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怀念《上海工学院》(上、下),<br> 制作:机六四班周大鸣 2021.1.18<br><br> 母校——《上海工学院》<br> 上海工学院成立于1960年9月,是上海工业大学的前身。它先后培养了六届毕业生,存在十一年左右时期。首任院长李华,第二任院长张敬人。<br> (1972年,上海工学院被撤销,并入上海机械学院,原工学院院址成为上海机械学院总部。)</h3> <h3> 1961年1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工业工作部对上海工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批复文件。上海工学院党委由李华、傅继生、杨仲明、李忠臣、程天健、鲁巧英等六同志组成。李华同志任党委书记,傅继生同志任党委副书记。<br> 文革前,上工二任校长均由党委书记兼任。</h3> <h3> 上海工学院成立大会上教师代表发言。<br> 1960年5月,俞锦昌等11位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到上海工业师范学院报到,成为学校的第一批教师。当时上海工业师范学院成立6个系,胡风回、俞锦昌在政教系,贾云晞在中文系,章运椿、张锦敏在外语系,李维昌、王敦珊、李尚贤在数学系,章永义在物理系,王文彬、张慧莲在化学系,由他们11人来唱主角。随后,又有20名应届毕业生来校,充实了师资力量。1960年7月,院领导传达市委指示,上海工业师范学院改名为上海工学院,原先的6个系转为6个教研组。<br> 此后,学院从企业调来凌松年、翟为霖、席钧钦和徐善炽等一批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从上海其他高校调来吴逸民教授等一批骨干教师;同时,又获得了从外地调入100名骨干教师的名额,先后从清华大学请来了艾维超教授,从西安交大请来了陈光耀教授、刘美荫教授,从西北大学请来了沈石年教授、漆德瑶教授,从哈工大请来了李红教授,并从全国各地请来一批有经验的讲师。由此,形成了上海工学院建院初期的师资队伍。<br> 建校初期由于师资缺乏,交大老师来上工支援上课。每天7时正,印有上工大巴从华山路交大出发,中间停靠三处,于7时50分到达上工,下午5.时发车,由上工开往交大。</h3> <h3> 上海工学院今生,上海大学前世!<br> 母校《上海工学院》建校至今已有一个甲子。我们曾是上海工学院的六届老校友,而今陆续步入耄耋老人的行列。但我们怀念母校的情怀,犹如陈年佳酿,越陈越醇。<br> 红底上海工学院学生证,是每位老校友的珍藏,它记录了我们的学生生涯。除首届毕业生外,后来的五届,由于文革原因,学生证内注册开了天窗,复课闹革命的注册仅是一场"乌龙‘’而已。</h3> <h3> "一校二徽‘’,建校初,上海工学院校徽使用美术字体,后改用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填字制作,文革中因魏文伯被打倒,所以恢复使用原来的校徽,字体与校牌、成绩通知单落款字体相同。</h3> <h3> 每位入学新生,即给办理上海工学院公费医疗证(上海市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委员会制)。定心医院是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华新路619号),但需由上海工学院医务室开出转诊单后才能去闸北中心医院就诊。</h3> <h3> 在新生入学报到后进行体检,其中重要的一项是x光胸透(在移动车上胸透),检查结果填写在上海市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肺部健康检查个案卡,正常"检查结果‘’是肺部正常。检查周期是二年一次。六四级总共检查过三次,最后一次是68年7月。</h3> <h3> 若病情需要多次治疗,则由闸北区中心警院出具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劳保、公费复诊卡,使用期限为一个月。</h3> <h3> 每位录取新生在办理入学注册后,即给办理发给了几种颜色的三张上海工学院图书馆借书证,一张上海工学院图书馆报刊借阅证。证上盖有长方形蓝色上海工学院图书馆和圆形上海工学院圆形红色印章。</h3> <h3> 上工自在图书馆前面建成长25米游泳池后,对卫生科属校医对学生开展体检(体检项目:眼、耳、心脏、肺、皮肤与其他,并有医师盖上私章)合格者,发给上海市游泳体格检查证,贴有上海市1966游泳体格检查合格证,并在合格证与照片上盖上上海工学院卫生科圆形蓝印章。</h3> <h3> 在计划经济年代,除了直接发票供应的商品外,还有一种凭证供应日用工业品。<br>不管城镇居民或农民,每家都发给上海市日用工业品购买证(横式小本子,印有红色圆形上海市日用工业品购买证专用章),由上海市第一、二商业局印发。<br> 学校录取新生后,不管户口来自城镇或农村,一律迁入学校集体户口,直至毕业迁出。新生报到后,同样发给日用工业品购买证,但与家庭日用工业品购买证有区别,它的全称是上海市个人日用工业品购买证(竖式小本子,印有红色方形上海市个人日用工业品购买证专用章)。文革期间是由上海市第一商业局革命委员会、上海市第二商业局革命委员会联合印发。在购买证工作单位一栏内盖有长方形蓝色上海工学院印章,在住址一栏内盖有长方形蓝色延长路149号印章。<br> 学生凭证可在学校小卖部购买肥皂、白糖、毛巾等物品。</h3> <h3> 每位在读学生都是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r> 这是64级学生在1966年4月15日行使投票闸北区人民代表权利的选民证,发证机关是上海市闸北区选举委员会,印有圆形红色上海市闸北区选举委员会印章。</h3> <h3> 上海工学院自1960年9月开办以来,至文革开始前,总共举行了四届田径运动会,对获得名次同学发给奖状(写明获奖项目,与名次),奖状右下方落款上海工学院并盖有上海工学院圆形红印章。</h3> <h3> 每学期结束后,教务科会把每位学生成绩单寄给家长,成绩单落款是上海工学院,盖有上海工学院教务科圆形红色印章。<br> 成绩单中列出该生各学课考试与考核成绩。考试成绩最后以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区分记入成绩单。考核成绩,仅是合格与不合格,一般来说都是合格。</h3> <h3> 读书时是上海工学院,拿到毕业证书时有上海工学院,有的是上海工业大学。<br> 毕业于文革的上工61—65级五届生,其中61、62、64级延迟至跨年毕业,64级延迟整整一年,68届拖至年底毕业,祇有65级准时毕业。<br> 64—65级毕业证书,是79年成立工大后补发的。<br> 文革中延迟毕业分配的时间,后来中央发文明确计入工龄。</h3> <h3> 这是1960年报纸上《上海工学院》正式成立新闻报导。</h3> <h3> 这是一张罕见、珍贵的俯瞰上工主校区的照片,真实地反映了早期母校主校区建筑地理位置原始风貌。</h3> <h3> 为纪念首届(60级)毕业生,学校特地精心制作了《上海工学院毕业纪念册》,隆重纪念首届毕业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工作,这无疑为上海的工业生产发展增添后劲与活力!</h3> <h3> 在《上海工学院毕业纪念册》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教学大楼,它既是老师传道解惑答疑的殿堂,又是增进师生情谊交流、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h3> <h3> 学校制作过多款小型照片贺年片。这是1965年一款,学校小卖部有出售。(小卖部位于教工食堂东面,北大楼北面,夏天供应冷饮西瓜,肥皂任日用品购买证,糕饼点心、常用日用品、文教用品如印有工学院抬头的信纸信封等,总之小卖部虽小而齐,应有尽有。</h3> <h3> 这是于1965年制作照片贺年片。</h3> <h3><br> 建校后编印的上海工学院招生简章,据了解仅此一版。不少老校友在高三毕业填报高考志愿表时,从该招生简章中了解选择了上海工学院,填报了院、系与专业。<br> 当年上海工学院是一所归属上海市领导的地方院校,高考填报志愿时属第二志愿。生源全部来自本市,毕业后市内分配工作。由于文革原因,上工六届毕业生,前四届分配上海,后二届全国分配。<br><br>上海工学院招生简章(一)<br> 上海工学院 SHANNGHAI GONGXUEYUAN <br> 概 况 介 绍<br> 上海工学院是为了适应全国和上海工业 向近代科学水平发展的需要,为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而创办起来的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学院。上海工学院共设有机械制造、电机工程、冶金工程和无线电四个系,九个专业。学制均为五年,通过五年学习,培养政治 素质好,专业技术好,身体健康、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工业技术干部。学生毕业后,从事于工业企业、科学研究部门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和教育等工作。系和专业名称一、 机械制造系 1.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 2.铸造工艺专业。二、电机工程系 1.电机电器专业; 2.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三、冶金工程系 1.钢铁冶金专业; 2.稀有及有色金属冶金专业; 3.金属学热处理专业。四、仪表无线电系 1.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专业; 2.无线电技术专业。</h3> <h3>上海工学院招生简章(二)<br> 一、机械制造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机械制造工业是重工业的心脏,各种机器的制造一般地必须经过设计、机械加工、最后才装配成机器。本专业的范围是研究机械加工和装配过程所涉及的一切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大至水利工程所需要的巨型设备或炼钢、采矿用的设备;小至如电子计算机、钟表仪器等表面要求象镜面一样平整光洁,精度达到万分之几毫米的仪表另件。本专业所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切削过程中多、快、好、省,这就需要解决下列几方面问题:设计切削性能 好而耐用度高的各种刀具;设计性能 好的金属切削机床;制订正解合理的加工方法;设计各种加工用的辅助工具等等。本专业所培养的正是能够解决上述几方面问题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铸造工艺专业铸造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机器中铸件要占整个机器重量的 60~90%。铸件轻的只有几克;重的则可达几百吨。在铸件材料方面,正在不断复杂化。新型的铸铁,它在机械性能的某些方面,已可以代替钢材。在铸造方法方面,精密铸造已成为铸造工业的发展方向,某些精密铸造方法所得到的另件,已经可以完全或部分地避免金属切削加工。为了保证铸件的质量及提高产量,铸造工业正沿着机械化及自动化的方向迈进。此外, “铸造“正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正迅速地系统地发展着自己的理论。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可担任铸造生产方法、工艺规程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组织、铸造车间设备与铸造车间的设计、以及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br> 二、电机工程系电机电器专业本专业内分“电机”和“电器”二个专业组,培养电机和电器方面设计和制造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电机工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任何现代化的工业和矿山,或交通事业都必须用电机和电器。电机电器的特点是应用广泛品种繁多,需要量大,大的电站中需要大到几十万千瓦的电机和大容量高电压的电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又需用结构灵巧操作精密的控制用电机和电器。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机电器工业也将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专业的任务就是培养电机电器工业不断发展中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电机电器工厂、企业机关、科研单位从事生产,设计和科研,或教学工作。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是工业生产的“耳目”、科学研究的先锋。任何工业 生产和科学研究都 离不开各种仪表进行不同的测量,尤其在近代工业 和尖端科学技术中,对电学、磁学和非电的我更量必须 精确地、迅速地和自动地进行检查、测量和控制,所以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必须向多品种、高精度、电子化、数字化及自动化方向发展。本专业就是为国家培养设计、制造各种电和磁测量用的仪器仪表以及正确使用这些仪器仪表进行精密测量的又红又专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计量机关、科学研究机关、仪器仪表制造厂进行研究、设计、制造工作,也可在学校相应专业中担任教学工作。 </h3> <h3>上海工学院招生简章(三)<br> 三、冶金工程系钢铁冶金专业钢铁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 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在农业、工业、国防及交通运输等部门都需要钢铁,特别是优质合金钢,因此,摆在炼钢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极其光荣和艰巨的。本专业是以电炉炼钢为培养方向兼顾平炉及转炉炼钢两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各钢种,特别是优质高级合金钢的冶炼技术,并能进行专业范围内的科研及设计工作。本专业毕业生 可在炼钢车间,科研单位,及设计、教学等部门工作。金属学热处理专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要求使用各种不同品种,不同性能的金属及其合金愈来愈广泛。不论是工业、农业、国防及其他部门都需要大量金属材料,有的要求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有的要求耐酸、或耐磨;还有的要求耐高温,耐高压等等。所有这些不同性能的获得,除了通过冶炼一定成份的金属材料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因此,热处理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专业是培养又红又专又健康的金属学及热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才。经过五年的培养,要求其具有下列业务能力:(1)掌握金属学及热处理的基本原理,能分析,制订和改进现有热处理工艺,并初步具备探求新的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2)掌握近代金相技术,能分析和改进产品质量;(3)能根据机件的工作条件,比较正确地选择和合理使用金属材料。<br> 四、仪表无线电系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大大地改善劳动条件。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如化工、石油、热能动力、冶金等工业部门都是通过温度、压力、流量及物质成份等参数来控制生产的。随着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研究、设计、和生产测量这些热工仪表、成份分析仪以及各种自动装置的要求更加迫切,对实现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研究工作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本专业是培养热工仪表、成份分析仪及自动装置的设计、制造、应用及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无线电技术专业无线电技术是二十世纪内发展最迅速的技术科学之一,对于 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大作用。利用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通讯、广播、电视、定位、导航、遥测和遥控。六十年代中无线电技术还是人类探索宇宙无限空间,剖视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本专业培养无线电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应用方面的专门人才。</h3> <h3> 上海工学院校门首届女同学留影。(延长路149号)<br> 1960年9月,上海工学院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学生有三个来源:第一,为保送生,学校从上海交大预科(附中)的毕业生中选拔了152名优秀生;第二,为内招生,由上海工业系统下设的各工厂企业推荐,参加上海工学院命题考试,共录取113名;第三,为应届毕业生,从上海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651人,合计900余人。</h3> <h3>上海工学院机械系67—70届学生花名册,每班学生油印纸条粘贴在练习簿每一页上,共有17页。它与上海大学学生花名册区别在于,标有每位学生学号与性别。</h3> <h3> 上海工业大学校门。</h3> <h3>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校门。</h3> <h3> 昔日高挂‘’教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标语的教学大楼,如今成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br> 当年红砖外墙教学大楼曾是工学院标志性建筑,底楼南北四个上大课教室(有的是梯形教室)。中间正门厅内左侧,设有全院各部门各小班信箱,楼梯右侧是新华书店。南部楼上有教学电影播放室。北部四楼是全日开放制图室。</h3> <h3> 上海工学院的图书馆,平时作业与期中、期末复习的最佳去处。</h3> <h3> 教务科与外语教研组办公室二栋二层楼,现已消失了的建筑。当年每学期学生注册后领取教材讲义必去的地方。</h3> <h3> 这是上工由金属工艺教研组编印的金属工艺学讲义。</h3> <h3> 随着上海工学院撤消并入上海机械学院,原来的上工冶金系成了机院冶金系。<br>这是1973年机院冶金系编印钢铁生产基本知识轧钢部分材料。</h3> <h3> 这是1980年2月上海工业大学与哈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编的机床夹子具设计教材。</h3> <h3> 昔日大礼堂,今日西部食堂。<br> 大礼堂是上工历史的见证。文革前,它是学校领导作报告场所;老红军宣讲长征过雪山草地革命传统教育;重度烧伤治愈钢铁工人邱财康现身说法歌颂党的伟大工人阶级地位高;长征组歌与歌剧江姐是上工文工团文艺宣传的经典之作;好电影常常一票难求。<br>文革中,大礼堂成了政治运动晴雨表,走资派、叛徒、汉奸、地主等一小撮统统被打倒批臭;三个小集团成员挨批厄运难逃;派别小分队纷纷登台亮相;不同派别批斗会纷争不断;……。<br> 红星楼小礼堂同样是上工历史的见证,它是系领导作报告场所;文革中亦是派别活动会场;工宣队将已经解放安排工作的机械系二位总支书记打成死不悔改走资派丑剧在此粉墨登场;……。<br> 随着毕业生‘’人去楼空",红星楼小礼堂、大礼堂等一批上工特色老建筑相继随之消失。<br> 如今老校友们祇能在脑海中回忆,微信群或家中相册中找到一些消失了上工老建筑残存。</h3> <h3> 大礼堂里看电影,每张电影票一角五分,从入学到毕业始终未有变动。<br> 大礼堂东西朝向,人字屋顶砖木结构,舞台在东边,南北开有四扇大门。礼堂内设有三排木质长椅,靠背木条上印有坐位号。礼堂窗帘布是通过万向接头传动轴电动升降。</h3> <h3> 学生食堂(一、二)位于小河南岸,锅炉房浴室东边,图书馆西边。<br> 全校学生用餐集中在一食堂,食堂门口有一排洗水池,供洗滌餐具。食堂内南墙上设有数层搁架,供学生放置餐具之用。</h3> <h3> 这是学生一食堂拆除中的留影,外语教研组与教材科二栋二层楼,亦在拆除中,……。<br> 上大为实现市府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核心区的建设,上大延长校区将理工类转型为艺术类,将新建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展示中心等,原有的工学院遗存也许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我们念书时母校主体或全部建筑,将先于我们退出历史舞台,感觉有点悲凉!</h3> <h3> 工学院学生食堂伙食是不错的,在高校小有名气。学生用餐全在一食堂,二食堂一直空关着,直到文革越南实习生住进一舍,二食堂专为实习生开张,条件很好,夏天有风扇降温,还有西瓜供应。<br> 当年饭票任粮票购买,一角六分一斤。菜票面值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br> 随着市里发展规划,学生一、二食堂都已拆除。为了发展,只有除旧!</h3> <h3> 一、二、三舍是机械系与电机系男同学宿舍,文革中,一舍三楼为上海外事办公室安排男女越南实习生在上海水工机械厂培训时临时宿舍。三舍是进驻工宣队住宿与办公室的地方。军宣队住宿与办公在南大楼。<br> 北大楼是冶金系男同学的宿舍。<br> 全院女同学和仪表系男同学全部住在西部宿舍。</h3> <h3> 战争期间遗留物碉堡,是上工地标,南有大学生俱乐部(拆除后盖成第三教学大楼),北有一至三舍,东有教学大楼(后称第一教学大楼),西有门房间、体育教研组。</h3> <h3> 上海工学院收发室设在门卫门房间内,凡邮递员送来信件等,分拣后送往教学大楼底楼信箱内。<br> 校内寄往外面的信件,则通过上工邮电所邮寄则可(位于电机楼东侧,车库南面位置,邮电所外门设在延长路上,里门通上工院内。),非常方便。</h3> <h3> 这是当年46路公交车,柴油动力带挂车。<br> 学生开学放假平时回家返校,乘坐二条主要线路公交车:46路(人民广场武胜路至汶水路)、66路(民晏路至南码头),还有一条少量乘坐公交线路是95路(开往铁合金厂)。</h3> <h3> 用于制图不锈钢擦图片价格较贵,有同学用硬塑料片自己动手制作擦图片。</h3> <h3> 机械系一年级同学自制印染模板,在汗背心上印上红色校名或校系字样,艰苦朴素范例。</h3> <h3> 文革初期,机643班同学根据十六条(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教学改革指示精神,去信党中央反映我们对教改的看法并提出建议。不久,收到国务院文办回信。</h3> <h3> 母校——上海工业大学<br> 1979年原上海工学院恢复建制,正式改名为上海工业大学,后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首任校长杨慧洁(党委书记张华),第二任校长钱伟长。</h3> <h3> 1983年,上海工业大学钱伟长校长任命书。</h3> <h3>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br> 钱伟长是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之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h3> <h3>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h3> <h3> 母校——上海大学<br>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前身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工学院)、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而成。首任校长钱伟长。原工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h3> <h3> 1994年5月,上海大学成立大会。校训:自强不息!校庆日:5月27日。</h3> <h3>上海大学历届毕业生(包括组建四所院校)花名册。</h3> <h3> 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大学发展腾飞,从市重点到全国重点(211、双一流),离不开钱伟长老校长奠基人,感谢老校长呕心沥血地付出。<br>随着母校的演变,我们上海工学院校友又<br>与其它组成上大的三校校友,成了没有血缘关系与遗传基因的校友,也许是历史的偶然吧!<br>但我们还是衷心祝愿母校兴旺发达,前程无限!<br>但我们更珍惜的是上海工学院师生情校友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