那人间烟火味……</p> <p class="ql-block">一幢幢错落有致的黑瓦房,怎么看都是充满江南水乡画意的一幅幅美丽画卷,宁静而淡雅,古朴又幽深</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的水光倒影,又宛如一幅幅油画,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平躺在水面上的船儿,因为主人的离开,也变的飘忽不定,孤孤单单</p> <p class="ql-block">唯有斑驳的树影在空落落的村里显的很唯美</p> <p class="ql-block">绿油油的蔬菜仿佛并未察觉这是它们在这里的最后时刻,仍然充满着生命力,恣意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房子安好,可主人已经不知所踪,有的投亲靠友,有的外出租房,也有的去了村里统一安排的简易房……,反正是各取所需</p> <p class="ql-block">从房子的外观能够看出来,这个村也是历经了岁月</p> <p class="ql-block">进村的路上,也鲜有村民,那冷清、萧瑟的感觉,会让人颤栗</p> <p class="ql-block">各种墙上的红红“拆”字,异常的醒目,还有紧闭的门窗,像是告诉进村的人们这里已经了无人烟</p> <p class="ql-block">水塔也难逃拆迁的恶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尽管有些房子看上去翻新不久,也未有拆的标志,但是人去楼空的屋子还是一片凄凉</span></p> <p class="ql-block">留着一把空椅子,告诉人们曾经这里的太阳很暖很暖,暖到心里,进入骨髓,那种暖是刻骨铭心,日后成为离乡人乡愁的一种</p> <p class="ql-block">已经搬空的屋子,留下一张八仙桌,曾经回荡在饭桌上的欢声笑语也随着主人的离去而飘向了别处</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厨房,没有了锅碗瓢盆,桌面也就了无生趣</p> <p class="ql-block">灶头还是那么洁净,看的出这家的主人是勤快,爱干净,会持家的</p> <p class="ql-block">前厅堆满了杂物,虽然看起来凌乱,但是很接地气,农村人家该有的特征这里都有了</p> <p class="ql-block">勤劳的主人,丰硕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还有零星的两家仍然在老房子里做饭,就餐,为这个空的近乎窒息的村庄添了一点人气</p> <p class="ql-block">也有不愿意搬走的,这位老妈妈就是其中之一,她留恋这个家,她说舍不得家里好不容易造了没几年的房子,她说她还没有和村里协调好、更不必说签字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里的机埠,这位老爷爷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如今村庄即将没了,他的使命也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十多岁的老人种的菜,看着都喜欢</p> <p class="ql-block">看着右手骨折的老妈妈用一只左手洗衣服,让我心生佩服,佩服的是中国地地道道农村妇女坚韧的意志和勤劳朴素的精神,佩服的是现今年轻人身上很少拥有的自力更生的风骨……</p> <p class="ql-block">八十多岁的老妈妈和自己的老屋最后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这位阿姨签了合同,搬到鱼塘边的棚里临时将就着,盼着早日回迁新房子</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老伯的老屋,遇见我,让我给他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正在家里整理东西的老妈妈,很无奈的说“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环境,真是舍不得哎”</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位拍一位,帮他们留下最后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各种生灵也越来越少,这种光景将随着钢筋水泥的到来,一去不复返,对于这种旧貌换新颜的变化该是开心还是无奈呢?于我,可是五味杂陈,无法言表</p> <p class="ql-block">像蚂蚁搬家似的一点点挪出村子,从喜悦的表情能看出,村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部分搬入简易房的村民临时生活环境,看他们随遇而安的神态,能感知到他们的满足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老的永丰村已经成为历史,永远也不可能找回来了。新农村的建设对于村民来说也许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是对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拆旧迎新那是必然,但是村庄模式的彻底改变究竟对村民来说是好或是坏呢,新旧村庄的模式是哪个更适合江南农村呢,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必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改变而改变呢,……,我想所有问题的答案最终须由时间来说话,得由历史来告诉后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