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提倡观察与记录幼儿行为的今天,教师要如何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阅读引领教师成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学期,跟随幼儿园阅读计划,我们四幼中班组报团式学习,共读了《幼儿游戏观察与行为》一书。一起来感受下学习中老师们的“所思”“所想”“所获”………</span></p> <p class="ql-block"> <b>中一班</b>:本书用严谨而又详细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案例,细致的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全方位的展示出来。让我想到日常中孩子们的区域游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游戏中的增强规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游戏中感知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用简单的符合记录游戏过程</b></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说,游戏中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尊重。在数学区中的孩子们,再环境的支持、材料的提供下,充分展现孩子的自主游戏场。</p> <p class="ql-block"> <b>中二班</b>:“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为了让老师们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链接日常建构区中,我们又要如何观察跟进指导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观察兴趣提供幼儿游戏所需要的材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游戏的计划,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想法大行动,小手搭一搭桥变现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还可以用纸牌来搭桥</b></p> <p class="ql-block"> 带着“实证”一路阅读一路感悟,在《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讲述了如何了解、掌握儿童的具体信息。我们怎么才能真正的的了解孩子,我们可以用眼睛去观察,去了解,去分析。孩子们的游戏场让我们找到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b>中三班</b>:从对孩子的观察中会收获很多,学会观察的同时,不仅更加了解幼儿,也是在一次次的真实性观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日积月累中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读懂孩子行为的背后,包含着公正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在观察、解读孩子的道路上,我会提醒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开明接纳的心态继续前行。这本书值得品读,学到很多,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中四班</b>:教师的一个职责是担当自己所在班级的研究者的角色。当他们运用记录法来提高自己每天的观察水平时,他们也就是在行使这种指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继承了未知的遗传因素,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孩子都不会和其他的孩子雷同。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但成人却往往主观的去看待他们。《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虽然是在帮助我们,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儿童的行为以及改进教师的现行课程计划,但对我来说,则更加让我懂得如何客观的去看待孩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中五班</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4, 254); color: rgb(51, 51, 51);">在记录的时候,老师最常用的观察方式是“现场实况记录”,没有固定的规则,但要注意保护孩子隐私,通常不记录孩子真实名字。记录时也许是一颗便签本或者卡片,尽量不打扰孩子的活动,记录一些时段孩子的行为,例如:入园离园、洗手时间、游戏时间、运动时间等等。短期时间,这些记录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但一段时间的记录过后,把相似特征的细节归类,孩子们的行为模式就出现了,例如:儿童与同伴及成人之间的关系、对学校的适应情况、活动参与的感觉、群体中的位置等。除了来自于孩子本身的记录,还包括孩子被观察时的所处环境……这本书的内容很多,值得反复阅读。</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读书分享会,使我们体会到唯有融入孩子的视野全心全意的进行理解与诠释,才是对孩子们成长最细致入微的观察,用母亲般的爱记录下每一个孩子的人生点滴,才是最关怀备至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我们想说“观察”,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与支持,源于幼儿的需要。如何帮助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不管什么样的观察行为,都要是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span style="color: rgb(63, 62, 63);">在以后班级开展的区域活动中,相信有理论联系实践,能够让观察更有效,助推游戏深度发展更专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