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一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教育孩子时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还需要在当孩子困惑时、当孩子受挫时、当孩子待人,待客时这三个关键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这三个时机以外,我们还要抓住哪些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1.当孩子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时<br> 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孩子相比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更重,更容易对一件事情感到兴趣。<br><div> 比如说在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孩子对某些歌曲、舞蹈非常感兴趣时,经常会把自己带入演员的角色中进行表演。这时候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业余特长。此外,我们也要在此时适当的进行教育,如培养孩子分辨好坏的能力,给孩子在白天适时、正确的表演加以鼓励。但在休息时间大吵大闹我们也要耐心的进行教育。<br></div> 但是在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也要培养孩子分辨正误的能力,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2.当孩子取得成绩时<br>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希望别人赞美自己的,特别是当自己在某一件事情上取得成功的时候,孩子也是不例外的。<br> 任何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们作为家长的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就没有自尊心的,其实是有的。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这时候孩子的自尊心肯定会比往常任何一个时候都是要强,这时候的孩子更需要自己的父母来好好的表扬自己。<br> 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给孩子以赞美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忽视孩子可能出现的骄傲情绪。 <div>3.当孩子遇到问题找家长诉说时</div><div>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诉说对象就是教师、同学、和家人。很多家长会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藏在心里,长此以往,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div><div> 在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而更多的接受他的感受。这样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认为父母在认真的与他沟通交流,从而更体谅父母。</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相信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作为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时机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孩子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小事,不要认为小题大做,孩子的成长不仅关系到家庭的未来,还与孩子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