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佛教圣地宾川<span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Regular; font-size: 16px;">鸡足山</span></font></h5> <p class="ql-block"> 步兵第31师91团驻防云南大理宾川县整整16年,部队驻地炼洞乡距离宾川县城15公里。宾川县有美食海稍鱼,用精美的工艺制作而成,味鲜、清香;有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它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由于宾川县阳光充足,水源丰富,优质水果葡萄、柑桔深受外地客商青睐,尤其红提葡萄是最早上市的国内基地;宾川县还是我国老品种咖啡发祥地之一,并以“中国咖啡活化石”、“中国咖啡源”著称。</p> <h5><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年从部队驻地去宾川县城,一是步行,二是赶拖拉机,三是坐当地老百姓的马车。</span></h5> <h3> 宾川县城虽然很小,但它是一个美好的城市,而我们部队驻地却一点都不浪漫,反而有些苍茫,有些遥远,有些偏僻。因为驻地偏远,当年,若能有机会去一趟宾川县城和牛井街,对于我和战友们来说,那种兴奋劲儿好比过年过节。我的军旅生涯不长也不短,那些站岗戍边的艰辛与崇高、训练演习的刻苦与荣光,连同对老部队的情结、与战友的情谊共同铺展为我的人生底色。而去宾川县城,则成了我军旅人生中一道特殊的记忆。</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1985年拍摄的宾川县老中心街</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烧饵块</span></h5> 在我的记忆里,宾川县城是小巧玲珑的,一条名曰“牛井街”的主干道横贯全城,在中心交会点上,有一座漂亮的街心花园。十字交叉路口,常见老妇人摆一个小摊,叫卖一种名为“烧饵块”的小吃,此外还有疏朗有致的商店、水果摊。人行道上,很多地方还被廊房所被覆,使游人免于雨淋之苦,这个景致后来我在四川见过多处。当然,这雨淋之苦的“苦”字,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宾川人大多不以为苦,每每在小雨中从容行进,若无其事地做着该做的事。宾川的雨,常常点到则止,转瞬又是明丽的晴空和高原热烈的太阳,只在空气中留下一缕清馨和爽快,替路面镌上几面浅且小的水镜而已。雨、雨中的行人、行人脚下的街道,给人留下一种恬静的印象。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1985年拍摄的老桑园河</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1985年拍摄的老桑园桥</font></h5> 宾川县城的牛井街给我留下了鲜明的记忆。但是,不久前,我又走了一趟宾川,却发现许多变化。这变化于宾川人来说,可能感觉不大,于我,则将记忆里的那种恬静感一扫而空,留下的是斑驳陆离的色彩、蒸腾升发的气息,以及富有闹市特征的喧嚣。最为突出的,还属宾川独具特色的夜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1985年拍摄的老金牛路</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90年代中期拍摄的金牛路</font></h5> 在我的记忆中,早些年宾川街头特别是牛井街的小吃几乎为“烧饵块”垄断。那是一种米制成的薄饼,吃的时候用炭火烤至金黄,然后涂上香且辣的豆瓣酱,左右一合,便可食用了。饵块固然好吃,但我认为有些单调,有方便之长处,却又让人感到不便。比如,不善吃辣椒的北方人,只能望而却步;又比如,口干舌燥、饥火如炽的行人,或许更盼望的是汤水齐备的小吃,比如小锅米线等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宾川县城钟鼓楼,西巷八街的中心</span></h5> <h5><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宾川,一个小小的县居然有三个华侨农场(彩凤华侨农场,宾居华侨农场,太和华侨农场),实属罕见,不知道这里是地理位置原因,还是历史的原因。</span></h5> 这种缺憾,在现如今的夜市上再也找不到了,它已经被各种食品摊上熊熊的炉火烧得一干二净。随着这炉火飘散的,有烤羊肉串的清香,有烤豆腐的美味,自然也有小锅米线和鸡汤饵丝的诱人气息,甚至还有炸鹌鹑和米酒汤圆的滋味,它们混合在一起,夹杂着摊主和厨师们热情的吆喝,刺激着人们的味觉神经,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h5><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南薰桥(宾川还有一段红色记忆,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宾川,在州城与守城顽敌发生激战10小时,红军以伤亡136人的代价取得了胜利。此战役共击毙178人,伤129人,俘300余人,这是红军二、六军团在云南境内最悲壮的攻坚战,红军将士血染南薰桥头。)</span></h5> 除了牛井街的小吃,宾川的夜市有好几处,大多是从傍晚6点开市,到夜里12点收摊,历时6个小时。除去各种小吃,尚有花展、衣料服装、游艺等项目,步入夜市,恍若步入了一个热闹的集镇。生活的丰富性和幸福感,一股脑儿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产生一重又一重联想,获得一个又一个刺激。而那些活跃于夜市的人,都用自己的嗓音和技艺,在呼喊和吸引着游人。他们在竞争、在比赛,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美化、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使生活的滋味远离单调和刻板,一如告别昔日那单一的“烧饵块”。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2017年9月拍摄的美丽的桑园河</font></h5> 这种变化,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我离开夜市时,在一个角落里还真的见到了卖“烧饵块”的小摊,于是我顺手买了一块,边走边咀嚼着。那种味道似乎从未改变,顽强地向我提示着那段珍贵且难忘的军旅记忆和宾川记忆。细咂昔日的滋味,虽然于舌尖上早已淡漠,却终究烙印在了心底。 <section class="_editor"><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PingFangSC-Regular;"><font color="#167efb">▲ 2017年9月拍摄的宾川县城</font></span></h5></section><section class="_editor"><p></p></section> <span style="font-size: 19px;"> 感慨!再一次到宾川,</span><span style="font-size: 19px;">见证了“牛井街”的沧桑巨变</span><span style="font-size: 19px;">!</span>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2017年9月拍摄的宾川县幼儿园</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那年,那月,我们在宾川(一组照片)。</span></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