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读书分享,给大家讲述了我眼中的丰子恺、苏东坡,今天我继续来聊一聊文人话题,只不过,这次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组群像。<div><br><div> <br></div></div> 前段时间,重温了一遍电影《无问西东》,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个好老师有多么重要!有时候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一个平台就足以改变一生。 1920年,清华大学学生吴岭澜在考试成绩公布栏中看到自己的英文、国文考试是满分,而物理考试垫底,这让他陷入了迷惘。梅贻琦校长约谈了他,问他是否考虑转系。吴岭澜表示不想考虑,梅校长却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他也聆听了大诗人泰戈尔的演讲,开始明亮,转身学文,十几年后,吴岭澜已经成为西南联大的老师,他在躲避敌机轰炸时,在敌机咆哮、轰炸的山沟里,他淡定地对着学生朗诵泰戈尔的诗,和学生一起面对血雨腥风,沉浸在诗歌的天地里。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最典型的是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只存活了八年,却是现代中国最接近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其教员是“教授中的教授”,学生是“精英中的精英”。其学术之自由,思想之包容,令后来者感到高山仰止。西南联大拥有如此崇高声望,很大程度上,因其拥有一大批“大师”。他们对内治校,对外议政,是西南联大的灵魂。 纵使外界炮火连天,校内的师生们仍然全身心的奉献于知识。看过汪曾祺的散文《跑警报》,觉得生动趣味,这在电影里场景再现,敌机轰炸,警报拉响,师生们拎起教具,怀揣书本跑向山坳,先生淡定从容地教学,学生也忘了头顶盘旋的敌机,认真听课,汲取知识的养分,这场景实在令人叹服,而如今的我们却连上课安静有时都很难做到。 当昆明的雨季来临,茅草屋搭建的教室里,滴答的雨声严重干扰了教学,窗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先生干脆停罢,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大字,学生与教师一齐在漏水的教室中静坐听雨,多么平和美好的一幕! 这部电影让我对西南联大感到无比好奇,怀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我观看了相关的纪录片,开始阅读《南渡北归》。《南渡北归》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于大陆危难后。从抗日战争,祖国大地惨遭践踏,城市的沦陷与百姓的伤痛;到西南联大的一群大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的艰难与坚定;再到解放前夜,大师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选择了在海峡两岸的离别之苦……其中,《南渡》详细记录了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人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在这本书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释了何谓“大师”。祖国风雨飘摇,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所谓大师,不仅是个人之伟大,更要有超凡之贡献。在我看来,大师们最伟大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教育事业。那时的西南联大,云集了当时中国可以说是所有的大师,百花齐放、学术自由。 教师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们会簇拥着去听潘光旦的社会学讲演。钱穆的“中国通史”课,开在早晨六七点,依然广受欢迎;刘文典讲《红楼梦》,200多人跑来听讲,听众被挤到教室门外,演讲只得改为露天进行;闻一多讲《古代神话与传说》,昆中北院大教室里里外外都是人——更甚的是工学院的学生,他们穿过整个昆明城,赶来听讲。 不由地羡慕当时的那群学生,有这样好的大师们指导,有这样好的学习氛围。这群学生,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一代英才,也参与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去,这就是大师的力量。 这本书关注更多的是,在大师光环下,他们作为一个学者最真实,最温暖,最可爱的一面。抗战八年,其艰难困苦,其条件恶劣自不必言,但这些大师不抱怨、不绝望,还能够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教书育人,研究学术,自有一种强烈的乐观精神在支撑着他们。陈寅恪在王国维悼文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我想这也是民国文人的立身要诀。这些璀璨耀眼的大师级人物群聚一处,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在“学术至上,教育救国”的大旗帜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砥砺前行,所以能够学术成就光耀古今,培养人才群星璀璨,在对于时代、家国的责任和关照中,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有意思的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大师辈出,灿若星河的时期往往伴随着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杀戮不断,“百家争鸣”、“魏晋风度” 莫不如是。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内忧外患,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却又人才济济,大师云集,群星璀璨。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命运流转,风云变幻,我们总是说到“时代”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时代”?我想,时代不只是一个时间的空洞的概念,它也是无数人的命运和人生求索的汇合。这些大师,是中国知识分子寻找自己道路的一个缩影,我们现在回头来看,依然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他们的学识和思想,延续至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方式。 作为一名和平年代的小学语文老师,教书育人自不必说,但每天在学校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有处理不完的工作和琐事,回到家还有年纪尚小需要关爱的稚儿,真的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研究学术,面对生活中的小小磨难,觉得自己的确不够乐观和坚强。 回望大师们起起落落的人生,在历史沉浮中的选择,未尝不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种指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如何更好地去面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困境。对于生命意义的感知,对于人生边界的拓展,或许,会因此而多一重理解、多一份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