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1月14日,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李魁元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先生是武安平调落子“德艺双馨”的戏曲大师、平调落子戏界泰斗,她为传承和发展平调落子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她挚爱的平调落子事业,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戏比命重”。斯人已去,可她的艺术还在。此时此刻应该有更多的人来讲述、整理、记录她的故事、她的艺术,在加以包装后固化下来供后人学习、鉴赏、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李魁元和平调“李派”艺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魁元曾跟平调老艺人李秀奇学艺。李秀奇(艺名“自鸣钟”)是武安平调著名男旦角演员,是平调“李派”艺术的创始人。同样跟李秀奇学习平调李派唱腔的还有韩小芝、贾芝霞、李淑兰等。除了武鸿凤的“武派”唱腔,直到现在平调旦行大都是学唱的“李派”唱腔,包括仍然健在的艺术家樊艳芳老师。正像豫剧生行有“十生九唐”的说法一样,武安平调的旦行里要说“十旦九李”一点也不为过,反而是咱们的家乡戏更需要这样的包装和提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魁元老师是“李派”艺术代表性人物。因为一个流派的形成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看其师承关系,李魁元老师不仅很好的学习借鉴了李秀奇的唱腔和表演,同时她为了发扬和传承“李派”艺术,还培养了大批学生,她传授的学生有李喜如、申焕如、苗月英等,她传授的弟子并继承其唱腔艺术的有王新荣、郭新茹、温巧云、赵艳杰、周苏霞、李云、万文娟、王艳书,被业内人士称为“李派八大弟子”。所以说李魁元是大师、是“李派”艺术领军人,这样的评价符合事实、依据充分、比较客观。因为她继承了“李派”艺术,丰富和发展了“李派艺术”,为促进平调落子旦行流派的丰富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认真对比分析的话,李老师跟原汁原味的平调“李派”唱腔相比,她的演唱特色和其师还是略有差异的,将李秀奇简约、古朴、别致的演唱风格进行了淡化。这是继承上的缺憾,还是有意识的对旧腔调进行了革新?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前年李魁元老师还专门给她的弟子王艳书(人称“小魁元”)重排了“李派”的《桃花庵》,这也给听惯了武派《桃花庵》的戏迷朋友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还有她的大弟子王新荣,在继承李派艺术的同时勇于实践为传承和弘扬平调“李派”艺术不辞辛苦,她创办的新荣艺苑传习所每天门庭若市,已成为传承“李派”艺术新的文艺高地。在李老师的得意高徒里,还有一位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新星赵艳杰,目前也是颇有名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名不虚传的落子泰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安落子老艺人孙富琴(艺名“山疙瘩”)是李魁元的落子老师,其以戏风朴实,表演真挚著称。李魁元老师继承了他擅演花旦戏、唱做俱佳的精髓。在老师的基础上,她进一步丰富了武安落子舞蹈化和技巧化的表演内涵,把武安落子的形式美,艺术美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她在武安落子旦行的演绎上得心应手、独树一帜。看过她落子剧目《抱灵牌》、《对绣鞋》的都晓得,她嗓音甜媚,用嗓有特殊的技巧,善于运用气口,以气息的顿挫抑扬造成唱腔的缠绵继续,在刻画人物的娇娜时,她又能做到活泼而不琐碎,显得清楚亲切,魅力十足。表演更是俏丽清新,引人入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实,李魁元先生和武鸿凤先生都是平调落子第一代女演员,在广大戏迷中有这样的评价:“瞧了武鸿凤,一辈子不生病”,“瞧了李魁元,一辈子不差钱”的说法,两位艺术家在平调落子戏曲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李魁元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魁元在长期的演艺生涯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唱腔和演绎风格,她在舞台韵白、服装和化妆、舞台表演等方面对平调落子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和独特的风格形成,对平调和落子两个剧种是一个新的起端,被专家学者称为是平调落子由旧变新的分水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唱腔方面,她善于从人物感情出发,唱腔甜脆明亮、婉转玲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韵味浓厚;在表演方面,以柔美真切著称,善于表演身段、技巧、水袖功等,谐趣具佳、表演细腻;在念白方面,她创造性的提出武安字,普通韵的念白方法,吐字清晰、声情并貌,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在人物塑造方面,</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极具京剧“荀派”俏丽清新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在平调落子艺术舞台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倾其毕生心血创造的艺术成就,凝结的艺术经验,成就了平调落子曾经的辉煌历史,也是当代人及后人学习的榜样和宝贵财富,其中李魁元先生还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而他们当中不少已经作古,在世者也已年逾古稀,武鸿凤、李魁元两位先生也已先后谢世。鉴于此,研究确认平调落子流派及代表性人物、剧目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文化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