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孩子的不同——读《少有人走过的路6》

阿紫

<p class="ql-block">一直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开明、尊重孩子并与他会成为朋友的妈妈,只到那天我又开启了一番自以为真诚的而实际却是自以为是的对儿子的说教,我痛斥他在生活、学习中的种种令我所不满的行为,说着说着儿子泪流满面,我问他为什么哭,是为认识到自己错了还是觉得我说他说错了(看看我还在自以为是的在猜测和掌控他的想法),儿子嚎啕大哭着说,妈妈,你每次说我都把我说一无是处,什么都干不好,甚至还让你滚出去,你知不知道我有多伤心,你只会给我的童年带来阴影,我以后想起我的童年生活一点快乐都没有!我有些呆愣,片刻后又欣慰起来,比起每次都是我一个人说教,我更想儿子跟我吐露心声,跟我开诚布公的交流,我鼓励儿子说说他的真实想法,我想这是儿子上初中后我们良好交流的开端。</p><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我想我们不仅仅是要养育孩子,更要试着了解他们真正的自我,这才是必须的。从我们心里,我们尽可能从生活上经济上,按照我们的观点和想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保障和选择,而问题在于,我们无法欣赏到他的“不同”,作为独立的个体,孩子们的生活道路必然不同于父母,但作为父母,我们不自觉的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没有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每个孩子来到世界,都拥有自己的使命,希望以后不要过份注重“我想要孩子怎么做”,而是更多的思考“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我们给予孩子的是他真正需要的吗?”</p><p class="ql-block">纪伯伦有一首关于抚育孩子的诗,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喻为“弓与箭”,父母只需要用温暖、关心和爱用力拉开弓,至于飞翔和成长,永远与孩子的事。读此诗深有感触,与大家共勉。</p><p class="ql-block">他们是你的孩子,却并不属于你。</p><p class="ql-block">他们诞生于生命自身的渴望。</p><p class="ql-block">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并非为你而来,</p><p class="ql-block">他们在你身旁,却不是你的附庸。</p><p class="ql-block">你可以给他们的是关爱,而不是你的想法,</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p><p class="ql-block">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p><p class="ql-block">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p><p class="ql-block">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p><p class="ql-block">你是弓,孩子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p><p class="ql-block">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p><p class="ql-block">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p><p class="ql-block">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p><p class="ql-block">因为他爱一路飞翔,也爱无比稳定的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