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今天是腊八节,又巧逢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在记忆里,地处晋蒙交界的塞北高原的家乡,这一时期常是寒风凛冽,气温极低,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俗语,意为这一天寒冷至极。小的时候,记得母亲做好腊八粥,分盛在碗里,放在室外一夜,第二天便冻成冰坨,存放起来,分日吃食。</p><p class="ql-indent-1">现如今,做腊八粥都要按八宝粥熬制。小的时候经济困难,塞北高原的家乡也没有那么多“宝”,所谓的腊八粥,就是用扁豆、小米和少许的红枣一起熬制成的红稠粥。腊八的前一天,母亲就提前将扁豆和红枣泡好,上火熬出红色的汤汁。腊八早晨,母亲起的很早,生火将扁豆汤熬开,放入小米、红枣再熬煮,到我们兄弟起床时,粥已做好。吃得时候,加点儿糖,香甜无比,至今难忘。粥是稠的,因此不叫喝粥,叫吃粥。家乡有“红八天”的习俗,就是连吃八天红稠粥。母亲一次做好,冻成碗坨,从腊八日开始,每天早饭将冻好的粥坨加热溶开后再食,虽说是红八天,实际能连续吃上三四天就不错了。后来上学离开家乡,母亲每年都会留存腊八冻粥,等到放寒假回家给好好地美味一顿,红红的稠粥蕴藏着父母深深的爱。</p><p class="ql-indent-1">再后来,在太原参加工作,回家的日子渐少,腊八“吃粥”也渐渐变成了“喝粥”。只有在太原的老姑还能做出带有家乡味道的红稠粥,每逢腊八总要叫去吃些。成家之后,老姑每年都要将做好的红稠粥送到家里,妻子、女儿都说好吃。现在,老姑永远离开我们,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再也吃不到家乡的红稠粥了。每年腊八都自己尝试着熬制,无论用多少“宝”,但总熬不成家乡的味道。</p><p class="ql-indent-1">家乡的红稠粥,永远难忘!</p> <p>(图片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