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传统美食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道真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北与重庆毗邻,南与正安、务川县接壤。道真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仡佬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多。正因如此,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了道真文化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或许您还不知道我们生活中吃的用的就包含非遗文化呢,后面会分类介绍下道真的非遗文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道真的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品仡佬族三幺台宴听仡佬族敬酒歌</p> <p class="ql-block">一、仡佬族三幺台习俗</p><p class="ql-block"> “三幺台”习俗,主要流传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与重庆武隆、南川接壤,且田园肥美、文化相对发达的三桥、大磏两镇。所谓“幺台”,即“结束”之意。宴席中的“三幺台”指每餐筵席需经三台(次)方告结束。第一台为茶席,每位客人盛油茶一碗,并辅以粽子、米团子、麻糖杆、芝麻饼、洋芋片、南瓜子、板栗、白果等若干食品。吃毕,撤去碗盘,留下筷子,称为“一幺台”。第二台为酒席,伴以腊猪肚、猪腰、猪心、猪舌、豆芽等干盘或凉菜。吃毕,撤去杯盘,留下筷子,称为“二幺台”。第三台为正席,亦称“饭席”,以吃饭为主,佐以黄花粉丝汤、笋子排骨汤、油豆腐、酥扣、醡扣等九碗四盘佳肴。吃毕,便是“三幺台”。“三幺台”风味食品众多,饮食方式独特,且餐饮过程,十分注重礼仪秩序,民族群众每每借此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气氛一派祥和,可谓“民族饮食的展台”、“民族礼仪的讲台”及“民族情怀的歌台”,称得上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但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习俗,三幺台应是地域、自然、历史、人文、物产等诸因素作用的产物。其不断发展的过程,折射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台“茶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台“酒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台“饭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油茶</p><p class="ql-block"> 仡佬族油茶制作技艺,是仡佬族传统的饮茶工艺,起源并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饮茶历史甚早,道真境内有多株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油茶具体的起源时间已不可考,但其在清末民初曾作为戒鸦片烟的偏方而在道真广泛流行,也在这时,油茶成为仡佬族著名的饮食文化习俗“三幺台”第一台茶席的主食,因此,仡佬族油茶制作技艺至少已有百余年历史。而从仡佬族民歌中大量关于油茶的歌谣来看,则其产生的时间可能更早,是仡佬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生产与饮食相结合的产物,有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境内三桥镇、大磏镇是仡佬族油茶的起源地。佬族油茶是仡佬族群众日常生活、敬客和重大礼仪活动时的传统饮品,具有提神醒脑、充饥解渴、强身健体之功效,深受仡家人喜爱,被誉为“干劲汤”。以油茶为题材的仡家歌谣数以百计,其制作技艺由仡佬族民众集体传承,尤以三桥镇、大磏镇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炒青后的茶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揉茶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烧油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麻糖食品</p><p class="ql-block"> 仡佬族麻糖食品制作技艺,是一种以天然农作物为原料熬制糖液,辅以其他食物而制成甜食的传统工艺。种类甚多,包括麻糖杆、芝麻饼、麻糖馔、錾子麻糖、麻糖画、苞谷团等,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完整的保留和传承。道真位于黔北极地,紧临重庆东南,仡佬族在此世居繁衍,是仡佬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流传地。仡佬族麻糖食品制作技艺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地方物产因素,也有外来商贸因素。其主要起源地是道真自治县的大磏镇和三桥镇,是仡佬族社会生产水平、物产状况和外来经贸交流的产物。麻糖食品最早也是最流行的技艺是麻糖杆制作,这门技艺当系从四川传入。传入时间应不迟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播州改土归流后设置真安州之时,迄今至少四百年以上。这门技艺一经传入,即与道真仡佬族的物产、生活环境和习惯等结合起来而发生诸多变革,其工艺流程和食品制作均有相当的变化,最终成就了仡佬族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麻糖馔、苞谷团等。味道纯正,甜而不腻,口感酥脆,营养丰富。在民间节日、婚嫁宴席中,麻糖制品都是不可或缺的佐食之一,也是仡佬族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习俗——仡佬族三幺台习俗中第一台茶席中独具特色的茶点之一。仡佬族麻糖食品制作技艺具有原料天然、制品多样、民间传承的特征,由仡佬族民众集体传承,制作高手以大磏、三桥两镇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扯麻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炒麻糖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麻糖食品下油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灰豆腐果</p><p class="ql-block"> 仡佬族灰豆腐果是仡佬族传统豆制工艺食品,以优质大豆为原料,经传统的石磨磨制工艺,辅以优质无污染的草木灰,精细加工而成。作为一种仡佬族特色食品,灰豆腐果起源于道真自治县旧城镇,故亦有“旧城灰豆腐果”之称;又因传说其为旧城镇插旗山灵岩寺一尼姑首创,故又称“神仙果”。由仡佬族集体传承,现在已经传播到了遵义市多个县区。其具体起源时间史无明文,考诸工艺,可知灰豆腐果应是仡佬族生产水平、生活环境和饮食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迄今至少数百年以上。其制作工序主要有12道:泡料(将黄豆加水浸泡)、磨料(使用石磨)、第一次滤浆(使用滤网,俗称摇架)、第二次滤浆(将第一次摇出的浆加水再摇)、煮浆(用敞口大锅)、点浆(用酸水点浆使之凝结成豆腐花)、压榨(榨成豆腐)、分块(切成小块)、裹灰(将豆腐块以草木灰翻裹沤制6-10小时)、去灰(筛去灰)、炒制(用草木灰与豆腐同炒)、成型(筛去灰)。食用前,用米汤或淘米水或3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1-2小时,之后倒去灰水,换清水轻揉,洗净表面灰尘,即可备用。能在天然环境下保存6个月以上,可配制各种佳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裹灰沤制豆腐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晾晒灰豆腐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市场销售的灰豆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洛龙党参鸡</p><p class="ql-block"> 洛龙党参鸡因采用洛龙党参、洛龙土鸡,味道鲜美、流传较广,而得其美名。洛龙党参具有内心木质部柔软、不硬心、有韧性不易折断、药效优良等特点,为党参中的优良品种。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适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溃疡、贫血、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道真民间素有炖鸡加党参来滋补身体的传统。土鸡(习称“香鸡”),道真各乡镇均生长,肉质芳香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洛龙镇位于道真自治县东北部,素有“道真北门要塞”之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置真安州,今洛龙镇也在其管辖内,因处“北门要塞”,是川黔商贸文化往来的交汇地,人员集散广,饮食文化也较为发达。因洛龙党参鸡富有极高养生保健价值,鸡肉肉质鲜嫩、汤色金黄味道鲜美,党参入口细腻、回甜香脆,党参鸡成为当地一道大病初愈滋补养身的保健菜肴由来已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色金黄、味道鲜美的洛龙党参鸡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市场销售的洛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