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p> <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学期,我们有幸阅读分享了《幼儿行为观察与案例》这本书后,觉得又多了一份走进儿童世界的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本书针对当前幼儿观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精神,以案例形式讲解四类十二种幼儿行为观察的方法及其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讲述观察实施的程序及需注意的问题。本书内容丰富详实,语言简洁平实,将深奥的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高的观察方法化繁为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还例举了丰富的记录实例,列出详细的观察要点,是一本具有丰富理论价值的实用性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我们陪伴孩子的那些日子里,我们给予孩子什么?孩子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是否真正读懂了孩子的某个动作?是否真正思考过孩子的一些表现?我们阅读后,感悟颇深。</p> <p class="ql-block">徐静:</p><p class="ql-block">观察不是偶然的随机的,在观察之前要知道观察什么,到哪里观察,以及怎样观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缺乏整体的把握,走马观花,停留在随意性观察水平上。</p> <p class="ql-block">陈佳:</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书中例举的流水账式的案例,我也深有体会,我们在捕捉有效信息方面往往只关注所见到的,看到的只是表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幼儿活动时的情绪状态、遇到的困难、作出的努力等都无从得知。</p> <p class="ql-block">倪云姑:</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观察者,要增强观察技能观察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取决于我们观察时所依据的理论观点以及个人的观察态度和观察技能。正如书中所述专业观察者必备的能力:具有内在的观察动机;下定义操作性的能力;观察工具的选择和编制能力;叙述行为的能力;寻求可靠资料的态度;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提出行为假设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沈丹萍:</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的练习,体会到观察对于了解孩子、追随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与乐趣时,我们离专业的观察者又更近了一步。我们要了解孩子正在做什么,就必须学会摒弃“孩子应该怎样做”的观念,我们要用记录的方法展示一名孩子完整而真实的画面,展示他如何以独特的方式应对生活,如何与他人和材料互动,如何度过自己的成长和成熟阶段。</p> <p class="ql-block">钱丽菊:</p><p class="ql-block">有些教师发现幼儿出现问题时,急于介入,没有耐心观察孩子活动的后续发展,从而剥夺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p> <p class="ql-block">姚俊雅:</p><p class="ql-block">“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意识在指导实践中发挥的“指向灯”作用。理论告诉我们的是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工作中儿童千差万别,规律性的东西表现在个体身上便出现了差异。</p> <p class="ql-block">柏燕子:</p><p class="ql-block">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用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分析理论在个体身上有什么表现、为何有这样的表现,以及如何给予支持。</p> <p class="ql-block">朱佳欢:</p><p class="ql-block">当教师了解了幼儿在2-3岁时会进入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阶段,就能够理解幼儿拒绝与同伴分享自己物品的行为,而不会用成人的道德标准判断这是一个“自私”的幼儿,不会凭经验或个人价值主观判断幼儿的行为表现。</p> <p class="ql-block">本书还对各种观察和记录方法有很详尽的讲解,并以举例子的形式很清晰地阐明了各类观察和记录方法如何使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中提供的一些观察记录表,为更有针对性地观察提供范本和依据。我们在设计自主性游戏观察表中可以借鉴和使用。</p> <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这件事虽然难,但是一旦打开了这扇窗,我们的心会变得敞亮。我们要为多少张可爱的笑脸所动容?我们要因为多少性格、想法不同的孩子而感动?通过观察孩子、记录孩子的行为,我们能走进儿童的世界,更感受到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与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