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短篇小说集》

林琳

<p class="ql-block">张爱玲1920年出生在上海,后去了香港,在美国定居,直至去世。她曾就读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和香港大学,受过良好的中西方教育,为她后来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张爱玲一生写过很多短篇、中篇、长篇的小说,写过散文,也翻译过外国的小说,写过电影剧本。她的小说还屡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台剧。</p><p class="ql-block">她的作品多数是以爱情为主题,悲剧成分比较多,这可能和她的家庭和自身的感情经历有关吧。</p><p class="ql-block">1994年张爱玲获得《中国时报》终身成就奖。</p><p class="ql-block">张爱玲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家,有人说张爱玲是当代的曹雪芹,也有人将她的作品与鲁迅、茅盾等大师等量齐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文江学海的历史长河里,张爱玲的小说是那一股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她的文字是璀璨夺目的金沙,虽历经岁月的洗涤,却是越来越明光烁亮。</p><p class="ql-block">她的小说也令无数读者赏心悦目、志趣不常、引人入胜,且给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色戒》写于1950年。</p><p class="ql-block">很多年前看过这部电影,今天再来看小说,很佩服电影的编剧,可以把一篇篇幅不是很长的小说改编的如此丰富生动。</p><p class="ql-block">因为电影的推波助澜,这篇小说也从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里面的内容感觉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p><p class="ql-block">派年轻漂亮的女青年王佳芝,想通过“美人计”来勾引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最后达到刺杀他的目的。我感觉这个计划是否有点冒险和考虑的不成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佳芝</span>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性的经验,而对手是个老奸巨滑,阴险毒辣的人。无论从社会阅历、人生的经验、处事上看,两人都是大相径庭、判若天渊的。</p><p class="ql-block">单纯的王佳芝在计划即将成功的时候,因为易先生准备为她买个有价无市,且有豌豆大的六克拉的粉红钻石戒指时,而深受感动。那一霎那,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她忘记了自己的神圣使命,改变了初衷,让易先生得以逃脱,整个刺杀行动惨败在她的感情用事里。</p><p class="ql-block">最后敌人把王佳芝和她的同伴们一网打尽,就地被枪毙,血淋淋的下场,残酷的结局。</p><p class="ql-block">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女人都是为爱情而生的,必要时也愿意为爱而死。遇到自己爱慕的人,宁肯自己香消玉殒,也要保全对方。</p><p class="ql-block">历史在前进,时代不同了,如今新时代的女性,更多的是追求独立,追求事业、收入、思想、人格、感情上的独立;对人、对事、对爱情理性豁达,有自信性;热爱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力求做一个“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自尊、自强、自立、优秀的新女性。</p><p class="ql-block">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快乐和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怨女》</p><p class="ql-block">柴银娣跟着哥哥嫂子在城里生活,哥哥开了家麻油小店,街坊邻居都称银娣为“麻油西施”,张爱玲没有写银娣有如何的漂亮,而是开门见山的说了一件事情来衬托。</p><p class="ql-block">夏夜街上没路灯,黑黑的,木匠喝醉酒踉踉跄跄的走在石子路上,边走边唱。</p><p class="ql-block">突然他猛地拍一家店门,高叫:买麻油。</p><p class="ql-block">里面回答他:关门了,明天再来。</p><p class="ql-block">可他不依不饶的继续拍。银娣提着煤油灯,推开门上小窗口,伸出手不耐烦的说:油瓶拿来。</p><p class="ql-block">木匠趁机一边使劲抓住银娣白白嫩嫰的小手,一边口中不停重复的说:大姑娘,我想死你了……。</p><p class="ql-block">面对着这猝不及防的动作,银娣一怔,反应过来后她毫不犹豫的用油灯猛烫了他的手,木匠惨叫着松手走了。</p><p class="ql-block">叫喊声在安静的街道上回响,明天茶余饭后又有了闲谈聊天的话题了。</p><p class="ql-block">银娣到了待嫁的年龄,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反成仇。媒人来说亲,哥哥嫂嫂想让她早点嫁出去。可银娣喜欢对面药房里的小刘,高高瘦瘦,白白净净、斯斯文文,老实勤劳。可嫁给小刘,就要去乡下陪他母亲种地,一辈子要在农村度过,这是她不愿意的。</p><p class="ql-block">为了物质享受,她选择嫁给了家境处于没落状的姚家,前鸡胸后驼背,有气喘病,失明残疾的二少爷。</p><p class="ql-block">因出身卑微,姚家人都看不起她,她又得不到重病丈夫的爱抚,逐渐和浪荡的三少爷有了暧昧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姚家的老太太死后,大家庭分家,欺负她孤儿寡妇,她分到的财产最少,房屋最旧最差,地块最偏僻。</p><p class="ql-block">她没有工作,还要养儿子,与三少爷的感情这时却成了对她的威胁,没完没了的纠缠。</p><p class="ql-block">三十年的媳妇,三十年的婆,生活的坎坷不顺,也导致银娣人格心理上的扭曲,甚至把这痛苦也带给了她的儿子。为了能把儿子栓在家里,她鼓励儿子抽鸦片,因为媳妇没生孩子又长的丑,竟然虐待儿媳妇,还要为儿子纳妾。</p><p class="ql-block">儿媳妇被她的辱骂和折磨致死,可银娣却麻木不仁,有时候人性的恶,总是让我们脊背发凉,不可思议。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最后成为一个暴戾的女人。</p><p class="ql-block">“怨女”,我想银娣这一辈子都在怨,怨命运不公,怨没有得到物质的享受,怨生活艰难,怨没有得到爱情、亲情……。可是能怨谁呢?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艾》</p><p class="ql-block">女佣小艾年幼时就被卖到上海有钱的席家,她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也不记得父母亲和自己的名字叫什么,小艾这名字是席家老爷给她取的。</p><p class="ql-block">她饱受着主人家老爷、太太和其他仆人的欺凌和打骂,就是在这种寄人篱下的环境下,忍辱负重的慢慢长大。</p><p class="ql-block">虽为女佣,小艾却掩不住少女的清秀和丽质,她被老爷强暴并怀孕了,姨太太们嫉妒她,怕她因子夺位。故对她拳打脚踢,硬生生的把她的孩子踢流产了,从此小艾身体因流产留下病根,一直不是很好。</p><p class="ql-block">小艾后来是幸运的,遇见了在印刷厂工作的冯金槐,两人情投意合、自由恋爱并结婚成家,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辛,但能脱离苦海,不看别人的脸色生活,是她朝思暮想,甘之如饴的。</p><p class="ql-block">然而好景不长,因为战乱,金槐工作也飘浮不定,在香港、内地四处奔波。而金槐的母亲和兄弟也从乡下逃到上海投奔小艾。小艾虽身体不好,但为了养活婆婆一家子,不得已又去给别人家当女佣了。</p><p class="ql-block">故事的结尾,小艾又病了,而且病的特别严重,金槐急忙拉着她去就医,他对小艾的不离不弃也是令人感深肺腑的。</p><p class="ql-block">小艾是张爱玲笔下又一个悲催、不幸的女人。这里没有写小艾最后的结局,据说张爱玲原著里的小艾有好的和坏的二种结局。生活圆满、顺利、幸福,是我们所希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学少年都不贱》是张爱玲晚年的作品,小说的标题是引用了杜甫的诗句。</p><p class="ql-block">上海某教会女中一个宿舍里的两个女生,是无话不说、兴趣爱好相投的好朋友。她们一起互相倾诉快乐和烦恼,一起溜达,一起逛校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度过了纯真、美好的学生时期。</p><p class="ql-block">毕业后她们分别来到了美国,生活的经历不同,一个富有一个贫穷。由于地位的悬殊,久别重逢之后的她们,没有深情相拥、惊喜若狂、欢欣雀跃,互相交谈后,彼此都感觉到有了点生疏和陌生,还多了点猜疑和隔阂。</p><p class="ql-block">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昔日的情谊好像荡然无存了。各自的心里很清楚,她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那花季少女时期的朴素、真诚的情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在互相寄了一张贺卡之后,从此她们再也没有联系,断绝了音讯。</p><p class="ql-block">贫与富,不是鉴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知足常乐。张爱玲想表达的是,同学少年在精神层面上活的都“不贱”,谁也不比谁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四遗事》发表于1957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的副标题是“罗文韬三美团圆”。</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五四时期的故事,张爱玲在小说里一针见血的讽刺了那些自我标榜“新青年”的人物。</p><p class="ql-block">那个叫罗文韬的男青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十足的“渣男”。</p><p class="ql-block">两男两女,应该算是新时代的大好青年吧,常相约泛舟西湖,吟诗赏月,聊天打趣,吃饭游玩,休闲惬意恬然。</p><p class="ql-block">两女是女校在读的高材生,两男是中学教师,且均为有妇之夫。</p><p class="ql-block">日久生情罗男和密斯范女相爱了,罗回老家向妻子提出离婚,结果是家族指责、老婆哭闹,搞的乱七八糟,罗因此很少回家了。</p><p class="ql-block">芳华有限,青春易逝,转眼六年过去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密斯范</span>女和她父母亲都等不及了,家中积极为她安排相亲,张罗婚事。</p><p class="ql-block">这边罗的离婚终于办成功了,他怨恨密斯范违背当初的海誓山盟、另择佳偶。在感情冲动之下,他娶了王家的小姐。</p><p class="ql-block">而那边密斯范的婚事却告吹了,生活中阴错阳差的曲折,就会产生趣味盎然的精彩。</p><p class="ql-block">一群满怀好奇、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朋友,挖空心思、积极精心为罗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密斯范策划</span>安排。那天明月当空、皎洁安祥、荡舟西湖、久别重逢,那曾经浪漫又美丽的场景再次呈现。</p><p class="ql-block">四目相对的瞬间,恍若隔世,她依然美丽动人,千丝万缕的情意,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旧情复燃,他再次决定离婚。</p><p class="ql-block">这事又过了五年,二个有情人终成了眷属。</p><p class="ql-block">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像钱钟书“围城”里的名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p><p class="ql-block">安逸的小家庭,她很满足,她慵倦懒散,不理家务,不梳妆打扮,不再像当初那般讲究衣着容颜,家里也搞的杂乱无章。他不喜欢她这样,于是争吵不断,缝隙渐生。</p><p class="ql-block">在亲戚的撮合下,不顾现任的反对,他陆续接回了前面离了婚的两位夫人。在本是两人筑起的爱巢里,他拥有了三位娇妻。</p><p class="ql-block">罗为爱而努力,分分合合,前后持续了十二年之久,他最后所得的,真是他理想的真爱吗?</p><p class="ql-block">小说的结尾,罗向他的朋友,不知是炫耀,还是生活经济压力太大,向朋友诉苦。朋友却总是取笑他,说:至少你们不用另外找搭子,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看似平淡无奇、水不扬波、平静收尾,却字字珠玑、言简意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多少恨》首次发表于1947年上海,是张爱玲根据自己初次编写的电影剧本《不了情》,而改编的小说。</p><p class="ql-block">小说叙述了家境贫寒的虞家茵,与有妇之夫的药厂老板夏宗豫,一段有始无终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素不相识的二个人是从偶然、邂逅、相遇、巧合开始的。</p><p class="ql-block">家茵和闺蜜相约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家茵没等到朋友,想退掉一张电影票,恰巧来晚了的宗豫,问还有没有票。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在电影院门口邂逅,二人全程基本无交流。</p><p class="ql-block">家茵在找工作,闺蜜介绍她去做家教。学生的父亲忙于工作,所以双方都没见过面。</p><p class="ql-block">第二次相遇是在礼品店,家茵给家教的学生买生日礼物,巧遇上次在电影院邂逅的男人,要给女儿买生日礼物,他请家茵帮忙挑选。为了表示感谢,提出要送家茵回家,不料他们去的是同一个地方,礼物也是送给同一个人。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切尽在不言之中</p><p class="ql-block">两次机缘巧合,温柔善良的家茵,包办婚姻感情生活不幸福的宗豫,<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互生情愫,都</span>对对方有了好感,。</p><p class="ql-block">身份悬殊的二个人,注定了他们感情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p><p class="ql-block">家茵的父亲,一个好吃懒做,恶习满身的男人,早年为了另一个女人,抛妻弃女,如今生活过不下去了,从乡下来到了上海,要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茵养他。</span></p><p class="ql-block">家茵对父亲没有好感,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给了他,想打发他早点走。可她的父亲不但没有离开上海,还把她给的钱很快的挥霍完了,又厚颜无耻的跑来跟家茵要钱。他跟踪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茵</span>找到宗豫的家,直接要求宗豫在工厂里给他安排个工作,宗豫为了家茵,接纳了他。</p><p class="ql-block">谁知他改不了吃喝嫖赌,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常常入不敷出,几次三番跟宗豫借钱。有一次,还把厂里捐出的善款给挪用了,造成很坏的影响,宗豫为此发了火,辞退了他。</p><p class="ql-block">她的父亲还劝说家茵给宗豫做妾,这样他就可以跟着女儿享受富贵荣华的生活了。父亲的一切行为都让家茵觉得难堪,耻辱,又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夏家的女佣姚妈是个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说三道四、贪心势利的小人。她为了阻止家茵和宗豫相爱,想尽办法,最后还把在乡下养病的夏太太给弄到上海来,让家中的矛盾越演越烈,唯恐天下不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宗豫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太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乡下女人,身体不好,脾气古怪,婚后二人没有感情。宗豫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婚姻,提出要离婚。为了能够不离婚,太太委曲求全,在家茵面前死皮赖脸的哭求,她活不了多久了,一个可怜悲哀的旧式女子,让家茵不知如何是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联想到自己父母的婚姻,家茵不希望更不想宗豫的女儿将来会恨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情本是美好浪漫的,可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爱会变的苍白无力,暗淡无光、如堕烟海、前途茫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尽管二个人是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宗豫也一直在跟家茵表白,愿意离婚后娶她。可世俗间的各种纷纷扰扰,带来的痛苦和压力,缠绵悱恻,家茵是实在受不了了,有点喘不过气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她还是决定离开宗豫,远走他乡,永不再见,平静的过自己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就是张爱玲笔下委婉,悲凄的爱情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郁金香》是张爱玲194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事有点老套,讲述了少爷和丫环,男女爱情的纠葛。</p><p class="ql-block">宝初和宝余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二人性格却迥然不同,暑假寄居在姐姐家里,同时爱上了丫环金香。</p><p class="ql-block">金香喜欢宝初的稳重,知书达礼。宝初也喜欢金香,可他的爱软弱无力。而花花公子的宝余不断的骚扰金香,主人反而认为是金香在勾引他。</p><p class="ql-block">后来宝初去了外地工作,渐入中年后,结婚成家;宝余娶了父亲在外交部工作的女同学,金香也早已嫁了人,可男人对她不好,家里人又多,生活过的很艰辛,饱受折磨。</p><p class="ql-block">故事结尾处本来金香和宝初有重逢的机会,可有时候就是天不遂人愿 ,二人擦身而过,无缘对面不相逢。</p><p class="ql-block">宝初叹息之余,黯然神伤。只听见路边盲人走路的磐声,清楚响亮,窗外的夜更黑更深了。</p><p class="ql-block">这样题材的故事,命运最悲惨的总是丫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