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续缘之旅

西门吹雪

<p>提起漳州,脑海里蹦出:水仙,香蕉,美食,九龙江,林语堂,片仔癀,女排……这些词汇。而我最深刻的却是这个词:同学。在厦门读书时,班上好多漳州籍同学,他(她)们一口浓厚的闽南腔,性格大都纯朴并爽朗,说起家乡无比自豪。当年在那里实习了一个月,有了人杰地灵的漳州印象。应同学邀请,和两家好友同赴漳州再续前缘。</p> <p>漳州四家同学做为东道主热情洋溢,点上一桌饕餮盛宴。还特别有心外带了好友心心念念的手抓面,有点像朝鲜冷面的简约版,面条更筋道清香,酱料调配更绝妙,配上特色五香卷和肉肠,很是爽口好吃。接下来美食汹涌来袭,美酒猛攻不断,没空为更多美食留下倩影。</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后安排九龙江畔夜游。江岸的人行天桥装饰得很喜庆,热闹。</p> <p>每个城市的夜景大同小异,只有熟悉或喜爱的人才能发现那些独具特色的小异。</p> <p>闽南廊桥风格的南山桥连接城区和南湖。走在桥上,恍然如梦,一端是20岁意气风发的少年,另一端是经历过30年风雨洗礼的依然20岁少年。</p> <p>中式古典风格的四角亭,带有苏式元素,凭栏远眺,古桥和新桥并驾齐驱跨越九龙江,两岸灯火绚丽。同伴之间拉拉家常叙叙旧,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p> <p>中山桥是宋代古桥,中国第一座以中山命名的桥,历来扼守九龙江为闽南通往广东的要道。这个纪念碑却是欧洲新古典风格,呈现一带一路融合的轨迹。</p> <p>2025年才100周年,不知道为啥要提前纪念。亦或是提醒之意?</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小和尚铜人像群,很欢乐有趣。找到自己的属相留个影,发现头型发型还有点像。</p> <p>初见南湖,即为惊艳。</p> <p>湖水清清,草木青青,晚风轻轻,只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打扰了诗画般的宁静。</p> <p>南湖生态公园规划得很精心,错落有致,疏密有间,随处即景。湖中岛上的小屋灯光朦胧,你是否有探访灯下人的雅兴?</p> <p>对岸是灯火阑珊的长廊,两排修长的棕榈树婷婷守望。</p> <p>千年古刹南山寺,面朝九龙江,背靠丹霞山。我佛慈悲,从大唐盛世到民族复兴,见证了多少人与物的兴旺衰劫与悲欢离合。</p> <p>南山寺宏伟而又灵秀,雕梁画栋在夜幕的灯影里,如同佛光般美好安详。</p> <p>走到漳州老街,中间是石板路,两旁是闽南式骑楼,为过往行人遮阴蔽日挡风遮雨。恰好表达闽南人热心、大气、善良的性格。</p> <p>这座小楼应该年代久远,布满青苔的红砖缝隙里,长出些许草根植物。该是多么念旧和祥宁的人,才有足够的气场在这里居住。</p> <p>伽蓝庙,建在小巷口的屋顶上,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只有3平方米,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从古街上看,像一座空中神庙。庙不在大,有仙则灵。</p> <p>漳州四果汤和厦门、泉州略有不同。可添加薏米,绿豆,红豆,莲子,白木耳,各种水果,还有仙草,芋圆,布丁等等,可加刨冰。</p> <p>30年前的一碗四果汤,甘之如饴甜美清爽,让我一直铭记在心。好像同学之情,把关怀当添料,多多少少都好,甘甜的本味不会变。喝完四果汤,又路过老牌沙茶面店,硬是拽走垂涎的同伴。一行入住漳州宾馆,一夜好梦。</p> <p>早餐得了选择困难症。经过激烈斗争,就是它了,漳州锅边糊。来到这家老字号,门口早已排起长队,热情的东道主服务周到,一会就要齐了九份。</p> <p>他们家锅边糊亮点在秘制的卤料,大肠、卤肉、猪血、猪皮、豆干等20多种食材卤制得非常入味。热腾腾的锅边清爽Q弹,汤底浓郁,加上几种卤味和海蛎等海鲜,将必不可少的油条浸泡碗里,鲜美咸香,几种不同质感的食材在口腔碰撞融合,确实非同一般的好味道。</p><p><br></p><p></p> <p>老街的早晨清新爽洁。</p> <p>同伴中的吃货把漳州八宝印泥看成八宝芋泥。好友间的戏谑其实是人生一大乐事。林语堂先生是生活的大师,他说:人生无非是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仅此而已。</p> <p>长廊的背景是树木繁茂的中山公园。</p> <p>即是牌坊,又是背景框。恰逢漳州三角梅花展,热闹喜庆的三角梅花团锦簇,五彩缤纷,还适合做各种造型,已经遍及园林、道路和庭院、家居,成为国民植物。</p> <p>漳州城,百花香。</p> <p>孔子雕像很有神韵,线条流畅,活灵活现。</p> <p>漳州钟灵毓秀,文庙风水必定极佳。</p> <p class="ql-block">文庙的屋檐仿佛是向天空伸出的双臂,表达祈求、感恩和祝福。</p> <p>天宝香蕉,也是漳州的一张名片。在这里我们等来了班长二老,队伍壮大,汇合同游。</p> <p>旅人蕉,又叫扇芭蕉、孔雀树,草本植物,马达加斯加国树。粗大叶柄可以捣鼓出水来喝。感觉造型优美,形似绿野屏风。</p><p><br></p> <p>天宝香蕉海,生态农业观光园,可吃可赏可玩,又有林语堂先生和他的广大粉丝助力,不红没道理。</p> <p>穿行在香蕉林上空搭建的观光桥,美不胜收,心旷神怡。</p> <p>做为林语堂先生坚定且忠实的粉丝,来到了心中膜拜的圣地。</p> <p>林语堂先生,1895年10月10日生于漳州,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德,获哈佛文学硕士,莱比锡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北大、厦大任教。1954年筹建新加坡南洋大学并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p> <p>先生说:人必有痴,而后有成。所以他的一生有三痴,痴情于读书,痴情于发明,痴情于妻子。</p> <p>先生在台北的住所原型仿建,去感受一下偶像的日常生活。先生说: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p> <p>这里的设计和摆设,秉承了先生的理念,中式风格为主基调,做了些许中外文化和美学的交融。</p> <p>先生书房挂着一幅对联:文如秋水波涛静,品似春山蕴藉深。意思是:有秋水襟怀,一尘不染;春山蕤蕤,蕴藉深厚。 此联为谭叔所赠。</p> <p>先生一生热爱家乡,却与家乡缘浅。他说: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芳香。</p> <p>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唯林语堂先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出这么豪横的话。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漳州暂做别离,感谢漳州同学的热情款待,不过还没到分别的时刻,准备同往云水谣。</p><p>下一段旅程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