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鲁迅

知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大概7000字,阅览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如不适,请忽略,跳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阅前提示</b></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01</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绍兴师爷传统</b></div></b><div><b><br></b><div>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绍兴在明清时期是出了很多文人的,那个时候绍兴有个传统说法叫做师爷。师爷的意思就是读过书、但没有做过大官,用所学的知识,特别为老百姓去打官司的,写诉讼状的人叫做师爷。</div><div><br>鲁迅也常常被很多人称为“师爷”,就是这种师爷传统,我很难解释清楚他是什么样的角色。他懂得文字、他读了书,然后他知道老百姓傻傻的。因为老百姓没有读书,所以常常容易被做官的人骗,或者被这些有钱的人骗。</div><div><br>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样子,阿Q后来被抓了。被抓以后就说你某年某月某日去偷人家的东西,因为他是文盲,他看不懂内容,那个人念给他听。他也傻乎乎的,因为他一讲话那个人就“威武”叫起来,他就不敢讲话了。当时的中国老百姓在官场的威吓下,根本是吓得屁滚尿流,不敢讲话的。</div><div><br>阿Q根本没有听清楚别人讲什么,最后让他画供,他也不会签名,因为他连他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啊,他不认识字啊。别人说那就压手印,用大拇指的手印压下,或者用红笔圈一个圈,阿Q就说我要把这个圈圈圈圆一点,因为我不会写字,至少圈不要圈的很歪,他就慢慢圈,圈到最后就不小心又歪掉。<br></div><div><br></div></div> <div><br></div>我在小学时期读鲁迅小说的时候会一路大笑,因为觉得这些老百姓好傻,简直就是愚蠢。后来阿Q圈完以后,他就被推出去杀头了。鲁迅的小说最后让我很痛苦——怎么这么荒谬、这么好笑,可是最后是一个大悲剧。他告诉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到最后连面临到自己的死亡,他都不会抗争的。<div><br>后来在初、高中时期读了《鲁迅全集》几次后,逐渐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一直觉得鲁迅的《阿Q正传》会变成文学名作,是因为他要一直告诉老百姓,你自己一定要非常清醒的判断,当你不清醒判断的时候,你其实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div><div><br>如果老百姓没有被启蒙,老百姓是可以完全被上层阶级欺骗的。因为他完全相信上层阶级告诉他的任何事情。</div><div><br></div><div>今天我们当然觉得情况好转了很多,老百姓受了义务教育,识文断字了。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媒体是可以被操控的,媒体操控的状况里,老百姓其实还是会丧失他自己思考的能力。<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揭示的社会悲剧</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鲁迅原来在北京当时的军阀教育部做事,同时也在北师大教书,他借助于对学生运动的鼓励,去发展出他对社会改革的某些期望。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他当然可能被大学解聘,也可能被教育部解聘。</div><div><br>最后鲁迅东躲西逃,所有的统治阶级都要抓他,因为他的小说影响力越来越大,因为他写出了真相,写出了所有统治阶级都不愿意看的真相。</div><div><br>他写出了真相以后,这些奸商跟官僚就开始害怕了,因为鲁迅希望老百姓不要这么没有思想,对于你受人宰割的现象,你要觉醒。他不断的呐喊——你不要期待官僚救你,你不要期待奸商救你,官僚奸商是不可能仁慈的,他们只是越来越压迫百姓。</div><div><br>一个社会要改革,唯一的方法就是老百姓要自己自觉,知道自己才是社会的主人,这个社会的改革是操控在自己手中的。如同鲁迅在日本读书的时候,看到影片里自己的同胞被日本人屠杀的时候,旁边的人麻木的状况。其实鲁迅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是觉得这个民族4亿人,真是不可救药的了。</div><div><br>当时的4亿中国人从来没有觉得彼此是同胞,杀他跟杀我无关,可是有一天也轮到自己了。鲁迅用《阿Q正传》这样的小说形式,提出了一个社会的巨大悲剧,甚至他要提供一个药方——怎么救中国?当时所有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都在想,我如何要救这个已经无可救药的中国?<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没有办法改革的时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鲁迅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小说《药》,小说里他安排了两个家庭,一个姓华一个姓夏,加起来叫做华夏,其实在暗示中国。华家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得了当时的不治之症肺劳,已经到了不可救治的状况,而父亲母亲请了一帮江湖郎中探脉、看病,吃了所有的药都不能好。<div><br>最后就有很多的偏方——犯人砍头,一刹那头砍掉以后,喷出来的血,立刻买通刽子手,用一个新蒸出来的馒头去蘸人头的血,再拿回去给孩子吃,就表示用新杀过的人的血来救这个人的肺,他就会好了。</div><div><br>鲁迅是学医的,他当然知道这很荒繆。他一直觉得中国不可救药在于没有新的科学知识,没有新的医学,鲁迅觉得中国老百姓不受新的科学启蒙的愚昧,是一个社会里面最大的病症。</div><div><br>血淋淋的馒头就被放到姓华的小孩的父亲的怀中,他吓的不得了,可是他又觉得是唯一可以救活他儿子的药。他拿回去以后交给他太太,太太也吓得半死,也没看到馒头上在滴血,就要他的孩子吃。</div><div><br>小说写被砍头的人是夏家的小孩。我们知道夏家的小孩是真正发生在绍兴广场上的一个案件,就是秋瑾。当时秋瑾到日本留学参加了同盟会,回到中国后就担任了当时浙江的一个军校的校长,她就发动一个革命要刺杀当时的浙江巡抚恩铭。结果失败了,失败以后被抓,在监狱里面受尽折磨,最后就判死罪。</div><div><br>最后要秋瑾写供状,就说你的同党有多少人要把名字写出来。秋瑾只写了一个字,就是秋天的“秋”,就是她自己,最后的遗言她写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div><div><br>这是秋瑾非常动人的故事,鲁迅当然知道这个事件,知道秋瑾在这个地方被砍头,可他要讲的是秋瑾这样的一个革命志士到日本去留学带回来的新的民主、新的科学。可是她要改革的中国,最后要用的药竟然是她的血。<br></div><div><br></div> <div><br></div>鲁迅的《药》,说的就是革命志士的血其实就是救中国的药,可是结果这个药拿去做了这么迷信的一个牺牲。那么他会怀疑秋瑾的血是不是白流了?因为好像对这个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警醒的作用。<div><br>当时鲁迅把小说寄给了《新青年杂志》,这个杂志的主编是陈独秀,他希望对中国社会能够多一点正面的影响,让中国觉得这个社会虽然坏到了极点,可是未来还是有希望的,不希望是一片黑暗。</div><div><br>所以陈独秀跟鲁迅讲,可不可以加一个比较光明一点的结尾。鲁迅就加了说夏家的小孩的坟上多了一个花圈,这个花圈是谁送的我们不知道,可能是她革命志士的朋友。而华家的小孩坟上是光秃秃的一片,最后的结尾是一片枯树林,乌鸦飞起来刺穿紫灰色的天空。</div><div><br>鲁迅其实留下了一个非常悲伤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到在那个年代当中,一个没有办法改革的中国,那种巨大的沉重的压力。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会一直问自己:我在写小说,我也希望我的小说能够对社会有所影响。可是真的有影响吗?<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如其人谈鲁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常听人说“文如其人”,鲁迅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论家由其文谈到其人,往往限于立场、方法、观点、思想、精神、境界,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譬如性格、乐趣,虽或不及前列各项重要,但亦不应忽略不计,对于鲁迅尤其如此,因为字里行间这些特征实在太鲜明了。<div><br>苏轼《答张文潜书》云:“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鲁迅的一部分“为人”主要通过“其文”表现出来,且并非“深不愿人知之”,而是恰恰相反。在论家的描述中,鲁迅文章中所体现的他的性格常常被立场、方法等所掩;至于乐趣所在,则似乎刻意回避,好像强调这个就破坏了境界,乃至颠覆了形象,这未免近乎矫饰,因为鲁迅最讨厌“正人君子”,他才不稀罕那一路境界与形象呢。</div><div><br>有关鲁迅其人最准确的刻画,莫过于他的《自嘲》一诗的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分别说到两个极端,而他正是一个敢恨又敢爱的人。对下句最恰切的解释,是他的另一首诗《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上句则概括了大大小小那些“笔战”。鲁迅的确是一个充满恨,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恨的人,但他只恨两类人,一是庸众,一是伪先知,前者浑浑噩噩,后者装神弄鬼;除此之外,他待人热情、诚恳。<br></div><div><br></div> <div><br></div>且举几个例子。其一,叶灵凤在1929年11月《现代小说》发表小说《穷愁的自传》,主人公魏日青说:“照着老例,起身后我便将十二枚铜元从旧货摊上买来的一册《呐喊》撕下三页到露台上去大便。”鲁迅1931年7月20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的讲演《上海文艺之一瞥》有云:“……还有最彻底的革命文学家叶灵凤先生,他描写革命家,彻底到每次上茅厕时候都用我的《呐喊》去揩屁股,现在却竟会莫名其妙的跟在所谓民族主义文学家屁股后面了。”<div><br>《中华日报》的副刊《戏》于1934年8月19日创刊,开始连载袁梅(即袁牧之)所编“大众语的实验剧本”《阿Q正传》,11月4日第十二期登出叶灵凤画的插图,并有题词:“如果生在今天,阿Q决不会是这种模样。”鲁迅11月14日作《答〈戏〉周刊编者信》(载于11月25日第十五期),写道:“叶先生还画了一幅阿Q像,好像我那一本《呐喊》还没有在上茅厕时候用尽,倘不是多年便秘,那一定是又买了一本新的了。”哈哈哈哈。这真笑晕了我。</div><div><br>其二,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出版后,成仿吾在1924年3月《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发表《〈呐喊〉的评论》,“他以‘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待到1930年1月 《呐喊》第十三次印刷时,鲁迅“即将这一篇删除;向这位‘魂灵’回敬了当头一棒——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故事新编〉序言》)。</div><div><br>其三,鲁迅有几本杂文集的名字,是从别人的攻击或曲解的话里化出来的,算是某种回应,其意与前一条正相仿佛,如《三闲集》得自成仿吾作《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南腔北调集》得自美子作《作家素描•(八)鲁迅》:“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是‘南腔北调’,然而这是促成他深刻而又滑稽的条件之一。”《二心集》和《花边文学》分别得自署名男儿作《文坛上的贰臣传——一、鲁迅》和林默(即廖沫沙)作《论“花边文学”》。</div><div><br>其四,鲁迅所作杂文投诸报刊,虽然使用各种各样的笔名,还是不免遭到主编的删削,乃至撤下。鲁迅编《准风月谈》时,“将刊登时被删改的文字补了上去,而且旁加黑点,以清眉目”,并明言“以存中国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准风月谈〉前记》)。以后编《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也是如此办法。末一本更在文章被撤下时字句旁所留标记处“加上黑杠子,以代红杠子”(《〈且介亭杂文〉附记》)。<br></div><div><br></div> <div><br></div>细读《鲁迅全集》,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褒之者称为战斗精神的体现,贬之者则曰睚眦必报,刻薄恶毒。在我看来,体现战斗精神,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方式;睚眦必报、刻薄恶毒体现于文章,非但没有什么不好,而且非常难得。古往今来,大约只有《韩非子》可以相比。盖刻薄恶毒也有高下之分,甚至天壤之别,鲁迅下笔真能达到鬼斧神工,自有一种无人能敌的大智慧存焉。鲁迅去世已经80多年了,现在读他的作品,仍然觉得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我真心喜欢这样一位性格倔强,其乐无穷的不世出的作家。<div><br>鲁迅讲过:“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在《半夏小集》里自己却不能做到。我想他的意思无非是说,要轻蔑就真轻蔑,要在乎就真在乎,不要装着轻蔑,实际在乎。鲁迅自己则多在乎而少“最高的轻蔑”,但从来不装,尤其不虚张声势。他有打击对手的力量,他也很喜欢使用这力量,形容起来就是“操刀必割”“寸铁杀人”。</div><div><br>鲁迅塑造过一个人物很像他自己,他自称“宴之敖者”的黑衣人,他还用过“敖者”“晏之敖者”“晏敖”和“敖”做笔名。黑衣人与阿Q适成一对“有意味的对比”,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毫无原则的,黑衣人则是个过度有原则的人——或许在鲁迅看来,假如不是这样,就不能算有原则了。所以他安排黑衣人在已经替眉间尺杀死楚王之后,还要割下自己的头,在汤鼎中帮助眉间尺的头去咬楚王的头,真是将复仇写到了极限之外。</div><div><br>也许每位作家都有一篇可以视为核心作品,借此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鲁迅的应该就是《铸剑》。该篇完成于1927年,此前6年,他翻译了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工人绥惠略夫》,称之为“一部‘愤激’的书”。黑衣人身上,显然有那里的主人公绥惠略夫的影子。鲁迅评价后者,一方面说,“一切是仇仇,一切都破坏。中国这样破坏一切的人还不见有,大约也不会有的,我也并不希望其有”;一方面又说,“但中国向来有别一种破坏的人,所以我们不去破坏的,便常常受破坏”。<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鲁迅的论辩智慧</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梁实秋:《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分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div><br>鲁迅: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为确当计,还得添几个字,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div><div><br>作为读者,我真心喜欢鲁迅这文章里逻辑的力量,所谓“寸铁杀人”是也。对于梁这种耍抖搂小聪明的,鲁迅加以毁灭性打击,不亦快哉。后来那些杂文家们,相比之下确实太平庸了。</div><div><br>在《论辩的灵魂》中:“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div><div><br>真的太喜欢鲁迅了。智慧的力量胜于一切。<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5</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被误解读的鲁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鲁迅有一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听到的解释往往是这样的:对待阶级敌人,我们要横眉冷对,坚决打倒;对待人民群众,我们要俯下身子,心甘情愿当牛做马。鲁迅就是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代表。但是这句诗的意思真的是这样吗?<div><br>这句诗出自鲁迅的《自嘲》:<br>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br>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br>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br>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div><div><br>诗的标题已经点明了主题,即“自我嘲讽”。既然是自我嘲讽,难道鲁迅是嘲笑自己为人民服务?对阶级敌人的冷酷?显然不是。这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含义根本就不是我们一直听到的那样,它的真正含义只能从原诗中寻找,任何脱离了原诗的解读都是断章取义。</div><div><br>从一首诗中看懂鲁迅。首先,究竟是谁在做出“横眉冷对”这样的动作,“横眉冷对”的对象又是谁?从题目“自嘲”和上一句“破帽遮颜过闹市”可以看出,这个被“千夫所指”的人,就是鲁迅自己!而“横眉冷对”的对象就是那些对自己指指点点的人。</div><div><br>当年,太阳社的蒋光慈和创造社的郭沫若一齐发动了对鲁迅的论战,鲁迅既要保持对旧派的抨击,又要提防自己人的攻击,一时间分身乏术,身心俱疲。他决定“一个也不原谅”,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路,“横眉冷对”地对待对他指指点点的“千夫”!</div><div><br>“俯首甘为孺子牛”涉及了一个典故,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君王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有一次,小儿子一时高兴,竟然让齐王趴下给他当牛骑,而齐王非但没有生气,还高高兴兴地趴下了,但是大殿之内台阶柱子太多,齐王不小心磕倒,还把门牙给碰下来了。</div><div><br>这个故事是说做父母的太宠爱子女了。放在鲁迅身上,他的儿子周海婴那时正是两三岁的时候,十分顽皮,鲁迅对他也是宠爱有加。自己在外被别人指责,没有办法,只能冷着一副面孔,在家里也要给儿子当牛骑,不可谓不惨啊!</div><div><br>鲁迅爱骂人,人缘不太好,要“破帽遮颜过闹市”,生怕被人认出来;他就读于仙台医学院,学历水平不太高,与他同时出国留学、同在日本的有郭沫若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回国后,他虽然在北师大教学,但工作职称也不太高,那时比他厉害的人有很多;也不是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因为他对马克思主义了解非常少,甚至没有郭沫若了解的多(有证可查)。</div><div><br>这两句诗放在全文的语境下,是完全没有“为人民服务”、“冷酷地对待阶级敌人”这样的意思的。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可谓大家辈出: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蔡元培、胡适等等,都是一呼百应的大文学家和社会名流,但是为何时至今日,他是最出名的呢?<br></div><div><br></div> <div><br></div>其一、鲁迅一直处于文学论争的漩涡正中心,从五四文学革命一直到他去世,每一场重大文学变革和论争的背后,都少不了鲁迅的身影。《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罕见的文学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成就极高的小说,《阿Q正传》是目前为止翻译到国外最多、语种最多的现代小说。另外、他一直致力于“革命文学”的研究和创作,而这条路线,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div><br>其二、与鲁迅关系好的人的影响,比如被鲁迅一手扶植起来的冯雪峰、萧军、萧红(萧红和萧军是鲁迅的学生)和唐弢等,后来都成了党的重要人物。</div><div><br>其三、领导人的欣赏,当年胡宗南率国民党进攻延安时,毛主席转移路上只带了两部书,一是《三国演义》,一是《鲁迅全集》,连马恩全集都没有带,可见主席对鲁迅的文章有多欣赏了。</div><div><br>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像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绝对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div><div><br>综上所述:基于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基于各方重要人物的欣赏,鲁迅必然会很出名。<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荐阅读:<a href="https://www.meipian.cn/38mvwla7?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读鲁迅</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