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湘桂的山脉—八角寨(粤9)

金国钧

有个景区位于广西资源县和湖南新宁县交接处,它叫八角寨,又名云台山,跨越两省,为我们的行程增添了趣味,何况本来就是计划内的事项,按时出行。 2020年12月6日从资源县城出发,导航“资源八角寨风景区”50多分钟后到达景区大门。 我们所到过的广西景点均免票,唯独这边…… 门票半价50元,四人总价200元。看看票面上的广告:浮云缥缈,奇峰异石时隐时现,好似鲸鱼在海中嬉戏,波澜壮阔,蔚为壮观。 进门后我们按路牌走“龙脊天梯”方向上山,穿过进山竹林,翠绿色调极其养眼,视觉舒适。 龙脊天梯挺陡的。走到才想起拍照,山脊栈道也是一道风景。 沿登山步道向“龙脊天梯”方向攀登, 且行且拍。 成75℃的龙脊天梯!天梯修在犹如龙脊的山崖上,两边是深渊, 上下都要小心翼翼。 尤其是在拍照时,紧紧抓紧手机,生怕一不小心手滑了手机掉下去。一步步蹬着天梯,正好从低到高,不同角度观赏群螺观天。 瞭望山下停车场。眼界随脚步逐渐抬高,慢慢行走,缓缓呼吸,均衡体力。 丹霞地貌,山上盘旋着螺壳一样红褐色的山包,越往上,雾越浓。沿山而建的栈道连接整个景区,山区雾气腾腾,人在山中游仿如进入仙境。观景台上合影、摆拍、录像 。 风吹浓雾,一时拍摄效果还好。鲸鱼闹海佳景。所有的石峰均向一个方向作近几45度的倾斜,十分奇特。似大海中的鲸鱼在追逐嬉戏,翻腾闹海,跌宕起伏 。 虽无法观看到云雾中的鲸鱼闹海,但是也很壮观! 关于泪眼石有一个煽情的传说:广西资源人原祖籍湖南,但因地域划分至广西,所以从泪眼石的那山始属湖南,而这边就属广西了。 这山的形状就是这边的像两个小孩,那边的大山像一母亲,且纯天然的长着两个眼睛,眼睛下面一直有一条长长的空穴。远远看去就如同一母亲看到自己的小孩远离自己而流着伤心的泪的水..... 泪眼石的表面是一个凹下去的小洞,这个小洞就犹如泪眼石的眼睛,每当下雨时雨水都会在这个小洞里溢出来,就像石头正在哭泣一样,于是人们就称它为泪眼石。 有人将此图远端石山取名“雄鹰展翅”,的确是有那么点味道。 八角寨螺蛳山,荔浦芋头,都挺像的。 路标在上,坚决肯定以及必须走右边。 栈道从大型蜂窝状洞穴中穿过,脚底是万丈深渊。 这里也是一个大型蜂窝洞穴。 狭长的栈道内凿于石壁,铁链悬着的木桥,仅有一尺宽,连接两座山峰,栈道下边,绝壁幽深。 谷内洞穴万千,千奇百怪。 蜂窝状洞穴,陡壁面积4000平方米,因风化与溶蚀形成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蜂窝状小洞穴,这些洞穴直径0.1—1米,深0.04—0.4米。<br> 这是一个叫做“生死谷”的地方,有地质标识牌为证。生死谷的边缘,一边紧贴峭壁,是一堵望不到顶的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中间夹着两座高耸的丹霞山。 沿路前行,可见谷内的两座玻璃桥,探秘之余,更加增添了一丝惊险刺激。栈道之下,绝壁幽深,谷底薄雾宛同玉带飘荡。走走停停,栈道渡我们跨过幽深峡谷,走向山峰彼岸。 生死谷中的峭壁。峡谷悠长,石壁中间光秃秃,没有任何植物,只有像波浪般侵蚀的山体痕迹,接近山顶的地方,植物繁茂。 天然的长扁平额状洞,形如一条人工雕凿出的路径。 在很狭窄的通道的尽头,抬头仰望,在石峰石缝间露出的“天光”好似一个人字,太像了!这位置拍“天人合一”景正好。 有山就有寨,又寨就意味着会打仗。 古寨为清代道光年间农民起义领神雷再浩屯兵扎寨之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寨门都是用坚固的岩石垒成的,并且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我们在海拔818米的主峰上欣赏着跨越湖南广西两省的八角寨美景。这里阶梯蜿蜒,俺们早已在湘桂之间来回穿梭!好好斟酌哪边下山! 回过头来看看真正位于半空峭壁边上的云台寺。说红军长征时,红一方面军路经山寨,警卫员岳忠因伤势严重,留在了云台寺养伤,伤愈后为逃避国民党搜捕,在云台寺出家为僧了。<br> 云台寺,因其“云海拱日、貌若莲台”而得名。寺院始建于北宋末期,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1100余年。 最近一次重建于2009年4月开始动工,按照高起点高规划的要求,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同年8月7日举行了开光仪式。 应该可以从湖南新宁方向下山,无奈座驾停在广西那边,只能回头下山。 由资源八角寨大门到新宁八角寨大门。直线也就5公里,但山区必须向东南再向北绕路15公里。在湖南新宁八角寨入门不远处,仰面一座光秃秃的“象头石”直指苍穹。 崀山景区分为五个独立的景点。我们算算时间决定游览八角寨和天一巷两个主要景点。这边65岁以上免门票,点个赞!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是坐缆车上去的。缆车票40元,再加5元保险费。 索道全长1000多米,高低落差350多米。 置身缆车中,绝妙风光尽收眼底。 下缆车,长长的栈道伸向前面的观光平台,高处的天空被弥彰般的薄雾笼罩着,薄雾像面纱般在远处形成一道屏障。 在湖南这边看雾中群山。崀山,原名应该是浪山,是海浪中的山,在远古是一片海洋,海水退去,露出了山头,就把浪字的三点水去掉,改成了山字头(很形象的表达,水没了,山显露出来了,还是读浪)。 崀山八角寨海拔八百多米,此峰有八个顶,按八个不同方位排列, 八角寨之名由此而来。 在湖南广西的交界处,八角寨上的“龙头香”如一把巨大的刀刃直插在悬崖峭壁上,它最窄处仅10公分,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从主峰中突出50米的形似龙头的翘角,两边就是万丈深渊,在峭壁的尽头古人修有一座山神庙。烧香之人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下,手脚并用,匍匐前进,惊险令人叫绝,惟有诚胆大者才敢去“龙头”烧香。 为此,专门为游客烧“龙头香”的职业烧香人应运而生 。遇见一对情侣花钱委托职业烧香人代为烧香,很有仪式感哦。 传说在龙头上香的人有求必应。 向天一巷进发。悬壁栈道宛延于山腰,如巨蟒盘山 。 远眺崀山天一巷 。天一巷由两座石峰崖石并立而成,崖石垂直地面,远处看不出任何痕迹,登上陡崖20米处有一处平台,为“天一巷”入口。 <p class="ql-block">一路风景不断,流连忘返。欣喜之余忘记了登山的辛苦,已经被美景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天一巷景区是游客游览崀山的首选景点。“天一巷”是著名的地质学家,丹霞地貌创始人、中南工大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达先生考察崀山后题写的。 </p> 唯见头顶一线青天,两边斧削绝壁, 满巷生辉,其妙无比。天一巷两边石壁高80-120米,最宽处0.8米,窄处0.33米,平均宽0.5米,长238.8米。巷道弯曲,两人绝对无法交会。 人行走在弯曲的巷道中,如置身地底,两旁绝壁对峙, 从未走过如此深宅的巷道,略感胸闷, 恍若时间隧道里的过客,体验着险与美的魅力。 走过这里,有一个岔路,却被围栏阻隔,看起来很危险,不敢过去一探究竟,毕竟我等奔七,万一出点事不值。 遇仙巷比天一巷要宽许多,但她也有自己的特色—陡!非常陡!起初其实还很平缓,但慢慢地她就越来越陡,就像J形曲线一般,走完它也要有点毅力! 山顶有一石门,是清朝农民起义军的寨门。 又一古寨门,历史上这里也不太平。 上上下下一天累并爽!下山略感轻松,偶遇戴红袖章的巡山师傅同行聊天,他是复原军人,一天上下山区至少两次,佩服感激兼而有之! 挂在峭壁上的栈道。感谢栈道的发明者与建造者,没有他们,我们怎么可能亲近到这些深山“绝色”。 这石头像烛火?像仙桃?还是像包袱任你发挥。郭沫若打油诗曰: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果然大石头,石头果然大。 晚餐选在新宁县城“食不可挡饭店”,继续用当地特色菜肴犒劳自己:酸菜片片鱼,清炒雪里蕻,本地芋头炖排骨,干捞粉丝,还有酱香萝卜皮,乡里土猪肉还未上来。 入住新宁四季崀山酒店。八角寨并不很高,海拔也就800多米, 但我们两上两下,行程不少,唯一的感觉不过就是小腿肚稍微抽抽了几个小时, 登山对我们来说我们已经不算很可怕的事了,这全得益于半月来坚持较高强度的运动! 期待下一次的攀登!会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