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诈骗行为趁虚而入。主要有以下两种诈骗方式:1.发送付款链接诈骗。2.卡单、退款诈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呢?要务必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不要轻易将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提供给他人,更不要轻易输入动态验证码或转告他人。一定要通过正规通道、途径来进行查询与消费。</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个人信息”重要性导致了个人资料越来越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那么如何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呢?车票、机票以及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等都包含你的个人隐私,不要顺手丢弃。在微博或朋友圈中,一些评论或转发会出现诸如姓名、职务等信息,对此互动要注意保护隐私。社交账户上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姓名、手机号、住址、学校等),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所以要谨慎地填写身份信息。不少商家通过手机客户端定位用户,推送商品或服务,用户被实时“监控”。在此提醒,不必要的定位服务要随手关掉。无线网络登录加密的等级较低,加上有些手机软件没有数据保护措施,使得黑客能截获个人信息,对免费的WiFi要不登或慎登。旧手机一定不要当垃圾扔掉,停用时要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或格式化,再存入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将手机的存储空间占满。</p> <p class="ql-block"> 制作人:吴晓红</p><p class="ql-block"> 审核人:王英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