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小学融杭活动(一)

祁山小学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跨年徽杭行千里 结对交流促发展</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祁山小学赴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开展融杭结对交流活动</b></font></h3> 为进一步认真落实《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 黄山市祁门县教育局共同推进两地教育合作交流协议》要求,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办学理念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两地教育合作交流促进发展,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元月1日,祁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方芳带领部分行政班子成员、各年级教研组长和少总部人员与所结对的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开展首次“百年老校牵手教育”交流活动。 12月31日上午,祁山小学一行观看了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精心筹备的新年诗乐会。24个节目围绕“唱自然之歌、颂自然之美,扬生态之帆、建绿色家园,建绿色地球、迎美好新年”主题尽情展示附小“融冶校园”生态教育成果。 陈滔校长带着祁山小学一行参观学校,领略附小校园的特色生态文化。并热情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基本情况以及特色课程。 教科研主任周函旭老师作了《生态校园建设》的报告,介绍学校如何基于学校原有的基础,寻找最适合自己学校的切入口,以一育带五育,最后全面共育。最后还以“校园工程师”基于生态校园建设的项目学习为例,介绍项目化学习,如何实施自然场域的创设。 无论是上午的节目欣赏,还是下午的报告分享,祁山小学一行深刻感受到附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融合的做法,体验到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如何打破传统的书本课堂,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教育的各种实践活动,用对接生命的方式,加深孩子与自然的联结,与未来的对接。 谭六儿对该校以“一育带五育,最后全面共育”的创新做法表示了高度认可与赞扬,希望祁小借融杭交流这一难得的机会,加大百年老校向百年名校迈进的步伐。 方芳表示,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这种从课堂到课外、书本到实践整体的面向未来的生态育人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同时她热忱邀请附小的老师和领导到祁山小学实地指导工作。希望两校不断交流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教育。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b06fbb">融杭心得</font></b></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以自然之道育自然之人</font></b></h1><h5><b><br></b></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祁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方 芳</font></h3> 2020年12月31日,在冬日的暖阳里,在美好的期待里,祁门山城与杭州上城两所百年老校——祁山小学与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千里相会,跨年相聚,共叙教育情,同织教育梦。<br> 初识陈滔校长,是在上城区“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结业典礼”上,陈校的年轻、优秀与极好的口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份美好的印象让我亟待走近陈校、走进附小,去感受他教育人的情怀之深与育人治校理念之先。<br> 一天的活动——观看诗乐会、参观校园文化、听取治校讲座,在陈校精心安排下,紧凑而有序,观我所想看,听我所需听,议我所思之,故而获我所期之。<br> 静心思之,如今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灵却不再澄静,教育因为过于追求“有用”而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培养的人儿就会显得“脆弱”“空心”。“育怎样的人”“怎样育人”是教育人需要不断思考并践行的永恒性问题。陈滔校长的附小教育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以自然之道育自然人。<br> 一、用心开垦一片教育的田园沃土<br> 走进附小,校园不大,学生不多,目之所及是与想像中高大上的现代化校园并不一致的自然与质朴。中午,在陈校引领下,我们参观校园文化,校园中的一景、一物、一陈设皆体现了自然教育。亲近自然,是自然教育之始。在这,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角落与屋顶,让孩子们开垦土地,规划菜地。一楼的一方菜地在同学们共同的安排下,一排排小栅栏、一条条石头小道勾勒出农庄的阡陌纵横,碧绿的青菜在冬日暖阳中呈现一片生机,惹人喜爱。楼顶的菜园虽因疫情的原因今年没有种植,但孩子们曾经在老师们的引领和指导下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将泥土一桶桶运上四楼、同学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将2米长的木板完整无损地运上楼台,为菜园建设“呼吸循环”系统……还有教学楼梯道处的农具展示区、教学楼顶处一帧帧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活动、研学的照片、小水滴的旅行记等等,校园的角角落落、每一面墙都通过老师们与同学们的共同设计而会“呼吸”和灵动起来。校园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一片沃土。<br> 二、用心创设一方方自然律动的舞台<br> 自然的教育始于自然的环境,成长于一方方律动的自然舞台。有幸参与了附小的“乐动自然 执梦远航”的诗乐会。在这,每一位孩子都不能少,每一位孩子都是舞台的主人、每一位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每一首歌、每一段舞蹈、每一次诵读、每一场情景剧的表演都是心灵与自然的共鸣,他们通过颂自然之美、扬生态之帆、建绿色家园。火鸡吃播、疫情期间的宅家抗疫“续”述自然 活动、学生的跳蚤市场,都让孩子们成为“自然人”,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对待生命的尊重、学会敬畏生命。老师们便是那有心和智慧的“种田”人,在最合适的时令种下“种子”,创设成长的环境,静心地守望。她们永远在学生的身后,孩子们在他们的助力下,在“自然呼吸”的环境中,天性得以保有并很好的成长。这就如卢梭所说的“要把儿童当作儿童”,这便是一种美好的教育。<br> 三、用心开启一项项自然探究的项目<br> 自然的教育,需要通过自然的力量激发孩子的潜力。苏联的阿莫纳什所认为“儿童的灵魂不是一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儿童的灵魂是一种生气蓬勃的精神,激情改造和创造的力量”。附小的陈校充分利用自己科学学科优势,与习总书记的“科学兴趣要从娃娃抓起”指示相结合,在校开展“融冶校园生态工程师”PBL项目学习。孩子们走进校园,开展一段时期的调研探究,致力用创新的方法、方案去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学们为啥不爱洗手?”“厕所使用的水能否再循环使用?”“冬天洗手很冷”“火鸡怎样住上漂亮不淋雨的房子?”等等身边生活实际问题的提出,充分激发孩子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享’我所想”的科学成就感。科学的种子、“求真、为善、知美”的育人理念在项目学习中植根、发芽。一棵大树,引发孩子的好奇,老师们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之心,没有批评与斥责,而是共同去刨泥观察,根的生长状态与成长条件;水如何过滤杂质?电如何产生、积蓄?循环物品的如何再利用等等,都体现附小“自然之子”的课程理念,从中学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br> 短短一天的活动,我们见识附小良好育人环境与先进育人理念。附小学子特质、“自然之子”课程设置,带给我们每位教师深深的思考。我们期待在今后的交流与学习中,且思且行且成长!期待湖光与山色能相映成辉!<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他山之石</b></font></h1><h5><br></h5><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参加融杭学习后的几点思考 <br></font></h3><h5><font color="#167efb"><br></font></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祁山小学教导副主任 曾 勤</font></h3></div><h5><br></h5><div> 2020年12月31日,时值岁末,冬天的第一波寒潮裹挟着我们来到了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观摩学习,可是感慨万千,收获颇丰。<br></div> 思考一:生命,只有把自己的热血融入热爱的事业,方得永恒。<br> 青春,活力,勇于创新,是附小37岁年轻、帅气的陈滔校长给我最深的感动。<br> 从早上的主题迎新活动《“乐”动自然 执梦远航》抽奖环节的闪亮登场,到下午的学校工作经验交流,无不彰显这位从事科学学科教学的校长的办学理念的创新,工作实践的求实,和培养孩子正确面对生活家园的意识。<br> 思考二:节目,只有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融入创作的作品,方得灵动。<br> 灵动,活泼,培养主人翁意识,是附小这台元旦迎新诗乐会给我最深的感动。<br> 附小的迎新诗乐会以构建“生态校园”,深化“自然之子”课程品牌为核,意在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在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自主发展,健康成长。这台以“颂”和“唱”为主的诗乐会中的很多节目来源于孩子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如《低碳贝贝》《心系地球》《生态校园,聆听自然》等等这些节目的素材都来源于附小“自然之子”的课程活动。孩子们把自己对“热爱自然之美,建设绿色家园”的认识,用歌舞、朗诵的形式表演出来,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这个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节目灵动活泼,精彩纷呈。<br> 思考之三:学校,只有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成长引航,方得始终。 <br> 生态教育,科学创造,特色办学,是附小项目化学习活动给我最深的感动。<br> 下午,陈滔校长简单介绍附小基本情况和特色项目化学习成果后,带着我们参观“百鸟争鸣林”“生态洗手间”等生态校园的特色建设。之后,教科研主任周函旭老师作了《生态校园建设》的报告,介绍学校如何基于学校原有的基础,寻找最适合自己学校的切入口,以一育带五育,最后全面共育。学生处主任张建俊老师结合本校生态文明特色,介绍了学校的德育活动开展。<br> 我们对附小“融冶校园”的办学特色非常感兴趣,陈滔校长和周函旭老师就以“融冶校园——校园工程师”PBT项目化学习为例,重点介绍了附小是如何实施自然场域创设的。“校园工程师”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在寻找校园需要改良的项目的同时,积极思考应对的方法策略,并与校外聘请的专家一起修改方案,最终付诸实践。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动脑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主人翁的意识,深化了“自然之子”培养的实践研究。<br> 我们融杭学习走出去在2020年的岁末,归来在2021年的元旦,老师们开玩笑说我们这次出门学习了一年。是呀,活到老,学到老!这次融杭结对的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和我们祁山小学同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园面貌同样有些老旧,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新,创新实践实。一天的融杭学习结束了,我们看到的,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硬件设施我们没法比,但是扎实干,谋发展的精神我们可以学。我想,随着两校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他山之石”必定会为我们开创更加美好的教育明天。<br> 在新年伊始,让我们带着新的感悟、新的心情,再出发。 <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教师应有儿童视角</font></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祁山小学语文教师、三年级组组长</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周步兵</font><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20年岁末,我有幸参与我校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的结对共建活动,开启融杭之旅。一整天,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参与了他们的“新年诗乐会”,聆听了几位校领导全方位的校园特色建设报告,在杭州跨了个年,心情美美,收获满满。<br></div> 一整天的参观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所学校处处体现教育的儿童视角。我对“教育的儿童视角”的认知,最先来源于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教育要有儿童视角》。他对“教育的儿童视角”是这样表述的:“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在附小的一整天,我一直在看在听在想,这所学校是如何从儿童视角出发,打造特色校园的。<br> 一进校园,大门内侧有三问:“今天,我又问了什么新问题?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快乐吗?今天,我是否有进步赢自己?”站在学生的视角发问,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走廊顶上垂挂着一幅幅照片,照片的主角不是别人,而是学生自己,是他们在学校生活的剪影。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学生,你的照片挂着高高供人欣赏,那是怎样的自豪!新年诗乐会上,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全员上台表演,人人是观众,人人也是演员。诗乐会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深深触动了我。有一位同学脚受伤了,无法站在舞台上,老师就给他一张凳子,让他坐上舞台。为了避免他的尴尬,老师特地把他设计成一棵树,让他拿着两束树枝在轻松地舞动,在他周边安排几个孩子,或坐或蹲,在大树下玩耍。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为他们谋快乐。陈滔校长的新年寄语里,多次提及孩子自己。让他们为自己今天的精彩鼓掌;带领孩子总结自己这一年来的成长足迹,为自己感动……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校园绿化带,时有孩子进去玩耍,那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在里面设计一条小路;低年级的孩子上完厕所不爱洗手,那就在洗手池上方做个鱼缸养几条小鱼,一边洗手一边看小鱼戏水;校长领头“光盘吃播”,让光盘成为一种时尚……<br> 该校创造性地开展“生态工程师”项目化学习。项目从何而来?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来。学生最关注厕所问题和火鸡场问题,就让孩子针对这两处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不断试验论证,最终建立模型参与“竞标”,“竞标”成功的方案就是学校的改造方案。坚持问题从学生中来,问题的解决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实践。这样的学习,学生一定是热情高涨的。自己参与的方案一旦“中标”并付诸实施,那是何等的自豪!<br> 五育融合,创建生态文明特色校园。该校让每一个孩子走进田间地头,播种、浇水、施肥……亲历植物成长的整个周期,在其间收获知识,锻炼身体,体验成长,感悟劳动的艰辛和食物的来之不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城市里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亲近自然,岂不快哉!<br> 一桩桩、一件件、一处处,从儿童视角出发,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触发儿童的学习热情,让教育随时随地真实发生,这样的学校,我想一定是孩子们想要的,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br>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深情地写到;“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我想我们教师应该多想想自己曾是孩子时的欢欣、恐惧、喜好、憎恶,想想自己小时候喜欢怎样的老师以及老师怎样上课,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行为、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习随时随地真实发生,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呈现一派新气象。<br> 融杭归来已是2021,我将带着这样一份感悟再启航!<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我的融杭之“旅”</font></h1><h5><br></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祁山小学语文教师、四年级组组长 </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许晶华</font></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20年12月31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走进了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参观学习。此次融杭之旅,我收获颇丰。<br></div> 31日早上滴水结冰,天气的严寒也阻挡不了我们去附属小学观摩学习的兴致。快到附属小学时,我们就远远地看到学校电子屏幕上显示着“热烈欢迎黄山市祁门县祁山小学同仁来校交流”的画面,顿时心里感到特别温暖。在办公室缪主任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附属小学。我边走边看,校园规模不大,但美观、洁净,学校的墙上、栏杆上、走廊上方都张贴着附小特产、生态文创、校园工程师之问等作品,每一处小小的细节,都可以看出学校精细、务实的工作作风。 来到校体育馆,体育馆内一、三、五年级的学生早已有序入座,我环视四周,被附属小学里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震撼着、赞叹着!体育馆的正前方有一个大大的舞台,舞台布置选用的是学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正中上方是“新年诗乐会”五个正楷大字,下方是隶书毛笔字作品和多幅学生绘画作品,布局美观大方又极具特色,让人眼前一亮。体育馆的四周摆放着学生绘画作品,画展内容丰富多彩。有童画童年(学生绘画作品),有学生书法作品,还有各个班制作的跳蚤市场海报等等,这些作品既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渗透了校园文化,真可谓是一举两得。<br> 上午在观看附属小学组织的“乐动自然、执梦远航”诗乐会时,我被孩子们的自信、阳光、快乐感染了,更被孩子们那强烈的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感动了!整场诗乐会活动井然有序。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四处:一是每个班级诗乐会的主题都很鲜明——自然、生态、绿色,意在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在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自主发展,健康成长;二是诗乐会活动中每个班级上台表演时人人参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力争让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得到发展;三是中场激动人心的抽奖环节将整场诗乐会活动推向了高潮,大屏幕上显示的学校特色奖品“生态采摘券”“生态观影券”以及超大份的零食大礼包等更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四是孩子们能做到安静观看,即使孩子们在抽到奖品激动兴奋时,老师只需用手指放在嘴边“嘘”一声,孩子们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会场上听不见老师的大声训斥、喊叫声,我想这些与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分不开的。<br> 中午我们简单用餐后,陈滔校长顾不上休息就向我们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概况,随后陈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美丽的校园,观看了学校的特色展示。接着学生处主任张建俊和教科室主任周函旭分别为我们作了《学生处德育交流》和《都市田园:城市小学“自然之子”培育的实践研究》交流发言。从他们的交流发言中我不仅感受到附属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富有特色的教学思想,我还感受到了附属小学教师对教育的那份用心、对学生的那份爱心。孩子们在这所学校上学是幸福的、快乐的、轻松的。附属小学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水净化系统、电循环系统、地底大迷宫”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设计中共同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愚公移山运土上楼”“楼顶种植蔬菜”活动使孩子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劳动能力得到了提高;“想我所想”活动让想出金点子的学生与专家进行辩论,多次完善方案,最终让新颖有效的创意得到了实现;实施垃圾分类让校园开始自循环等,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探索、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真正是让学生从课堂、教室走向了广阔的大自然。<br> 虽然此次融杭结对之行只有短短一天,但收获满满。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不足,同时我将试着把这次学到的宝贵经验运用到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让融杭之“旅”开启我的新教育之“旅”。<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和春天有个约会</font></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祁山小学语文教师、六年级组组长 </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汪爱琴</font></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20年的岁末,我们南方迎来了今年冬天最强烈的一次寒流。一时间,天寒地冻,万物萧瑟。但是,在祁山小学有一群可爱的老师,在意气风发的方芳校长的带领下,迎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融杭之旅,奔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br></div> 12月31日上午,我们一行如约来到杭州上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待车子缓缓停下,我迫不及待地下车,抬头映入眼帘的学校电子屏幕上“热烈欢迎黄山市祁门县祁山小学同仁来校交流”的字眼顿时让我心里暖暖的,似乎脚下踏着的是我故乡的热土,那么亲切,那么熟悉。接着,一张青春热情的笑脸扑面而来。眼前这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是附小的办公室缪主任,她负责今天的接待任务。室外零下8℃的气温,她却早已经站在门口等候我们,而在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寒意,只有春风拂面的温暖。她的笑容让我们为之动容,更是驱散了我们身上的寒冷,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春天的校园,仿佛是走进了一场春天的约会。<br> 在车上,就听方校长透露了一点信息,今天附小将不安排我们听课,而是去参加他们的新年诗乐会。真是独辟蹊径,这样的安排让我甚是兴奋和心动,我早已是心驰神往。随着缪主任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学校体育馆,到处是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到处是附小老师们亲切的话语。正前方的舞台准备就绪,“新年诗乐会”五个醒目大字让我们迅速融入到这充满诗意的欢乐的海洋。诗会伊始,陈滔校长步履匆匆风风火火赶到现场,与方芳校长等人亲切握手。我也终得一见年轻、帅气、睿智、亲和的陈校长。在这样的校长的带领和管理下,学校一定是生机勃勃的,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我心里这样想着。在陈滔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兴致勃勃地全程观看了诗乐会。整场诗乐会,孩子们朴实无华、天真活泼的表演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赢得了我们发自肺腑的掌声。<br>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六年级孩子围绕“建绿色地球,迎美好新年”这个主题的节目。孩子们用情景剧的形式向人们表达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呼吁人们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留给孩子一个干净的地球,一条清澈的河流,一片蔚蓝的天空,将诗会推向高潮。我突然想到我们班也是六年级,这个学期,我在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只是单纯地让孩子们从文本中了解地球的重要性,然后就让他们创写一些保护地球的口号。此时此刻,我不由地感受到那样的教学效果是肤浅的,口号也是空洞的。在今天的诗会上,我对自己有了一次深刻的反思,真正是不虚此行。春意浓浓的诗会,春意融融地成长!<br> 中午,依然是在陈校长的陪同下,一起共进午餐,我们边用餐边交流。午饭后,为了不耽误时间,陈滔校长顾不上休息,便马不停蹄地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文化建设。一所城市中的学校,校园里的一切却是那么亲近自然。一景一物,一草一树,一菜畦一小道,与上午的诗会主题“乐动自然,执梦远航”是那么和谐,真是让人惊叹不已。特别是陈校长介绍他们楼顶菜园的土是如何运送上去的时候说的“古有愚公移山,今有附小运土”一句话着实震撼了我,我想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陈滔校长身上迸发出来的精神,更是这所学校的精神所在吧!<br> 满满一天的观摩和学习,满满的收获。时间是匆忙的,脚步是匆匆的,再美丽的景色,也终有一别。好在陈滔校长和我们方芳校长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一个春天的约定。明年春天,陈校长将带领他们的团队来我们祁门,来祁山小学赴一场春天的约会。到那时,满山开遍映山红的时节,两位优秀的校长的会面,两个优秀团队的再见,一定会碰撞出更精彩更耀眼更智慧的火花!<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每一朵花开都值得期待</font></h1><h5><br></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祁山小学音乐教师 陈王莉</font></h3><h5><font color="#167efb"><br></font></h5><div> 2020年末,带着一丝遗憾却又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融杭之旅。说遗憾,是因为即将错过女儿的钢琴比赛,内心有些许愧疚。但转念一想,我和女儿都需要成长,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荣幸参加,岂能错过?<br></div> 早就听方芳校长说起,与我校牵手共建的杭州市上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和我们祁山小学同成立于1906年,都是百年老校;附小的陈滔校长和我们的方芳校长同为2017年走上校长岗位。一切就从这份珍贵的情缘和美好的相遇开始了。<br> 31日一早,我们走进了附属小学。没有进教室,而是来到了学校体育馆。现场欢乐的氛围和桌上摆放的节目单,打消了我原本紧张的情绪。一场“新年诗乐会”拉开了参观的帷幕。整场演出以“歌颂自然,保护生态”为主题,节目形式多样,重点是全校各班级全员参与。从专业角度来看,有些节目的编排不够严谨,妆容造型也不够精致。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年级组的戏曲节目《梨花颂》,领唱的小男生字正腔圆,其他孩子的配合也算整齐。但安排在舞台最前面的两位伴舞的“小胖”,着实让我感觉“格格不入”。但这两个孩子在舞台上卖力的表演,那股认真劲儿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陷入了思考:平时我们总是认为,展示在众人面前的必须是最好的,节目必须是精心编排的才能搬上舞台,必须是优秀的孩子才能站在舞台中央闪闪发光。很多时候我们带着追求完美的心态看待教育,不允许有失败,不允许有遗憾,不允许有失误,不宽容成长中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往往忽略了每一朵花开都有它的姿态。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期盼、也都应该被温柔以待。有时,只是花期不同、姿态不同而已。而相对于那些普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有时,一次展示就唤醒了他们内心沉睡的巨人。<br> 在这场演出中,每个孩子都是节目的主角;抽奖环节,人气奖、幸运奖、幸福奖,每个孩子眼中都充满了渴望;校长的新年寄语,依然是对每一个孩子的美好祝福和期待。在附小,我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学校的主人。光盘吃播,人人争做“光盘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校园实现“自循环”;一滴水的旅程,一度电的故事,让每个孩子亲身体会节约的重要性;“享我所想”厕所改建工程,学生自主设计,受益的是每一个孩子……诸如此类,一桩一件,都深深触动了我。<br> 附小为孩子们创造了探索无限可能的机会,附小的老师帮助孩子们成就了最好的自己。我想说,这样的老师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这样的学校才是孩子们想要的。结束了一天的附小之旅,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责任和感悟,教育的路上任重道远。<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21年伊始,我们告别上城,回归山城。女儿在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我很欣喜。是花朵总会绽放,每一朵花开都值得期待!</div>

孩子

附小

校园

教育

附属小学

自然

校长

学校

祁山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