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18日上午10点过,我进成都小6(成都地铁六号线爱称)天宇路口,向我39年前就知道的小6终点站兰家沟回去。</p><p class="ql-block">我在39年前(1982年8月),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双流公兴中学工作,教初三与初二各一个班的数学。刚到时仅22岁,青春热血,天天白天学习与教学,晚上批改两个班约120多本作业,受到老师同学们的期待。</p><p class="ql-block">约不到一个月的一天晚饭后(约晚六点),太阳还没下山,我中学家住成都城里的刘老师,叫我与他去他老婆的老家,兰家沟去看亲戚。我他骑着自行车约半小时,到了十多里路远兰家沟场向北半里路的漫坡上的杨家老院子。</p><p class="ql-block">亲戚家两口十分热情,马上将灶上挂的黑黑的过年老腊肉下锅,一个大红公鸡杀了凉拌,又拿出烧酒,吃着喝着说着。他们更多说着亲戚家的事情,我更多吃喝听。当时,农村才改革开放两年,但情况明显好转,肉可经常吃了,大家对现状十分高兴!我从没接触过农村,也问了粮食够不够吃等肤浅的问题。主人得意地说:“目前,吃的穿的都没问题了,就是钱还紧张,怎样想法去赚钱,才是难题!娃儿(只有一个独生子女)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的话,就到深圳去打工。”我们晚十点后骑车回校睡觉。</p><p class="ql-block">我在公兴中学工作了6年,才调离公兴。我知道公兴约40多平方公里,全乡约2万多人,有兰家沟、青云寺、公兴等3个场镇。兰家沟又名万福桥、万福沟,原兰家姓集居地,在1980年,成都市市级机关绿化了这锦江河边的山坡,全植上了马尾松。这里有一个山应是火山遗址,我们叫它簸箕盪,几里路宽深的漏斗型,特产是李子,味道特美!青云寺原是古寺,林茂高似入云,亦叫云林寺,那里风景十分美丽,高大低落,林木密森,成昆铁路高高空中飞过,双流机场油库现代洋盘,最密集的飞机降双流机场,先在这里打卡。公兴原叫坛罐窑,清道光年间有两座烧坛罐的窑而得名,后更名公兴场,意在公共兴旺,是公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公兴场距中兴(华阳)6公里,距天府广场(成都中心)约22公里,距双流城关(县城)约16公里。</p><p class="ql-block">公兴中学,1969年2月初创,地址在双塘村与朱家庙村交界的黑林庙,首任校长杨兴才,罗英云后任过一段时间的负责人,然后是陈道富任校长……有两亩多地的房屋,还有十二亩多的校产土地,供种植用。约1972年左右吧,公兴中学校址由黑林庙变更到公兴场镇,十二亩多的校产农地,一块田土一块田土,从原址换到公兴中学边上,校地也换成了仅有约两亩水田,弄成了一个鱼池。学生们中午吃饭,自己用盅盅在学校蒸饭吃。一盅一次一分钱,米自家带,个人还必须要认识你自己的盅盅样子,否则几百个盅盅找不到自己的,就没饭吃,菜就自己从家里带。孩子爱就在学校鱼池里洗盅盅(也可在校内洗),饭渣使鱼吃得胖胖的。</p><p class="ql-block">当时,人们出行多用自行车。有长途汽车,约一小时一班,每班人都满满的,如果节假日,更挤都挤不进汽车了,还有200多人等下一次下一次。全乡只有乡政府、卫生院、中学、小学、供销社、信用社、粮站、农机站等单位。街上,只有3家卖饮食的店,其中一个叫“讨口”(他妈叫的,大家都叫了)的没结婚的年青人,更能做简单的席桌,我们常去吃;另两家面,饭,席桌等都也能应付。公兴有个火车站,在朱家庙村,距公兴场有3里多路,是成昆线上的一个小小的站,一天有两班慢车上下。公兴当时没有派出所,治安,由胡副乡长兼武装部长兼警察,与民兵和村组党团共同治理。非农人口两千人左右吧,且青壮年人口多都在成都、双流县城、中兴(华阳)等地上班。公兴境内当时只有一条柏油路,还是由女鲁乡长亲自盯着一段一段地铺油建成,约20多公里。是从中兴(华阳)经公兴经兰家沟经永安到黄龙溪的。还有一条石子公路,经黄甲到胜利到双流县城,或黄甲下牧马山到成都城里等。</p><p class="ql-block">公兴,是牧马山上黄黄的黄泥巴土地,它很任性,不下雨时,黄泥巴很硬,下雨时上面很软。人们常说:晴天一把刀,雨天一把糟。上头是软的,里头梆硬。俗称“硬头滑”,常不敢走路,不注意就一屁股黄泥巴。还有,下雨天骑自行车,黄泥巴还紧紧护在自行车里走都走不动,只能边走边弄掉黄泥巴,才能前行,雨天黄泥巴的“热情”使你哭笑不得。汽车,在雨天石子路上也很难走。</p><p class="ql-block">在1958年前,公兴境内是以松树、青杠树为主的森林。以前,成都人做饭用的细枝柴,多是这边一捆一捆地由船沿正兴、中兴(华阳)、中和、九眼桥进入城里供城里人烧柴,船又拉回城里的粪便供乡里人种田。</p><p class="ql-block">公兴的高差比成都平原高20多米,公兴没有大的河流,所以有很多堰塘存雨水,供农业与人畜使用。当地人饮用水,就用堰塘的水食用,自称:“塘开水”!当时,只有中学等人流量大的单位,才有水塔抽地下水饮用。大炼钢铁后,这些森林没有了,公兴也就种植与养殖为生。公兴除粮食外,麻羊、鱼、二荆条、地瓜(不是红苕)和塘虾及菌子很多。麻羊,就是黄甲羊肉汤锅的原料。鱼品种多还很大,士鲢鱼有二十多斤重。二荊条辣椒就不多说了。地瓜,是当地的士特产,打开外皮,白白的净净的甜甜的,应该是水果,但当地太多太好,也作蔬菜,作菜都甜甜的,现成都很少有地瓜了。虾子和菌子,虽上不了大席桌,大人们不太重视,却是孩子们的“银行”。课余,抓虾拣菌,坐火车到成都南站坐16路公交车进城去卖,一年下来读书穿衣零花足足有余,还可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我那天坐小6去兰家沟,原想中午去吃个羊肉汤锅,然后再看看近40年没见过的兰家沟,回忆一下过去。结果,小6过回龙,就没有人了。走到兰家沟小6的终点站,工作人员都在看我就像看太空人,我不知什么意思?看了A,B,C,D等4个出口,任意走出D口出去了。出口处,工作人员正在门口,装黄泥地防止下雨时的防滑板。</p><p class="ql-block">一走出D口,真的找不到北!我马上找北斗定方位,又前后左右吧回忆我过去熟悉的兰家沟,还是不辨东西。好在,D口有一辆公兴综合治理的车在值勤。我走上说明我想看看兰家沟的场镇,想喝喝茶,想吃吃羊肉汤锅,想回忆回忆过去。</p><p class="ql-block">年青英俊的队员热情地给我说:兰家沟原住房和住户都搬了,公兴都集中居住了,兰家沟目前没居民没铺面没场镇了,只有单位和搞建设的。你要吃与喝只有到公兴场,坐小6回到回龙站出口,坐S18路就到公兴场了。回龙,还是小5的终点站,也是公兴的境内。城里人现到黄龙溪这个知名的游览地,就可坐小5小6到回龙出站,坐公交541或s18就十分方便快捷。还有,回龙前面一点,有座到正兴的大桥,过桥就到天府公园、鹿溪河生态区、兴隆湖湿地公园,成都科学城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哦!小6到回龙,人们都上地面了,几乎无人去兰家沟。我怀着自信,走路向着高大的剑南大道走去。约两公里中,终于找到了过去兰家沟的方向,看到了周边的发展,知道了这里巳是天府新区。坐公交车进公兴场,吃了特别喜欢喝的羊肉汤锅,看了中学、小学、幼儿园、街道和居民。又远看到纵横的城市街道,中国联通、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等高高大楼,电子科大科技园(成都园)、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成都园)等众多企业与单位,十分兴奋!这公兴人口可能近20多万了,与华阳联成一片了!</p><p class="ql-block">现在不知刘老师的兰家沟杨家亲戚过得如何?“讨口”还在开餐馆么?公兴中学的廖校长、周老师、袁老师、罗老师、卢老师等等当年更多的同事更好么?虽然,因当天你们在上班及疫情,怕影响工作没与之相见,但心里有更多念想永在!</p><p class="ql-block">在兰家沟地铁站约两公里左右吧,还发现了成都第二个旧石器时代遗迹,约距今近9万年前。成都第一个在简阳,约3万多年前。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成都就有人类活动了!</p><p class="ql-block">兰家沟,又再起步!公兴,更再腾飞!不久的将来,公兴这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域,会成为成都最前卫的城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