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战友世纪相约

安心

<h3>  参加联谊会的战友大合影</h3><h3> 徐复兴:摄影</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2020年12月26日是河南省新安县战友应征入伍当兵进疆50周年纪念日,大部分战友都是70年12月26日接到的入伍通知书,从新安县火车站座闷罐车出发进疆,我(李永安1969年12月在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应征入伍服役8847部队3营8连1975年4月复原回郑州)应邀参加新安籍战友应征入伍50周年纪念联谊会,26日凌晨9位战友分成两辆车前往新安。郑州的9位战友,徐复兴.13团特务连 ,孙玉才.13团管理股,袁宪章.一营一炮连,孙 刚.2营5连,王少军.奇台独立骑兵营(友军),郭建军.重炮连,李峰.3营部通讯班(从深圳专程飞郑州),李永安.8连,邢宪生.2营6连(先期到达新安),刘转建.8连从郑州上街区自己开车前往,寇建设.团管理股,从洛阳前往。</h3> <h3>  上午8点30到达新安县,下榻北京路景悦三星级宾馆,袁宪章战友的朋友先期已经全部安排妥当,我与从深圳来的战友李峰同住一个标间。</h3> <h3>  把行李放到房间里,邢宪生带领李峰和我到北京路邮政局向战友们邮寄李峰为这次联谊会亲自制作的纪念封“天山大兵李峰从军五十周年纪念”新安战友进疆50周年纪念明信片,策划:李峰 ,提字:韩德坤(著名书法家) ,设计:高峰,印量:500</h3><h3> 并亲自盖戳邮寄到全国各地的战友,戍边老友情义深,天山大兵念军情。</h3> <h3>  摄影: 李永安</h3> <h3>  和李峰的战友的合影,李峰,71年从郑州入伍原8847部队3营通讯班,74年从部队上大学(南京外语学院),复原回郑州省图书馆,先后任河南省文化厅团委书记,河南省图书馆付馆长 ,后调到深圳盐田区任图书馆长。</h3> <h3>  左:尚道敏,新安县任多年的乡长,政法委办公室主任。</h3> <h3>  8连战友合影,前排左起: 石戊辰(炮班),常轻子(5班),高树岗(理发员),王传武(3营部书记),裴银章(炮班),李永安(12班长,后排左起:尚道敏(上士·给养员),刘转建(11班长),赵安喜(12班),张延平(3排)。</h3> <h3>  忆往昔.风华正茂戍军大漠天山骋</h3><h3> 看今朝.古稀渐满战友欢聚联谊来</h3> <h3>  联谊会在新安县紫燕宾馆举行, 司仪,王海军宣布大会开始。</h3> <h3>  秘书长,郭林现主持大会。</h3> <h3>  秘书长,杨战中致辞。</h3> <h3>  8847部队2营6连老兵原河南日报记者,邢宪生的诗朗诵“我是8847的兵”,内容涵盖了我们13团那几年国防施工,军事训练,乌鲁木齐执勤的辗转历程,由于创作题材真实(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表演真诚动情,朗诵出了军人的肝胆真情与军魂永存,慷慨激昂的情感表演与台下激情满怀的情绪形成互动,感动了战友产生了共鸣, 获得满堂喝彩。</h3> <h3>  现场摄录: 李永安</h3> <h3>  8847部队团直管理股老兵, 寇建设(洛阳铁路局工作,后受聘郑州铁路局高铁组织部多年做顾问)的配乐诗朗诵,“感恩新安”讲述了从洛阳知青下乡新安,到当兵,复原后当工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工农兵三部曲,朗诵表演,声情并茂,刚柔并济, 慷慨激昂,激情满怀,感染了台下的战友,将联谊会又一次推向高潮。两位战友的诗朗诵是联谊会的核心和灵魂,可谓画龙点睛。</h3><h3> 影像录制: 李永安</h3> <h3> 老兵代表发言</h3><h3><br></h3> <h3>  8连战友会后合影</h3><h3> 徐复兴:摄影</h3> <h3>  8847部队3营部分战友合影</h3><h3> 徐复兴:摄影</h3> <h3>  8连战友欢聚一堂</h3><h3> 录制: 李永安,8连4排12班长</h3> <h3>  左:王传武(13团政治部后任3营部书记) 右:李永安</h3> <h3>  8连战友10人</h3><h3> 徐复兴:摄影</h3> <h3>  26号晚上3营部和8连的部分战友欢聚在新安县的,名怪菜怪看怪不怪.名厨名店名声在外.的厨老怪饭店,品尝新安县的特色美食。</h3> <h3>  千唐志斋位于新安县铁门镇,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营园林“蛰庐”的一部分。兴建于民国21~23年间(1932~1934年),包括15孔砖质窑洞、3个天井和1条走廊。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予以命名并用古篆题额。整个建筑里里外外,镶满了大大小小的墓志和书法、绘画石刻。现存各类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宋代88件,明代30件,五代22件,北魏2件,隋2件,西晋1件,元1件,清2件,民国7件。此外,还存墓志盖19件及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54件。</h3><h3>这些志石是由原斋主人张钫先生从民间各地,主要是洛阳一带搜集而来的。所获北魏志石归于佑任,唐志石归张之宝斋。他早年参加同盟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策动者之一。1965年病逝于北京寓邸,其墓也迁到庐内东北角。</h3><h3>唐志石主身分形形色色,他们的各种社会活动显示着有唐一代的文治武功,和它300年间各个时期的政治状况及社会动态,因此有“石刻唐书”之称。</h3><h3>以文字形体而论,篆、隶、行、楷,般般具备;以书艺流派而言,汉晋的钟、王,唐初的虞、褚、欧阳,盛晚唐的颜、柳、李、张,皆可一览无余,块块晶莹,字字珠玑,或遒劲,或隽秀,或端庄典丽,或流畅风韵,熠熠生辉。被誉为“近代三绝”的原斋主人张钫之父张子温墓志铭,系章炳麟造文,于佑任书丹,吴昌硕篆盖,为集近代文章、书法、篆刻名家之大成的珍品。</h3><h3>第十五号窑洞有宋朝米南宫所书的对联,明清之际号称神笔王铎所书的大幅中轴和清代的王弘撰、刘镛、陈鸿寿、邵瑛、韩东篱等人所书屏扇、对联,以及近人章炳麟、李根源、戴传贤、靳志所书的对联、单条等。在第十一号窟室内嵌有明代董其昌所书的《典论论文》行草长卷。有蒋中正撰文,贺耀祖隶书,国民党众多高级官员具名,为张钫母亲庆祝七十寿辰的长篇石刻。</h3><h3>绘画方面,有嵌在第十一室内的汉代线刻佛教故事;有第十五室内的汉武帝梦景图浮雕;有号称画竹圣手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的风、雨、阴、晴竹姿诸态四幅一组的屏扇,名曰“醒”的条幅竹画刻石;有第三天井西壁所嵌的清光绪皇帝的引见官王纯谦以手指所画的兰草等。</h3><h3>院内的“听香读画之室”,楹联为康有为所撰,横额为名金石家罗振玉之高徒关百益所题。</h3><h3>1963年“蛰庐”及“千唐志斋”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铁门镇:新安县铁门镇位于洛阳市西40公里,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383个自然村,总人口7.233万人,地处新安、渑池、宜阳三县结合部。南依栏柯山,北瞰黄河水,西扼崤山,东临函谷。镇区内青龙、凤凰两山对峙,呈拱阙之势,古称""阙门""。南、北涧河穿镇东流,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水源充足,通讯便捷。镇域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英石、矽厂、铝钒土、……&nbsp;</h3> <h3>  27号上午,战友袁宪章在新安县的朋友,安排并陪同我们参观了《千唐志斋》和张钫故居,游览了金斗山风景区。</h3><h3> 照片左起:徐复兴,王少军,郭建军,袁宪章,孙玉才,孙 刚,邢宪生,李永安,李 峰,右1(袁宪章新安朋友)。</h3> <h3>  蒋介石,为张钫母亲寿诞亲笔题字。</h3> <h3>  西沃石窟,现位于千唐志斋东院一隅。该石窟凿建于北魏末年,原址位于新安县西沃乡黄河南岸,是黄河中下游岸边唯一一处北魏石窟,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该石窟由两部分组成:其一稍大,长宽高各约2米,内有石雕佛像11尊,顶部有浮雕莲花、飞天,题记为“邑主王俊达发愿修造”,建于北魏孝昌年间;其一稍小,内有石雕佛像7尊,建于北魏普泰元年。窟外有浮雕石塔4座。附近石壁间还有大量浮雕石佛、宝塔,总计浮雕佛像达278尊。雕凿时间与龙门石窟及巩义石窟相近,具有独特的造像风格及较高的艺术价值。</h3><h3>在当年小浪底水库动工后,北魏石窟因处于淹没区,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研讨,由省移民局拨专款于1997年7月将其整体切割搬迁至现址,1999年对外开放。</h3> <h3>  张钫故居是一座历史较长且具有典型北方传统特点的民宅,当地百姓叫它“张公馆”,该宅院由其父张子温始建于清末年间,整个院落历经世代沧桑,大部分完好地保存了下来。</h3> <h3>  张钫(1886~1966年),字伯英,号友石,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人。父亲张清和是清光绪年间的拔贡,曾任陕西乾州、鹿州州判。张钫从小随父至陕,先后在陆军小学、中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学习。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回陕任新军炮营排长。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二十二日,张钫与张凤翔、张云山、钱鼎等领导陕西同盟会,响应武昌革命,组织和发动陕西起义。11月初,张钫任秦陇豫复汉军东征军大都督,三战潼关,保卫了西安,推动了河南革命形势发展,减轻了清军对武昌起义军的军事压力。</h3> <h3>  金斗山景区位于新安县城西郊,南望嵩山之云树,北枕黄河之烟涛;东据汉关,西携千唐。铁路、高速、国道,三路穿行。游客荐臻,美景十观:有慈云阁顶旋慈云;有鳳呼凰来拜薄姬;有怡情彩廊说孝道;有姊妹亭上悟孝行;有卧龙潭中观卧龙;有八仙指路通幽径;看抗日英雄丰碑矗;品老君葫芦仙丹灵;观孝感千秋呈浮雕;过金斗五坊达天庭。斯山之灵秀,生于天而培于人。</h3> <h3>  &nbsp;</h3><h3>金斗道观,坐居中央,雕梁画栋,庙宇辉煌。薄姬文化,千年流芳,播扬慈孝,万人袛仰。</h3> <h3> 徐复兴(13团特务连)与李峰(13团3营部通讯班)</h3> <h3>与邢宪生(13团6连河南日报记者)合影</h3> <h3>  金斗山顶峰的抗日英雄纪念碑</h3><h3> 左起:李永安,袁宪章,李峰,郭建军,孙刚,徐复兴。</h3> <h3>  27号中午,新安战友在紫燕大酒店邀请郑州战友。</h3> <h3>  李峰代表郑州的战友讲话,衷心的感谢新安战友对我们的盛情款待,衷心感谢联谊会组委会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安排并获得圆满成功,衷心的感谢袁宪章在新安的朋友安排我们入住的星级酒店,衷心感谢孙刚(13团2营5连)在新安的战友送给我们10位郑州战友每人10斤正宗的家乡红薯粉条,并诚挚的欢迎新安战友到郑州和深圳做客,此行深深的感受到了新安战友的热情洋溢和战友情深,真是一日是战友终生是兄弟。</h3> <h3>  忆往昔,风华正茂.五湖四海.为国戍边.相聚天山.军旅结下战友情。</h3><h3> 看今朝,花甲古稀.四面八方.战友重逢.忆往论今.再叙友谊.情意深。</h3><h3> 1971年8连新疆兵在乌鲁木齐小东沟合影。</h3><h3> 前排左起:过树清,王志强</h3><h3> 后排左起:陈晓民,施国政,李永安,曹 斌(维吾尔族)</h3> <h3>  前排左起:李增录(8连卫生员) 李永安(8连12班长)</h3><h3> 后排左起:王有高(3营部书记)郑旭明(8连文书)</h3><h3> </h3> <h3>  1971年8月在新疆昌吉野战军5师教导队与曹斌(维吾尔族)合影,原计划五师出一个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庆22周年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国庆集会游行护国徽的方块队,全师抽调人员集训,我们13团8连抽调曹斌和李永安2人参加集训,2人都时任付班长,时任8连付连长陈宗亮是我们13团的领队,后因9.13事件全国取消一切国庆节纪念活动而取消。曹斌后在部队晋升为大校军衔。</h3> <h3>  曹斌(维吾尔族)</h3> <h3>  与8连4排炮班的亲密战友王志强合影,我是8连4排火箭筒班。我们2人1969年3月一块到宁夏陶乐县中国民航“五七”干部学校,同年12月王志强,李永安,宫向东3人从宁夏到甘肃兰州,又从兰州机场乘飞机(苏联伊尔14机型)到乌鲁木齐应征入伍新疆军区野战军5师13团,部队代号8847部队。</h3> <h3>  与8连文书郑旭明(乌鲁木齐兵)合影</h3> <h3>  1973年在乌鲁木齐与李峰战友的合影,李峰,1970年12月从郑州入伍5师13团3营7连,后调入3营部通讯班,74年部队推荐上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复原后先后任河南省文化厅团委书记,河南省图书馆付馆长,深圳盐田区图书馆馆长。该友酷爱集邮(从上小学开始集邮),经常在全国各地办个人邮展,是业界的知名大咖。</h3> <h3>  李峰,乌鲁木齐小东沟。</h3> <h3>  1973年乌鲁木齐市郊区</h3> <h3>  8连的军事演习</h3> <h3>  1970年时任8连长丁巨松,在军训中给战士做示范。</h3> <h3>  1970年乌鲁木齐小东沟营区训练场,8连的部兵班许军(69年上海兵)给我们讲步枪射击的要领。左起:李永安,许军,王志强,陈晓年。</h3> <h3>  前排左起:丁巨松(连长),王成信(指导员),胡德田(付连长),李增录(卫生员),</h3><h3> 后排左起:丰忠臣(司号员),安启英(文书)。</h3><h3> 1972年摄于乌鲁木齐南山小东沟</h3> <h3>  当年我们部队营房(8连)门前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它是我们的饮用水源我们都用它洗漱洗衣,水渠边上是我们种的一大片向日葵,这张照片摄于我们营房前的葵花园。</h3> <h3>  与69年上海兵王朝捷1972年在乌鲁木齐南山小东沟合影。</h3> <h3>  69年上海兵,王朝捷70年在新疆吉木萨尔支左时的照片(文化大革命解放军支左)。</h3> <h3>  1971年乌鲁木齐南山小东沟,王朝捷,李永安,王志强,韩政武。</h3> <h3>  1973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剧场。</h3><h3> 郑旭明,李永安,李增录。</h3> <h3>  乌鲁木齐天山广场</h3><h3> 刘转建,王许锁,郑旭明,李永安,曹斌。</h3> <h3>  1971年9月11日,乌鲁木齐小东沟8连4排11班战友的合影。</h3><h3> 前排左起: 尹怀留(上海69年兵),王长现(新安县71年兵),郭恒德(68年兵山东省东阿县,班长),张维山(新安县71年兵),刘转建(新安县71兵)。</h3><h3> 后排左起: 韩政武(乌市70年兵) ,杨德海(新疆昌吉70年兵),葛新寿(甘肃70年兵),李永安(乌市70年兵,副班长),袁应华(江苏泗洪县68年兵)。</h3> <h3>  1974年11月10号,8连4排12班于乌鲁木齐市合影。</h3><h3> 前排左起: 袁明进(73年兵四川乐至县)梁谋冲(73年兵四川乐至县),罗元德(73年兵四川乐至县)。</h3><h3> 中排左起: 曹 炎(70年兵新疆库尔勒,副班长),赵岁全(73年兵陕西),</h3><h3> 后排左起: 李永安(70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班长),葛新寿(70年兵甘肃省),赵安喜(71年兵新安县)。</h3> <h3>  1974年8连战友在乌鲁木齐新疆卫生局,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大门前的合影。</h3> <h3>  李永安,王许锁,施国政,曹炎。</h3> <h3>  1975年2月冬天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花园(8连营房住地),70年新疆兵合影留念。</h3><h3> 曹炎,施国政,郑旭明,李永安,李增录。</h3> <h3>  亲爱的战友们你还记得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小东沟的冬天厚厚的积雪一片银装素裹吗?你还记得连绵起伏的群山上生长着高大粗壮挺拔的青松的原始森林吗?你还记得国防施工那滴水的坑道和轰鸣的钻机声吗?你还记得军事训练真枪实弹的考核吗?你还记得71年底的野营拉练吗?你还记得我们8连在营房驻地东方红人民公社无偿叫我们使用的土地种植的土豆白菜蚕豆,往返几十里送肥劳动收割的场景吗?还记得71年底我们8连4排时任排长姜立新带我们到深山里打柴都是整颗枯死的原木(带干粮拉几辆架子车早出晚归),冬天抓冻僵的乌鸦炖着吃,活跃了我们的业余生活。</h3><h3> 从1970年1月至1972年12月3年的时间里我们在乌鲁木齐小东沟军事训练国防施工(打飞机洞库一座山被掏空,每天三班倒,风钻机打孔装炸药爆破,安全员排险,圆木支撑施工面,小铁轨轱辘马向外运石渣,每个作业班掘进1米多,我们8连的张新生,汪召建为国防施工献出了宝贵生命,长眠在天山脚下,我们永远怀念他们,还有为此负伤的张二丑等战友),这3年是我们当兵最艰苦最受考验最磨炼意志的时段,是我们戎装戍边熔炉淬炼不负青春年华的绿色印痕。</h3><h3> 2006年5月在妻子女儿的陪同下一起重返让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新疆乌鲁木齐,故地重游温馨回顾了我们部队在南山小东沟国防施工建设的蹉跎岁月,在乌鲁木齐市警卫值勤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边疆的不负韶华,看望了当年部队朝夕相处的战友,受到了战友们的热情接待。</h3> <h3>  1971年初至1973年冬季新疆军区在疆内组织开展了三次野营拉练,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组织开展野营拉练,并不是心血来潮,它是有着深刻国际和时代背景!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前苏联领导集团背判了列宁斯大林的路线,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到了破裂的边缘。苏军不断的制造边境挑衅事件,于1969年3月2日和8月13日,扩张侵入我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此后,前苏联头目勃列日湼夫公然向我发出了核威胁的叫嚣!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野心,毛主席认为,帝国主义有发动大战的危险,进而告诫全党,要学习军事,注重战争,"准备打仗"。并在沈阳、新疆、济南军区上报的部队野营拉练的报告上批示:“这样训练好”。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全军迅速掀起了以野营拉练和"三打、三防"为重点的战备训练。</h3> <h3>  71年12月28日至72年1月3日,我们8连和团里大部队拉练时每连留守的一个班共计300多人,由8连长丁巨松任总指挥进行了野营拉练(大部队前期已拉练结束,我们8连因施工特出原因而单独拉练,当时3营9连的指导员宁廷山也带领一个班参加),拉练是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下进行的,围绕南山红太阳人民公社,过乌鲁木齐河,(连长第一个脱下棉裤趟过到大腿的刺骨冰冷河水,河的中间水流端激未结冰,河的两岸都是积雪和厚冰,由于措施得当300多人安全渡过无一冻伤),白杨沟(我们拉练途经军区坦克团驻地受到了友军的热烈欢迎并观看了他们的坦克训练),拉练期间我们每个战士每天背负几十斤重的背包和武器弹药,在雪地步行上百里,风餐露宿,中午各班自行挖灶拾柴化雪水蒸米饭(每班都有2个平时打饭用的大铝合金盆,连炊事班统一炒菜),训练科目有,急行军,夜行军,防空防化演习,野外宿营(每班用方军用雨衣连接搭帐篷,结对将2人的被褥皮大衣合并,铺一床盖一床两人一个被窝,我与71年新安兵刘转建一组),睡到半夜,惊听紧急集合号,打好背包整队集合,从野外回到先头小组事先联系安排好的村庄(大队部,学校教室,村委会)房内睡觉,打通铺一个教室睡几十人,现在想也是害怕冻坏身体不好交代,掌握了野外宿营才是目的,拉练期间只进行了这一次野外宿营还是半个晚上。</h3><h3> 急行军是我们拉练的最后一个科目,晚上从棘棘槽火车站到我们营房4个小时完成60里地的急行军,还是全副武装(背包武器弹药几十斤重),行军中干部替士兵背背包,班长替战士扛弹药,老兵把新兵的枪背在自己肩上,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充分彰显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人不拉的到达目的地,充分考验了我们的耐力毅力和连续作战的能力,挑战了我们体质的极限 ,夜里急行军科目的圆满完成是我们这次野营拉练的完美收官。</h3><h3> 由于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听从指挥,吃苦耐劳,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风雪中完成了吃,住,行,打 ,防各个科目的演练,为期一周的拉练300多人无一人冻伤受伤出事故,安全返回营房,可谓功德圆满。</h3><h3> 唯一遗憾的是在夜里急行军中,连长把军用地图丢失,(后又多次派人去沿途雪地里寻找未果)受到了上级的问责。</h3> <h3>  为维护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社会稳定及秩序,1972年底我们13团奉命进入乌鲁木齐市维稳,部队对外名称:乌鲁木齐警备区疆子121部队3营8连(我们在小东沟国防施工中的对外名称:乌鲁木齐116信箱2分箱89分队),我们8连和3营部入驻自治区卫生局,防疫站,二医院3个地方,负责南门至二道桥之间(维吾尔族高密度居住区)的社会治安,除正常的值勤外,还承担自治区和市政府的重要会议聚会及临时活动的警卫值勤,8楼(在新疆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国际机场,延安国宾馆(新疆涉外宾馆),都是我们8连常去值勤并吃住在那里至到任务结束的地方,经常近距离相见外国元首,中央首长,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自治区第一书记赛福鼎,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开国中将),经常对我们值勤的警卫点头示意,有时还会问候一声,我们都是立正还以军礼。</h3><h3> 74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姚文元,吴桂贤,外交部长耿彪等一行到阿尔巴尼亚访问停留新疆下榻延安国宾馆,晚上赛福鼎陪同他们观看新疆歌舞剧院民族舞蹈,为了烘托现场气氛我们没有值勤的战友,公安值勤人员和宾馆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进入现场观看。几年的值勤我们没少在延安国宾馆的小礼堂陪同观看文艺演出和内部电影。</h3><h3> 从1972年底至1975年在乌鲁木齐值勤3年,75年底部队撤离乌鲁木齐进入西山,由新疆军区5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旅,部队代号:36113部队。</h3> <h3>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我们8连经常值勤的地方,73年夏天原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一行进疆我们8连负责了机场的迎送及下榻延安国宾馆的警卫任务,在离开新疆乌鲁木齐时在机场停机坪飞机前西哈努克及莫尼克公主亲切接见了我们警卫战士站成一排的10位代表,同我们一一握手,并赠送我们每人一份小礼品(后礼品上交警备区),站在第一位的是乌鲁木齐警备区张付司令员,第二位是8连指导员王成信,还有李永安,曹斌,李增录,站位和另5位战友的名字记不住了。</h3><h3> 接见战士名单是时任8连连长丁巨松挑选,而他自己却没有参加接见,充分彰显了老连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见荣誉就让的的高尚品质,让我们肃然起敬。</h3> <h3>  2006年5月乌鲁木齐战友安启英,邀请我们在他家吃饭。</h3> <h3>  战友闫仁书夫妇,邀请我们战友一行到他经营的度假别墅。</h3> <h3>  自己制作烤羊肉串</h3> <h3>  两桌丰盛的美味佳肴,体现了闫仁书夫妇对战友的一片深情厚谊 ,一日战友终生兄弟。</h3> <h3>  闫仁书与我的夫人李丽霞亲切交谈欢迎到他的度假村做客。</h3> <h3>  战友从左到右:安启英,李增录,于学仁,李永安,闫仁书,荣维柱,杨成。</h3> <h3>  战友和夫人们</h3> <h3>  战友闫仁书的度假庄园</h3> <h3>  与安启英战友</h3> <h3>  与杨成战友</h3> <h3>  部队在乌鲁木齐小东沟期间我们主要的文体生活是看电影打篮球(比赛),看地方慰问部队的文艺演出,电影都是露天放映,电影放映前连队之间的拉歌很有激情,当时处于文革时期没有新电影,老电影都受批判,只有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影片可以反复观看 ,还有几个友好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我们总结了当时电影市场的顺口溜,中国的新闻简报,越南的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的搂搂抱抱,朝鲜的哭哭笑笑,特别是朝鲜的故事片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画面绚丽多彩美女众多很受年轻人青睐,宽银幕电影“卖花姑娘”是朝鲜电影中影响面最大,最有教育意义,最轰动的电影,我们部队放映时周围的群众牧民将露天电影场围的水泄不通。</h3><h3> 我们团的电影放映员荣维柱 是我们8连4排炮班70年新疆乌鲁木齐兵,71年调入团放映组,复原到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任人事科长,前几年不幸病逝,十分怀念他当年给我们放那么多电影带给我们的欢乐。</h3> <h3>  战友的夫人从左到右:于学仁,闫仁书,荣维柱,李增录,李永安,安启英,李永安女儿。</h3> <h3>  小东沟,过去的施工现场。</h3><h3> 70年新疆兵左起:李永安,荣维柱,李增录,安启英,杨成。</h3> <h3>  在我们部队国防施工打的飞机洞库</h3><h3> 左女儿右妻子</h3> <h3>  现在的小东沟,已建成风景区可以休闲度假。</h3> <h3>  在新疆随团旅游</h3> <h3>  8847部队3营8连部分战友照片</h3><h3> 贺在刚68年江苏泗洪县70年任8连4排11班长,我的第一任班长。</h3> <h3>  李永安,70年新疆乌鲁木齐兵。</h3> <h3>  安启英,70年新疆乌鲁木齐兵。</h3> <h3>  李增录,70年新疆乌鲁木齐兵。</h3> <h3>  郭树清,70年新疆乌鲁木齐兵。</h3> <h3>  王许锁,70年山西壶关县兵。</h3> <h3>  闫朴忠,70年山西壶关县兵。</h3> <h3>  申建忠,70年山西壶关县兵。</h3> <h3>  宫向东,70年新疆乌鲁木齐兵。</h3> <h3>  刘转建,71年新安县兵。</h3> <h3>  张维山,71年新安县兵。</h3> <h3>  梁谋冲,73年四川乐至兵。</h3> <h3>  我们8连的十几个70年兵(部分携带夫人),从新疆乌鲁木齐,陕西西安,湖南常德,河南郑州 ,汇聚泰安看望老领导,连长丁巨松携全家设宴欢迎并安排大家登泰山游曲阜让我们受感动。</h3><h3> 2015年10月11日,8连指导员王成信,付连长胡德田专程从山东诸城来泰安看望战友并设宴几桌邀请大家,我的老班长郭恒德也携家人专程开车从山东东阿县来看望战友,3营的付教导员张忠义现场吟诗,回忆部队在小东沟的激情岁月和战友情,连长丁巨松指挥大家一起唱我是一个兵,将宴会推向高潮。</h3><h3> 照片前排左起:翦仲平,胡德田(8连付连长),丁巨松(8连长),张忠义(3营付教导员),王成信(8连指导员),李永安,闫仁书。后排左起:李建民,于学仁,郭恒德,过树清,安启英,杨成。</h3> <h3>  战友与夫人们的合影</h3> <h3>  精心策划,细心准备,严密组织的新安县进疆50周年联谊会为我们13团战友们提供了一个怀古忆旧回顾当年军旅激情岁月讴歌战友情义的平台,很多战友都是分别50年后首次见面,几连的几班的高寿了现住那,颤抖的双手紧握着,颤动的双臂拥抱着,问寒问暖叙友情,你古稀我花甲共同回忆风华茂,不忘初心记使命。</h3><h3> 联谊会影响广泛意义深远,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我们衷心感谢联谊会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及为联谊会提供会场餐饮的紫燕宾馆,感谢摄影录像制作的地方朋友,让战友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收获颇丰。</h3><h3> 联谊会在喜悦欢快祥和的气氛中结束,战友们在主题词,缘分,友情,牵挂,保重,再聚,幸福安康,快乐生活的相互祝福中话别,并相约进疆60周年再相聚。</h3><h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