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脑孩提过往事 闲梳白发对斜阳

寵辱不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翠雷山下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文 / 姚 小 平</b></p> <p class="ql-block"> 翠雷山,地处广昌县城西北方向,距离县城20多公里,是广昌、南丰、宁都三县交界的一座山峰,海拔高度不到1千米。就山而言,山不高,也无仙,没有什么名气。可说起翠雷山下曾经过往的激情岁月,那些人、那些事,那就有的说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翠雷山下天蓝地绿</span></p><p class="ql-block"> 先说远点,据记载,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由井岗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几次活动在翠雷山周边的宁都洛口,苦竹村的包洛口店、包家祠一带。翠雷山脚下的古竹山村,成了红军进入广昌的第一村。广昌县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支革命武装、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都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1946年春,有人在珠坑伐木中偶然捡到一块乌黑闪光的石头,邻里相传,后经行家签定是贵重钨砂,让这里的人气大增。据年长者回忆,当年,开采钨砂矿工最高峰人数达2万多人。解放初期的1954年,钨矿为中央企业,冠以“中南有色金属管理局金华山钨矿”,可见钨砂价值之高,机构规格之显赫。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作者2020年严坑矿区重游 感慨得句</span></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县城到古竹连一条平坦的小路都没有,山高森林多,出门就爬坡。由于开矿所需,1950年秋,矿上修筑了县城至古竹矿山专用路,1951年修通了县城到尧山,1954年又接通了尧山到古竹矿总部。大批劳工集聚“淘金”,有点像当年美国西部旧金山和澳洲东南部新金山之类似,筑路掘地,采矿挖金。 因为钨的储量、开采,赣南占全国的大头, 因此,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矿山劳工来自赣南的居多。 </p><p class="ql-block"> 大跃进开始的第一年,即1958年,可能是国家探得此处钨砂资源枯竭、开采价值不大的原因,钨矿一下子从中央级别管辖划归地方画眉坳钨矿代管,接着又降级为县办企业。</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我和我的师傅王运隆</span></p><p class="ql-block"> 1957年底,第一批县属机关54名干部上山下乡,建设山区,由县委副书记带队,来到翠雷山下的洽港,成立了山区建设队,披荊斩棘、劈山开路、扎寨安营 。</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开春,第二批80名上山下乡干部又来了,与此同时,中央企业金华山钨矿49名下放干部,也转到洽港集结。也是当年,“国营广昌县翠雷山垦殖场”正式成立了。还是在当年,古竹公社、广昌林业局古竹林业站并入翠雷山垦殖场。</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端待举,百废待兴。建设需要大量木材、毛竹,于是,砍伐木竹和运输木竹是翠雷山垦殖场的主要任务。那个时候的砍伐是斧头镰刀,运输更多的是水运,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又从社会招工658人。合起来1千多干部职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当年57·58上山下乡干部艰苦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 1958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根据毛主席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并在省长邵式平等同志的积极提议下,作出了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决定。共大以抗大为榜样,以垦殖场为基础,先上马,后备鞍,很快筹办起来了。开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翠雷山分校。地址当时选在珠坑,部分外省青年慕名而来。半工半读,不要国家一分钱,自己读了书,还可学个工作技能,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办学的国情。</p><p class="ql-block"> 1959年,南丰县长陂垦殖场与广昌县翠雷山垦殖场的一场山林纠纷,闹到省里,为了便于调和,省人委决定两个垦殖场合并并升级为省属的“南广综合垦殖场”,办公地设在原翠雷山垦殖场的古竹,一把手省委委任。同时,省劳动厅又从丰城铁路局转来72名铁路民工;省轻工厅设计院又分配14名技校毕业生到垦殖场当干部。</p><p class="ql-block"> 合并升格的南广综合垦殖场运行半年又撒分,重新恢复“广昌县翠雷山垦殖场”。</p><p class="ql-block"> 后面的几十年,先后有1962年212名共大翠雷山分校撤销时的青年学生、有1964年81名赣州市下放知青、 1969年21名赣南八一四共大毕业生、广昌共大部分毕业生、1975年各乡镇下放知青中的10%人员指标共84人、本场职工子女自然增长员工等等,充实到职工队伍,分配到垦殖场当工人。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山下林场部分采育工人</span></p><p class="ql-block"> 据那个时候的古竹公安派出所有过统计,干部职工队伍中来自五湖四海,有超过17个省、市、自治区。干部职工中的文化人多,素质较高,尤其是有57、58上山下乡的机关干部。有20来岁充满活力的年青人,有国民政府转入的旧职员,有错划右派分子的读书人,有解放初期历史问题尚未搞清楚,能用、不可重用的尴尬人。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p><p class="ql-block"> 翠雷山垦殖场曾是副处、副厅级(南广垦殖场)单位,可见人员构成之广泛,素质之不一般。在后来的若干年里,当初的翠雷山垦殖场开创元老,基本都成了建设山区的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翠雷山下小港</span></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翠雷山垦殖场人丁兴旺、事业发达、最有名气的时期。当年就有个比县城电影院还大、能坐上千人的翠雷山大礼堂,35mm的电影机,宽银幕。看电影第一场、第二场,场场坐无虚席。大礼堂对面2扇几十米长大围墙,宣传栏、黑板报花样翻新;广播站自办节目丰富;灯光球场隔三差五的夜场、日场比赛;总场场部机关,机关干部,职工近100号人。侧面是翠雷山垦殖场职工医院。还有自己的汽车队,解放牌、东风牌大卡车最高峰拥有10多辆;自有几部大型客车往返于县城和翠雷山垦殖场。更有名声在外、拥有几百工人的广昌县造纸厂、广昌县胶合板厂、工艺漆筷厂等大小不等的十几个厂(场、队)。当年,在县域经济中相当有份量。</p><p class="ql-block"> 由于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在人员往来、信息交流、倡导时尚等精神层面的生活都优于县城。先一步穿上了的确凉、的确卡、中山装、连衣裙。难怪当时就有人称:翠雷山垦殖场所在的古竹是广昌的“小上海”。叫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翠雷山垦殖场成立的几十年,翠雷山下的古竹区域的场社合一,经过 三合三分。合并时,翠雷山垦殖场代行公社(乡、镇)政府功能。比如,民政救济、打结婚证、办学校、征兵、社会治安、扶持农业等等。分开时,公社(乡、镇)另起炉灶。古竹区域翠雷山垦殖场的国营企业性质,残存的钨矿县办大集体性质,直到上世纪未、本世纪初破产和改制。 当然,这是它的特殊区域和行政区划以及发展趋势决定的。但是,以“翠雷山”山名命名的翠雷山垦殖场,在建场以来到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是响当当的。</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声有色,有模有样,名声在外,才有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方志纯、副省长汪东兴、省革委会主任程世清都不同批次地亲临视察过翠雷山垦殖场。</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职工人员构成复杂,尤其是57、58上山下乡的干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p><p class="ql-block"> 世道弯曲人无奈,艰难困苦不叫屈。人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翠雷山下的这帮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当年风光今何在 满目疮痍写沧桑</span></p><p class="ql-block"> 随着文革十年动乱结束、拨乱返正、落实政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当年上山下乡的干部有部分陆续回机关,右派分子摘帽,知青返城。旧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再也箍不拢人心了。下岗、自谋职业趋势使然。当年的钨矿早已破产,翠雷山垦殖场企业集团旗下的大小厂(场)全部倒闭。一直留场的57、58上山下乡25名开创元老,大多驾鹤西去……后辈自谋职业,下海经商,后生们基本上都走出了困境,总体都混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满脑孩提过往事 闲梳白发对斜阳</span></p><p class="ql-block"> 本人去年清明去到古竹,路过当年几个厂,见遗址残垣断壁,荒芜空堂,顺口吟了几句:</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草盛树长 似乎当年好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集聚成行 棵棵优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破屋空堂 忽听旋切车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声嘶力竭 声声哀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后辈下岗 不负前人期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负重前行 创条血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活出好样 足迹跨省漂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子嗣兴旺 骄傲气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作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 翠雷山· 重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层峦群山叠翠林 故地重游独自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物是人非青山在 单屋孤烟不见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热土洒热血 如今吆喝无回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记忆故事一串串 古树呼应残荷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以此怀念曾经为翠雷山垦殖场建设作出过贡献的先辈们。</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北排林场部分职工旧址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 翠雷山垦殖场的经历,也是一个时代的经历;前人留下的宝贵足迹,也是时代的光辉足迹。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随着人类生态保护发展的可持续,现在的翠雷山垦殖场已经变成了生态保护的马前卒,绿色银行的守护神。翠雷山的林地渐渐地恢复成自然原始状况,翠雷山下的“小上海”,也将华丽转身成广昌的“九寨沟”。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翠雷山峰顶的标志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翠雷山 未来登山游玩的打卡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作者:姚小平 1957年,襁褓中的小男孩,随父母上山下乡到翠雷山垦殖场,1968年下放到大陵大队增田岭生产队(现旴江镇磜头村增田岭村小组),次年迁回赤水老家继续读书,1975年知青下放10%的指标安排又进入翠雷山垦殖场,1993年进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文字/书法/图片:姚小平</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