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岁月纪实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这批当时的知青,先后进入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四团一连工作,八十年代前后又相继离开返城。虽然已时隔半个世纪,但在那段激情岁月里,曾经燃烧过我们的火热青春!在我们这代人心中,将是永远无法磨灭的。</p> <p class="ql-block"> 那是公元一九七O年,广袤富饶的荔北大地上,迎来了一群又一群阳光少年。男儿风华正茂,姑娘阳光灿烂。眼中写满憧憬,脸上盛开笑颜。那就是我们__来自宝鸡武功岐山。怀揣着各种理想梦幻,告别父母怀抱的温暖,来到这亦兵亦农的生产建设兵团。从此这一百多号人啊,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四十四团一连。从此这一百多颗心啊,就有了共同的牵念。</p> <p class="ql-block">青春的活力,理想的璀璨,让地处偏僻的一连,饱满了激情,燃烧起火焰!曾记否?原先斑驳老旧的大营房,周边低矮残破的小棚屋在我们手中改变。可记得?我们一砖一瓦亲手盖起的新灶房、会议室、窑洞宿舍和马圈。曾记否?老宿舍里的煤油灯盏,会议室也是汽灯高悬。可记得?我们从二连一根一根栽过来的电线杆,从此才有了光明,告别了黑暗。</p> <p class="ql-block">老连长陈德春,黑瘦精神又威严。一早就把哨子吹,领着全连跑圈圈。不论酷暑与严寒,兢兢业业带头干。一天到晚虎着脸,难得见他露笑颜。</p><p class="ql-block">可还记得史清江?我们的首任指导员。讲起手中砍土镘,来自新疆大兵团。每天晚上都开会,学习生产讲不完。领导就象走马灯,人人要上台,个个都发言。数不清的小评论、大批判、传统教育、忆苦思甜………</p><p class="ql-block">虽然劳累紧张纪律严,却不乏热情、活泼和浪漫:倒虹洞里,堵水坝、抓老蟹;排碱渠旁,逮青蛙、打手电;果园里的桑椹和鲜桃,也为我们偷偷解过馋;谈情说爱的小情侣,闪躲在月光下的小路边……一连女子蓝球队,打遍全团美名传。</p><p class="ql-block">最难忘那一块块整齐的大田,一百亩、四百亩、二百七、两千三……这一个个熟悉的代号,曾将我们无数次的召唤。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覆盖过我们的脚印;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吮吸过我们抛洒的热汗。</p>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我们无暇赏花折柳,不是翻地、耙蘑、耕田,就是育秧、锄草、浇灌……</p><p class="ql-block">夏天到了,我们的付出更多,任务更艰。头戴草帽顶烈日,身披一块尿素单。玉米施肥,棉花打尖。麦收时节更辛苦,白天拼命割与晒,夜晚加班装麻袋。支夏单位年年换,如同油锅撒上盐。体工队、农业厅、设计院……还有西北大的工农兵学员。白昼忙夏收,夜晚搞联欢。歌舞会、蓝球赛,黑板报都要比争先。最难忘挖排碱的大会战,全团难得的大见面。每个连,分一段;赤着脚,水中站;各挥铁锹切黑泥,双臂一甩抛上面。各连之间较着劲儿,比学赶帮唯恐慢。岸上还有啦啦队,又打快板又送饭。</p><p class="ql-block">秋天来了大丰收,最苦要数拾棉大会战!弯着腰,拖着袋,顺着棉行往前拽。不顾扎手不怕晒,双手摘花比谁快。每天都出英雄榜,人人都想冲上百。</p><p class="ql-block">冬天来了,拔棉杆,累的腰疼胳膊酸。最幸福是雨雪天,围着火炉坐一圈。手里剥棉桃,嘴里侃大山,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乐一天。</p><p class="ql-block">最怀念的是夜班饭,不管干啥活儿,到了午夜都可吃碗blangblang面。油炒葱花很简单,但那个香味儿,至今让人留恋与想念。</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己散居地北天南。可不管走了多远,一连,始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怀念。在这里,见证了我们的青春,挥洒过我们的血汗。也曾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那随波逐流的曲曲弯弯……七一年的“九一三”,使我们变为兰字部队的一员。备荒!备战!忙活了一阵儿军事训练。也让“梅花党“的故事,暗暗相传。在这里,我们批林批孔批宋江,潮流裹挟浪里翻。在这里,活跃过我们的共青团。民兵小分队、工人理论组、图书和阅览……政治挂帅下,文化做了先行官。学马列、讲经济,我们把老刘请出山,老右派成了老教员。组织青年搞活动,丰富多彩又斑澜。义务种植除虫菊,还去九连拉过砖。在这里,我们送别了伟人毛周朱,也亲历了大地震唐山。玉米杆围成的防震棚,沿着水渠排串串。还有那数不清的回忆片断,有苦辣,也有酸甜。尽管过去几十年,依然清晰似昨天。历史不断向前,变革不可避免。农场,兵团,并非世外桃源。曾经人才济济的老一连,随着知青大返城,我们也先后大离散。</p><p class="ql-block">留下来的不易,离开了的艰难。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七七八八,磕磕绊绊,编织成我们这辈人承上启下的不朽诗篇。</p> <h3>(现在的一连)</h3> <h3>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五十年啊,弹指一挥间!</h3> <h3>分手多年重相聚,怎不令人感慨万千!</h3> <h3>半个世纪的光阴,足以将当年的容貌改变。</h3> <h3>唯一变不了的,是对一连的挂牵!</h3> <h3>如今相逢不相识,两鬓飞雪笑当年。说不完的别后情,道不尽的相思念。<br><br>只可惜,<br>己有不少老面孔,永远无法再相见。秦德勋、张玲玲、殷翠梅、罗随玉、徐新沪、李世邦、张运平、付彦才、曹菊平、李明明、张国安、贺炳彦、刘承英、郭天钧、李连、马永祥……<br><br></h3> <h3>还有陈连长、杨洛文、杨德宪等许多老一辈的师傅们,仿佛还活跃在我们中间。</h3> <p class="ql-block">岁月无情,人生苦短,蓦然回首,往事如烟。如今的我们,当初的少年,己经先后步入花甲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轨迹,一辈人有一辈人的历史缺憾。如今的我们,大半人生己走完,无论得意与否,不提过去昨天,我们都应为自己点赞!上对父母,下对儿孙,我们都无愧于苍天!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共同祈愿:记住一连,珍惜今天!拥抱快乐,幸福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