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张湾区茅坪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项目工作总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张湾区教育局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指导意见》等相关通知,张湾区茅坪小学在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湖北省项目组管理员、张湾区教育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教师参与积极,截止到12月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学习已经全部合格,排名第一。为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探求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现将学校在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为提升工程2. 0项目开展的“整校推进”信息化建设校本研修活动做如下总结。</p> <p class="ql-block">一、强领导,明职责</p><p class="ql-block"> 1、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p><p class="ql-block"> 开学初至10月中旬学校领导及分管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相关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形式、成果等细节工作。为有效落实此次国培项目,务必使所有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校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夏娟校长为首及中青年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组成“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小组。具体操作落实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为此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p> 校委会 骨干教师动员会 工作部署会 推进会 <p class="ql-block">2、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研修活动任务明晰化、具体化;围绕三个微能力点梳理出线上观课30学时和线下研修30学时两个部分(线上:选择三个微能力、观课计时;线下:组织发布研修活动、发布公告、发布研修规划、设计上传自我评估、设计上传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上传课堂分析报告、设计上传课堂反思、),并安排语文、数学、英语3个教研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成效的加以实施。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确定的3个教研组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他们既要按管理员要求严格推进项目实施,还要及时处理、反馈组员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人员的选择上颇费了些心思。</p> 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数学教研组交流研讨活动 <p class="ql-block">二、抓落实,促研修</p><p class="ql-block"> 1、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p><p class="ql-block"> 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校级主管领导、教研组长。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校老年教师较多,学校管理员卢姗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培训活动、一对一培训、年轻教师帮带等活动,做到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不落一人,整校推进。</p><p class="ql-block"> 依据学校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活动需求,学校教务处安排了相应的研修活动:结合10-11月份开始的以课堂能力评价为载体的其他学科校本研修活动。所有活动具体到研修的每个重点环节都有天数限制,都有作业要求,都有记录留痕,为线下作业的上传和简报制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资料准备。</p><p class="ql-block">2、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进培训</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能力点的理解和选择,经学校管理团队研究决定,由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能力点进行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在明确了三个微能力点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研组长在明确研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带领组员在校管理员的指导下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推进,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所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全体教师培训活动 <p class="ql-block">三、 推精品,助反思</p><p class="ql-block">1、理清活动形式,打造研修精品</p><p class="ql-block"> 学校在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是边学习边推进,边反馈边更正,边应用边提升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的。通过明确环节、反馈问题、布置任务、召开教研组长研讨会等细致工作,不断推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教研组长根据研修活动安排和校本通平台实际工作需要,带领组员共同研课磨课,并推选出一名优秀主讲教师做组内展示课,打造精品课堂案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英语教研组打磨一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语文教研组打磨一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数学教研组打磨一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例</b></p> <p class="ql-block">2、强化能力提升,注重分析反思</p><p class="ql-block"> 此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开展的目的旨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在进行“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活动的时候,力争多角度思考,力求多方位入手,通过维护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实施多载体活动、校内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等方法,为教师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学习实践环境,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p> 教师练功课 评课议课 本校学员成果展示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我校学生在十堰市第三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b></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着重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促进教师养成良好教学习惯。一是:评估。通过准确的自我评估,明确研学目的、预期效果和成长方向。二是:分析。通过撰写课堂分析报告,重新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找出其中的优缺点,优点加以利用,缺点努力回避。三是:反思。通过撰写课后反思,从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反观自我得失,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我校紧紧跟随这次国培行动,努力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强化锻炼信息化师资队伍,为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建设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