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路|刘慧龙

程澍

<p class="ql-block">  从我老家到城里,有一条山路。到洪山三十多里,到淄川四十多里。</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小就走这条路,走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九岁丧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很早就跟着大人走山路到城里,为了生计奔波。最常去的,就是赶洪山集和西关集。</p> <p class="ql-block">  听父亲说,早上不明天就挑着一担山货,摸黑走山路,到西关集卖了,再买上碳挑回来,来回近一百里路,天黑前回到家。有时鞋子磨破了,石块塞到鞋子里,磨破了脚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走得最快的一次,是哥哥出生时。因为母亲感觉不好,才坐公交车到了淄川区医院,医生检查后说,不能回去了,得直接住院。因为走得匆忙,啥也没带,以为看看就回家了,没想到这么严重。这一下父亲就傻眼了,怎么也得回家拿些生活用品啊!坐车,因为天晚,公交车已经没有了。还得走回去!那时医院在现在的淄川三里沟,回家接近五十里路,父亲风风火火地走上了山路,回到家匆匆忙忙带上点衣服之类的东西,接着就往回返,来回一百里,只用了六个半小时。回到医院的时候,人们大多还没睡觉。</p> <p class="ql-block">  出生的路长,人生的路短,哥哥十三岁夭折,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只有交给岁月慢慢磨平……</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右腿骨折,里面有了钢板,还没有停下走山路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走这条山路,是十几岁的时候。农村因为放秋假,帮着大人干农活。地里摘的山芸豆(又叫老来少),自己家人选些不好的吃,挑选长相好看的绑成小捆,到城里去卖。因为路远,必须得早起,大约凌晨三点多的样子,父母挑着七八十斤的担子,我打着手电筒给他们照明,走上了山路。开始还挺兴奋,走着走着就困倦了。因为山路崎岖不平,加上天黑,又累又有点害怕。父母一边走一边换肩,中间几乎不休息。因为赶集得趁早,早了也许会卖个好价钱。到洪山集的时候,天刚刚亮,集市还没开始。先找了一个小饭铺,是卖火烧的,能吃个肉火烧,喝碗稀饭,这是这一趟山路最大的幸福。等卖了山货,再走回家去,两条腿都木了,一步也不想走了。父母却不能休息,还得上山干活。赶集卖的钱,根本不舍得花,所以给我买的本子,得正反面都写满了才行</p> <p class="ql-block">  有了这一次体验,本想再也不走山路了,没想到老天又给了机会。</p><p class="ql-block"> 刚上师范一年级,冬天的周末,周六回家,晚上竟然下了大雪。周日早上起来,一片雪白,估计情况不妙,于是急匆匆地赶到张庄车站去坐车返校。结果走了八里路,到车站一问,因为下雪21路车不开了。这可如何是好?!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没法请假,这是其一;再者,心里只想到学业为重,万万耽误不得,必须得赶回去。恰好等车的还有师范三年级的一个校友老乡,她说咱们走山路回学校吧。在她的带领下(因为我并没有记住路)从车站返回来,开始了艰难的山路之行。因为雪大,山路高低深浅不明,不是滑倒就是偏离,连车站那一段算上,一共走了大约五十里路。跌跌撞撞走到洪山车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坐23路车到学校,竟然没有耽误上晚自习。</p> <p class="ql-block">  因为从小在农村是点煤油灯为主的,有了电灯以后也经常停电,所以自从来到师范,发现一个教室里那么多灯棍,感觉有些浪费。但是每次上晚自习,感觉灯火辉煌,又很有幸福感。可惜这种感觉以后再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师范毕业留校的第一年,刚刚放了寒假,天又下了大雪。因为气温低,一时半会化不了,山里的车又不通了。放假回家有许多东西需要带,特别是刚刚开始挣钱,给父母买的衣服,过年的物品,怎么带呢?</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表哥来了,这是父亲安排来接我的。我们快速吃完饭,简单收拾一下就往回走。到了土峪山顶的时候已经大黑了。我又累又饿,顺手从包裹里摸出一个松花蛋,剥皮后直接吃下去,结果又呛又噎,着实难受。月亮出来时,照亮白雪,一片皎洁。“明月照积雪”,是多么迷人的景观!王国维曾说这是千古壮观的境界,可惜来不及消受,也没心情欣赏。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父母一直在等待。亲人的挂念,昏黄的灯光,旺烧的炉火,伴随阵阵犬吠之声,大有“风雪夜归人”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大表哥一路辛苦,我永远不忘。现在他已是六十岁了,一直孤身一人,我每年回家,都特意去拜望……</p> <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走过这条山路。但会经常看到远足者特意去走,那是另一番用意了。我刚到城里生活时,听说城里人专门走路锻炼身体,感觉有些可笑,甚至有些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辈,在这条山路上留下了无尽的足迹。汗水泪水,深深浅浅,无法计量。我只是尝试了一下,从这条山路探知了更大的世界,却没有重复父辈的路。</p><p class="ql-block"> 现在山路已修了公路,回老家或者回城,就在这条路上开车了。有时父亲坐在车上,常常回忆当年匆匆的脚步,他的眼神告诉我:人老了,路还新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