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年往事

老木子

<p class="ql-block">文/老木子 2021-01-2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农历2020一转眼又到年底了,腊八节也过了,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意思是说年味越来越浓了,离真正地过年也就越来越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记得我小时候,听老人说:“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现在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不是大人不想过年,因那时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十分困难,一到过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大人总愁三愁四,吃了上餐无下餐,哪有心思过年呀,只望通过种地快收获一点,解决眼前的一时困难。可能是小孩不懂事,年少不知愁滋味,过年的日子总比平常好,一是气氛热闹些 ;二是放寒假了无忧无虑好玩些;三是能跟着家里人去走亲戚,有一身新衣服和新鞋子穿;四是生活比平常还是要好许多,特别是家里招待客人时,生活比平常要更好。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过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那时,大人不望过年不是真心所愿。但年节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好过也得过,好过得过好。六十年代过年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但七十年代的过年还依稀记得许多。我估摸着六十年代的过年不可能胜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过年的一些往事仿佛就在眼前。记得从那时起,过年的年味就一年比一年浓了,是因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的家景有了很大的改观,生活吃穿得到了解决,所以过年的物质准备上充沛了很多。当然物质条件不敢跟现在比,跟现在比那还相差甚远。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时,我记得在离过年还有1-2个月时,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了。一进入冬季,人们就开始为过年而忙碌了。像什么打糍粑、做豆筋、熬麻糖、打豆腐、腌泡菜、杀年猪、干鱼塘、挖莲藕等等,这些都必须提前做准备的,当时间进入小年后,人们又开始忙打扫庭院、制酒糟、做丸子(北方做饺子)、发粑粑、室内收拾等等,除了这些外,还不能忘记在大寒时节里去给先祖坟墓培一次土。心意大概是让自家先祖们也过好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时过了腊八同样和现在一样有年的味道了。什么拍鱼鼓筒的、打竹板的、打三棒鼓的、耍龙的、舞狮的、玩竹马的、玩螃蛤精的、玩彩龙船的等等就开始慢慢地闹春景了,一直到闹完元宵节才结束,年前年后我有时看了东村还跑去看西村,看了东家还去看西家,看谁家給的钱多,看他们玩春景的在谁家玩得最热闹,哪里还记得做学习作业,整个寒假就这样在看玩春景中欢快而又愉悦地度过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过年在吃年饭前,还有这样一些习俗。除夕当天,各家各户都要把熟好了的猪头和鸡鸭鱼等祭祀品用米筛装上,先到外面祭祀天,祭完后再到附近土地庙去祭土地神,最后端回家摆到神龛前祭祀自家先祖,所有祭祀活动开始祭祀时,会烧一些香、纸钱,点上颜色或红或白的腊烛1-2支,有鞭炮的也可放一点鞭炮,祭祀仪式完成,那就只等吃一年最重要的一顿团圆饭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年饭是丰盛的。鸡鸭鱼肉都准备得很充足,年前家里准备的食品,像各类丸子、鱼、年糕等等都上了桌子,总之再也不是过去“吃八碗”的年代了,最少的也准备十六个菜。年饭的鱼是有讲究的。在家景不好的时候,家里准备的是便宜“鲢鱼”,后来家景好了,年饭的鱼换成了“大红鲤鱼”,预示来年红红火火,以前年饭的鱼也只是个摆设,大家是不动筷子要剩下来的,寓意就是会变得更富有,谐音叫“有余有剩”。有了这些讲究,那时父母也常教育我们过年去谁家拜年,吃饭时是不能吃他家鱼的。当然现在的条件好了,吃年饭时也就没有这些讲究了。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吃过年饭,大人就开始贴春联,小孩洗完澡就可换上新衣服了,就真的开始过年了,这时候的我就不用干家务活了,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放着鞭炮,打着自制的火枪,吃着家里自己做的各种零食,各家各户串着门的玩。到了傍晚时分,才跟着家里人一起去墓地给自家先祖扫墓、送灯、烧纸化钱、磕头放鞭炮,心愿是让逝去的先祖们在阴间也像我们一样,过上一个祥和的新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给先祖扫完墓、送完灯,除夕这一天就到晚上了,不知全国是否一样,反正在我们江南一带,除夕夜各家各户是要守岁的。有这么一句老话:“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思是说大年三十夜里,家里要烧上旺旺的火取暖,并且这一夜火坑里的火是不熄的,喻意红红火火、兴旺发达。正月十五夜里要照长明灯,喻意是万家灯火通明、一片祥和。那时候,还没有电视看,家里会在火坑里放上大的树蔸,放上一些比较干的木柴,烧上旺旺的大火,一家人围坐在火坑旁,一边吃着家自制的麦芽糖、芝麻片、苕皮子、南瓜籽、枯豌豆等一类的小零食,一边喝着火坑里用土陶罐煨出来的“一皮罐”,说着、笑着、暖暖的,一家人十分惬意,真是其乐融融。父亲每年总会在这个时候以拉家常的方式,总结一下家里一年的收入或收成,比如收了多少担粮食呀,卖了多少菜呀,养的鸡、鸭、鹅、猪卖了多少钱呀、养蚕收入有多少呀等等,都要算一算。也会对子女的学习说一说,对来年家里的打算什么的讲得特别用心仔细,再就是怎么也不会忘记给我们提希望的这一关键环节。夜深了,我们是熬不过去的,会去睡觉,只有父亲一个人坐在火坑旁,静静地也许在思考着、筹划着来年的生产或农事,就这样,父亲在火坑旁守岁是要守到天明出完行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年初一的早上,从天蒙蒙亮到天大亮,这出行的时段是最热闹的。各家各户都要到自家门前放一挂大鞭炮,点许多爆竹,预示今年开门大吉,此时的鞭炮和爆竹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出完行每个人的脸上都会绽放出幸福和喜悦的笑容,相互见面也要说些祝福的话,或相互拜年,拿着平时不会抽的好烟,见面每个人都会相互递上一支,对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会吝啬的。只有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的脸上是没有一点辛酸的,是开心的、快乐的,因为还是一年的刚刚开始。吃完早饭后,年青的后生们就开始上门到各家去给老人们拜年了,老人也会给我们一些零食、糖果、或倒上一杯糖水,当然这些刚开始还是能吃点,转到最后是想吃也吃不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想想儿时的过年,总有无穷的回忆。现在的过年,我反觉得好像没有那么重的年味了,出于对环境的保护,现在城市和农村都禁止放鞭炮了,人们玩春景的现象更见不着了,因现在的人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钱用谁还出来玩春景?当然,也许被很多不同的方式所代替了,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因此,像过年这样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愿普天下的人们一年更比一年过得好!年味一年更比一年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