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时速,48小时

<h1><ul><li><b>48小时:时速,紧急培训</b></li></ul></h1> <b> 1.1月22日 清空院区 </b>一天之内,我们要将院内所有在院患者办理出院,不能出院的进行沟通后转往其他医院,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量之大,无法形容。<div><div><br>下图:1月21日晚 护士长群内通知</div></div> <div> 这是1月22下午三点左右的医院,院内还停满了患者家属的车辆,全院患者的出院转院工作将一直持续到深夜。</div><div><br></div><div>下图:1月22日下午医院内拥挤的车辆</div> <div><br></div> <b>2.1月22日全院进行了第一次赴抗疫战场前的防护培训 </b>此次培训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意义巨大。负责任的说,全院95%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在这一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防护服。负责培训的老师,在当时的条件下,多只能是刚刚被短暂被培训的各科护士长。她们培训完毕后带着了几套防护装备回各自科室,将冒着热气的新鲜防护知识,转身传授给即将奔赴一线的我们。<div> 培训全程观摩见习为主,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试穿熟悉。这中间有太多不清楚的细节,“懵懂”的我们也根本来不及思考,或者说根本也不知道该思考什么。除了即将面临陌生可怕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恐惧,我们要眼前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杂,也太要命。<div><br>下图:1月22日第1次短暂培训</div></div> <div> 第二天,1月23日院感老师来到科室,进行额第二次的简短培训,培训形式如下图所示,具体细节就不在重复了。这是上抗疫战场前的第二次培训,也是最后一次培训。培训过程中,稍微缓过神来的我们不断的向演示的老师咨询、提问。无奈时光匆匆,加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问题大多都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解答。最终培训演示的老师带着复杂的心情赶往了下一个科室。</div><div><br>下图:第2次 简短培训,依然见习为主</div> <div><br></div> 留下了同样心情复杂的我们。 现实并没有给我们第三次机会,而是在1月22日就给了我们几乎是致命的一击。经历1月22日的突发事件后我常常想,那天保护我们的除了防护服,可能还有个老天,是他老人家在那天放水,又一次放过了我们,或者说是放过了我们几个(后叙)。<div> 受1月22日突发事件刺激后,我们立马清醒过来,赶紧在网上搜了个穿脱隔离服的十分钟短视频来学习,自学成才。还好,短视频讲的比较详细规范,可以反复播放。两次简短培训+短视频,是我们奔赴抗疫战场前的所有培训。</div><div><br>下图:自学成才</div> 与我们“以分钟为单位”的培训时长不同的是,外省来前来支援的兄弟单位,培训时间是以天为单位。<br> 疫情后,在云南大理的一次非常小型的战疫经历分享会上,一位参与了武汉抗疫的北京兄弟分享了他们医疗队的战疫经历:在接到紧急支援武汉战疫的任务后,他们迅速调集精兵强将,被选调的队员们迅速收拾行李,告别妻儿,怀着悲壮的心情踏上了武汉战疫之旅。来到武汉后,他们被分配到某方舱医院进行医疗支援。在那里他们还遇到了不少其他各个地方赶来的医疗队。在正式开赴战场前,他们都要经过系统严密的培训和准备,时间大约3天左右……<div><br>下图:美丽的大理,没有风花雪月,只有不同的战疫故事</div> 3天的全方位安全培训,时间长吗?不长,因为除了防护培训,还有大量的其他准备工作需要同步进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层次的战役绝对非常必要。尽管即将前去的地方是方舱。方舱与发热定点医院都是为抗疫战场,但具体情况确实是绝然不同。暂且不表,后专门章节讲述。<div><div><br><div><div>下图: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整洁干净准备充分</div></div></div></div> <div> 总体上而言,武汉三万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糟糕情况与所承担的战疫任务,与前来支援的绝大多数兄弟单位决然不同,这是事实,无需回避。为三万医护人员的付出与牺牲记录点什么,是写下这些文字初衷,也是记录的动力。</div> 同时,我特别想说的另一点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初期,在谁也不知道疫情的确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时,被选派驰援武汉的外省兄弟医疗单位,无不适是带着慷慨赴死的决心出发的。无论实地中他们所承担的是何种工作,面临风险都及其巨大。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援,就绝对没有武汉战疫的迅速胜利或者说胜利。武汉三万医护人员,将会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和牺牲,武汉千万百姓将会经历更多的磨难与伤逝。<br><div> 在此,再次感谢所有支援武汉的兄弟单位! </div><div><br></div><div>下图:支援我院的四川医疗队 </div> <div> </div><div> 那么,培训以分钟为单位的我们时间够吗?<br> 答案是:显然不够!<br> 有想法没有?<br> 没有!因为疫情只给了我们那点时间!!!<br></div><div><br></div>下图:早期疲惫不堪的抗疫医护人员(图片来源于网络) <div> 第一批临时被指定的7家定点医院,所有的时间通通不够,非常的不够。</div><div> 除了前面我所讲到的紧急培训,后续各家定点医院在战疫中所经历的危险,所面临的各种仓促、紧迫与混乱等,都是由这种紧迫所致。在如此严峻的疫情前,在如此急迫是时间下,混乱是当时每一家定点医院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各家只是混乱的严重程度不一罢了。</div><div> 要说我们医院和另外6家定点医院有和不同?个人觉得,虽然只是分钟级别的培训,但相比之下,我院的总体准备工作算是不错,或者说是相当的不错。时情势之严峻,由此可见一斑。</div> 旦夕之间,疫情便已兵临城下,这就是当时的实际状况。疫情紧急,时间紧迫,作为武汉本土医护人员,不计生死,拼死战疫,责无旁贷!<br> 雪崩之下,哪片雪花无辜?!<div><br></div> <h1><ul><li><b>48小时:时速,紧急改造</b></li></ul></h1> <b> 3.1月23日全院改造</b> 直到今天,我也不知到这全院改造是怎么完成的。要将一家普通三级医院全院病区,改造成可以全面接受新冠肺炎这个级别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是一个及其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接受烈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绝对不是把医院清空,新床单铺上,患者上来一躺就完事。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在空间布置上是有巨大区别的。这里就不说单人单间,不说负压病房,也不讲中心供氧,呼吸机配置等等,这里只讲讲最最基础的“三区两通道”改造。<div><br>下图:传染病区三区两通道</div> 图看不看的懂武所谓,因为即便看懂了,现场去了也不一定认得出来。所谓“两通道”,最基本的要求是医生和患者的通道完全隔开分开,单独通行,需要进行全面规划、破拆。所谓“三区”,是指从病区外面到病房里面的医生通道必须依次设立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这三个分期为了防止病毒扩散,相邻的每一区必封闭隔离,这就要求必须单独建墙设门,设立门禁系统,而且必须牢靠。<div> 光这三门两道的敲敲打打工作,全院弄下来一般没个三五天是决计不成的。<br><div><br>下图:1月23日 病区改造临时设立的隔离墙面和通道</div></div> <div> 除开三区两通道,全院改造还需包括其他诸如:全院氧气管路改造、医疗物资通领送分发、各种仪器设备线路的走行调试、各病区重新划分规划、全院各科人员调配安排、各类药品选择归类摆放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海量而繁复的工作。这其中许多单一项,都不是平时48小时内能轻易完成的。</div><div><br>下图:1月23日 图纸上与实际中的“两通道”对比</div> <div><br></div> 所以说,直今我也不知道这样海量的工作如何在那两天完成的,我们只知道,那一天全院到处都布线、四处开工。病区内外尘土飞扬,医院堆满了各种还打着包的建筑材料和和医疗物资。<div><br> 下图:院内改造:医护人员“清洁”通道</div> <div> 2020年1月23日,我们进行了新冠战疫前的最后一次科室晨会交班,大家依依惜别,准备奔赴战场。</div><div><br>下图:2020年1月23日,战疫前最后一次晨会交班,道别</div> 随后,我们开始清理各自的私人物品并迅速打包带走,为病房改造进一步清空病区。此地一别,当时不知何日才能返回。<br><br>下图:1月23日上午 全体打包私人物品、撤离病区,距离收治患者不到24小时 <div><br></div>下图:1月23日上午,清空的病区和尚未开封的物资。距离收治患者不到22小时 <div><b><br></b></div><b> 4.1月23日 第一次参观三区两通道</b>。24日就要开始接收新冠患者,但直到23日下午我们才临时前往还在装修的病区,在杂乱的装修建材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区的三区两通道。才堪堪知道我们明天从哪里进(病区),隔离防护服在哪里穿、在何处脱等。这和当时的见习穿脱防护服培训,有“异曲同工”之不妙。<div><br> 下图:战疫前20小时,第1次参观“三区两通道”,距离收治患者不到20小时</div> 就是在上图最内侧那道门后面,20小时后将住满新冠肺炎患者,在封闭的病区中,将充斥着无数的飘荡的新冠病毒。<div> 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往战疫一线前,对战场的所有的准备和认识,这就是当时的实际状况。<br> 不计生死,不是莽撞无谓的去牺牲赴死。感谢院领导,在非常时期、在巨压之下、在万人之前,守住了48小时这一所有一线战疫职工的生死红线。感谢那些天所有加班加点的每一位后勤工作人员及装修工人们。</div><div> 这世上哪有什么基建狂魔,有的只有无数日夜鏖战的疲敝之躯,是他们完成了一系列不可能完成之艰巨任务,创造了所有一线战疫医护人员至今也法想象工程奇迹。<br> 是他们用平凡,创造了非凡!用生命捍卫了生命。劫后余生的我们再次,再次万分感谢那些天里所有为之辛勤付出的人!!!</div><div><br></div> <h1><ul><li><b>48小时:时速,欲速不达</b></li></ul></h1> 欲速则不达。这里要从7家定点医院说起。一直我都是笼统的在说第一批7家定点医院,其实这第一批7家定点医院是分两个批次确定的。第一批次是以汉口医院为首的3家医院,他们被确定为定点医院比第二批次的4家医院大体早上3-5天。但就这3-5天,两个批次医院的医护人员及转至其内的新冠患者,有了截然不同的经历。<br>下图:第一批2批次定点医院 当第一批次的3家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后,原则上就只收中重度以上病情患者,被指定为定点医院时,这3家医院内一样有大量普通在院病人,一样要面临清空医院、改造病区和培训员工的艰巨任务。这是一系列没有任何前例可以参照的复杂事件,极其考验医院的整体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许多人其实连下一步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更不谈总体有序和科学统筹安排了。<br> 欲速则不达,相比之下,作为仅隔了数天后被选为第一批第2批次的4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也许是“不幸”中的大幸。有了前车“欲速”之鉴,才有了我们后车之“时速48小时”。<br> 这时速48小时,何尝又不是许多一线战疫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的生死48小时!<br><br>第三章(完) 第四章 生死,48小时(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