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习引领者:张宏杰</p><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体魄,拥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及树立劳动光荣、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意识;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意志力,劳动体验可以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参与劳动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合作、增进交流,学会人际交往,学会面对挫折,以及克服困难,从而培养耐挫能力和健康、积极的品质,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p><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是我们局里下发的十个一项目之一。我们集团校从生命教育、润泽教育、励志教育着手,把学生劳动品德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融入到各项校内外活动中,融入到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将探索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及劳动习惯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校内外劳动课程,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让劳动成为自觉习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文章一</p><p class="ql-block"> 一顿美食引发的劳动教育 </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活的大事儿,食材去哪里买?调味品怎么用?美食怎么制作?在石头教室,我们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让学生探究。在课程中,学生将面临的一个真实的挑战:“如何制作一份人人都能看懂的食谱?”</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认识材料和工具</p><p class="ql-block"> 食谱是什么,石头教室的孩子是清楚的,但想要一份食谱人人都能看懂,就需要去认识食材和调味品、需要阅读食谱、需要学会排版设计,并通过下厨房的亲身体验,检验成果。对于一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儿,好在由学校美食节作为任务情景的驱动,每个孩子都热情参与。</p><p class="ql-block"> 首先,学生要跟随家长去往市场、搜集认识所需的食材和调料,感受市场的氛围、了解交易的过程,并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及其厨房用具,带到教室。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看一看、辨别游戏等方式,对材料、工具进行学习。如此,所有的大众材料及其工具,都将在这一环节被深刻记住。</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学习制作</p><p class="ql-block"> 学生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家庭操作体验、在校餐厅厨师的专业指导下巩固学习,通过搜集阅读优秀食谱和APP进行排版学习。如此,学生发现一份优秀的食谱,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完整呈现菜品模样,二是步骤清晰直观 只出现必要的图片演示,三是简约至上。在掌握了一切后,他们开始做——西红柿炒蛋、油焖大虾、煎牛排…… </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为父母做一道菜</p><p class="ql-block"> 最后的一个周末,我们发布考试任务:通过互换菜谱,为父母做一道菜,在实际操作中,记录反馈,检验一道菜谱的合理有效,回校后交流反馈继续修改,并带着美食和食谱参与狂欢节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课程中,学生学会了制作菜谱、学会了挑选辨别食材、使用厨房工具、学会了做饭、制作写作文案,学会了买菜,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体验出真知。</p><p class="ql-block"> 家庭的生活责任,也从单纯的父母,转向父母和孩子,成为一个家庭的共同担当。就这样,经由一份菜谱的探究,我们帮助孩子建构了完整系统的生活技能学习。 </p> <p class="ql-block">文章二</p><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发现城市之“美”</p><p class="ql-block"> 一场有耐心的劳动教育,应该是从一个点出发,延展出植物、天气、农业、烹饪多个方面的劳动实践,学生会在劳动的完整参与中感悟自然和生活的恩典,启发出更好的生活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等等丰富的地域文化中寻求契机,突出食、住、行文化,以饮食、气候、地理、城市风貌为主题,建构了“美行”课程,分“美物”、“美者”、“美景”三大课程群。基于重庆独特的气候条件与深厚的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 “美物”课程群,挖掘重庆“物”之美</p><p class="ql-block"> 包含“消暑乐”“山城红”“重庆产品代言人”“小豆子 大世界”“重庆味道——火锅”五大主题课程。按低中高不同学段,划分为具体的项目。如“消暑乐”主题下分为“洗袜小达人”“冰凉一夏”“夏日送凉员”等项目;“山城红”主题下分为“择菜小能手”“火辣辣的家乡菜”“厨房美容师”等项目。</p><p class="ql-block"> “美者”课程群,发现“人”之美</p><p class="ql-block"> 包含“寻访最美劳动者”“城市美容师”主题课程。前者分为“即将消失的棒棒”“坚守的工匠”“辛勤的农夫”等项目;后者分为“垃圾分类人人学”“垃圾分类我做起”“垃圾变废为宝”等项目。</p><p class="ql-block"> 比如“城市美容师”项目,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学城丰盛垃圾焚烧发电厂,亲眼目睹了垃圾堆成山的壮观,还有变废为宝的神奇,深深懂得“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美景”课程群,亲历劳动创造的“景”之美</p><p class="ql-block"> 包含“山城小导游”“桥都的桥”主题课程。前者分为“小小引路人”“校园小向导”“山城小导游”等项目;后者分为“我眼中的桥”“桥梁代言人”“小小桥梁师”等项目。</p><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课,也是兴趣课,家政课,也是自然课,更是美学课。劳动是一个半岛,从这个教育内容的半岛出发,一切的教育都不会是无根之木。</p> <p class="ql-block">文章三 </p><p class="ql-block"> 校园、田园、家园、社园:四园联动</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已经不能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应该回归到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p><p class="ql-block"> 品格养成是劳动教育的其中之一,劳动教育是品格养成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形成了校园劳动、田园劳动、家园劳动、社园劳动的四园联动模式。</p><p class="ql-block"> 校园劳动,是以自主管理涵养品性</p><p class="ql-block"> 比如校长办公室的垃圾桶我是不倒的,都有专门的义工(学生)来倒。有人说校长很懒,但我认为懒校长才能培养出勤学生,校长老师往后退一点,学生往前走一点,这就是教育,这也是劳动教育。</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个寄宿制学校,所以经常会遇到家长送东西到学校来。但今年遇上疫情不让进校园,怎么办?这个时候学校的“快递小哥”就出动了,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年级去分拣,再分送到每个班级。</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一系列行为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让孩子们知道,未来大家将成长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建设者。</p><p class="ql-block"> 田园劳动,以亲身体验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所以学校将1-6年级的田园劳动划分为四亲:亲近生活,亲自动手,亲爱劳动,亲力生长。</p><p class="ql-block"> 关于学校“向日葵班”有一个故事,2018年5月份,郑州遇到了强烈的对流天气,学生们种的一亩地向日葵一夜倒伏。孩子们的心都悬起来了,一夜没睡着,第二天一早直奔田园校区,把被吹倒的杆子一个一个扎起来。亲手的栽种,亲力亲为的培育,这样的劳动才是教育的密码和钥匙。</p><p class="ql-block"> 家园劳动,以持之以恒培育习惯</p><p class="ql-block"> 学校1-2年级的学生不做家庭作业,但必须要做家政作业和体育作业,目的是将学校的劳动校风延伸到家风中去。</p><p class="ql-block"> 比如疫情期间,学校开展“校训少年”主题课程,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可以在作业单上随意的写上自己的感受,甚至画画也可以。因为,劳动教育的评价不在于分数,而在于劳动清单和记录劳动过程。</p><p class="ql-block"> 社园劳动,以联动参与发展素养</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服务性劳动?一定是在除学校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的劳动。服务是对他人的,所以我们开展了“让城市在爱中醒来”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是学校三年级的一个必备课程,每一届三年级学生在11月底或12月底,都会在寒冷的半夜前往城市的公交站、垃圾场,去感受谁让他们在爱中醒来。</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尊重普通的劳动者,最终达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