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这块牌匾,最初是2018年4月南丰县博物馆和古村落保护协会联合开展文物普查时,在桑田镇毛家塅一座古庙里发现的。这块牌匾,长约80厘米,高约40厘米。品相完好,工艺讲究,文字用细竹条镶嵌,生漆黑色为底。黑底金字,既醒目又大方。牌匾上款楷书标明“皇清道光十年庚寅岁孟冬月上浣谷旦”,下有落款“里人江潮薰沐敬献”。</p> <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这块牌匾,是江氏宗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已传承近二百年,作为一种符号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中,作为一种文化很有地方特色,值得探究。</p> <p class="ql-block">桑田,据南丰县志(同治版)记载,系南丰古村落太平乡,这块带有神奇色彩的土地上,向北行一华里,大片畈田中央,有个村堡叫毛家塅。毛家塅于唐宋时毛姓建村于田塅侧,西临九剧水而得名。又据《江氏族谱》记载江文成于明万历年间,从南城苍浦迁徙南丰烏石岗,后江氏念十公迁入毛家塅,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建立江村。</p> <p class="ql-block">江村,地势平坦,良田万倾,风景秀美,蜿蜒的九剧水依村而过,九剧分流,流入村里,溪水潺潺,清澈照人。溪边古树成蔭,村女浣衣,谈笑风生;鱼儿游弋,自由自在。桔花自放,蜂蝶自舞,大有仙缘,视若桃源。</p> <p class="ql-block">为了探究匾额的文化内涵,解读匾额的文字内容。日前我们一行五人驱车来到毛家塅,由江氏后裔村支书江斌陪同,在毛家塅作深入调研。通过查阅族谱,访老人,看古祠,古屋,古庙及村容村貌自然景观,使我们对毛家塅的前世今生,以及江氏先祖江潮等其人其事有了进一步了解,收获甚大,特别是对匾额文字书者江潮先生印象深刻,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善书工隶篆,文字书法造型浑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笔者平素喜爱书法,自幼秉承家学,从小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坚持笔耕不辍,临习字帖,作为日课,同时,博采众长,提高创作水平。每次出外,见到好字,常驻足凝神,悉心揣摩,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这块牌匾,所具的文化气息及其书法艺朮特质,引起笔者兴趣,所谓夙兴夜寐,与同行沟通,以及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由此及彼,对其进行了认真分折,为了帮读者对四字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欣赏水平,笔者试着对匾额中“气瀚水溪”四字略作浅析,权为一家之言,以期抛砖引玉。</p> <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这块牌匾的字体造型,活化了中国的文字艺术形象,展现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无穷魅力与鲜活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牌匾书者江潮其人</p><p class="ql-block">根据毛家塅《江氏族谱》记载,江潮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人。里人,既指是当地人,亦指在当地乡里主事者。江潮在书写“气瀚水溪”牌匾之前,先熏香沐浴。其态度之恭谦、心性之虔诚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毛溪江氏族谱·卷六·后传》之《曾祖震谷先生跋》对江潮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公讳潮,字震谷、号达夫。予曾祖也。</p><p class="ql-block">忆幼时待公侧,見公之行已也恭,交友也信。家处素封而与侪辈往来,了无骄色。居恒手不停披,好读古人语录,不喜制艺,故积学未售。善书工隶、篆体。常训子弟曰:吾人持身涉世,当磊落光明。书非圣贤之书,不可读;事非礼义之事,不可为。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不积恶,自无横祸。尔曹其勉之。子时随诸殳後,谨识不忘,数十年来,卒末能躬行公训也。丙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发逆(清朝廷对太平天国起义者的蔑称)肄虐,乡城遭蹂躏者十凡五、六。而公家数十ロ俱获保全。此何莫非公积善,之余庆有以垂裕后昆者乎?今公之謦欬(言笑)邈(远)矣!回思几席,追随谆匕,垂戒其佑,启我後人者,正无穷期也。兹修家乘,谨。公之梗以志不朽云。</p><p class="ql-block">不肖曾孙得谦顿首谨跋</p><p class="ql-block">同治甲(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岁季冬月</p><p class="ql-block">从跋文的内容看,我们得知江潮知书达理,虽然家境盈富,却为人恭谦、光明磊落,且素有善行。江潮由于不喜制艺(八股文),而未获取功名。但是由于其“居恒手不停披”,故能“善书工隶、篆体”。平素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才使得江潮在书法一脉有所成就。江得谦对曾祖父江潮的印象深刻,评价是恰如其分的。</p> <p class="ql-block">从字义解析</p><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牌匾悬挂的“福神祠”,位于村落西侧的九剧水畔。“福神祠”门前两侧有抱柱古联,为石刻阳雕,清晰可见,上联为“玉为昆,金为季,封圣勋名昭曰月”下联“物即与,民即胞,通天福泽庇江村”。字体为楷书,意态雄健,蒼劲浑穆,方圆相济,爽爽有神,加之摹刻极精,没半点俗气。</p><p class="ql-block">从古联寓意深远,当地村民建“福神祠”祭祀关羽,是希冀关羽赐福江村。江潮书“气瀚水溪”木匾悬挂“福神祠”正中央,显然是表达村民的心願,保佑江村平安无事。</p><p class="ql-block">所谓“瀚”,浩瀚,水浩大之意。</p><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字义,寓意毛家塅这个地方气候宜人,水木清华。山涧小溪纵横,潺潺细流像血管一样密集,汇成九剧水。而村民祈望九剧水滋润着这块土地,使之五谷丰登。因此,“气瀚水溪”,又蕴含着毛家村民祈福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p> <p class="ql-block">从字形结构解析</p><p class="ql-block">笔者从中国原始象形文字入手,追溯到四千多年前五帝时期。传说中的中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仓颉,天生四眼,两只眼睛每天仰观日月星辰,两只眼睛每日俯察鸟兽山川,画图造字,创造出象形文字。</p><p class="ql-block">它优于字母文字,寓意深刻。后来从汉学者总结出来的“六书”中找方法、找答案。《汉书·艺文志》有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p><p class="ql-block">“气瀚水溪”四个字的结构极具有象形趣态,笔下抽象。先贤江潮,以自己对篆书的理解而书“气瀚水溪”四个字。例如:“气瀚水溪”的“溪”字,从字形分析属夸张变形的大篆。</p><p class="ql-block">偏旁部首:“三点水”的偏旁和“爪字头”的部首等中国文字主要构件齐全。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也明显。只不过是运用“六书”造字方法,使之象形化,同时运用古代辩证法,有伸有缩,有扩有张,移位错落,迎让避就,富于变化。</p><p class="ql-block">再比如,“瀚”字书写体属大篆中的花边类型,基本意思是形声,从水,翰声,由偏旁部首三点水组成的合体字。在这个篆书合体字中,江潮把三点水人变为火字形式移位到中部结构下面,和十字并画,使整个字的结构由左中右变为左右结构,而且各结构内部高低、宽窄的搭配,疏密、钭正的变化以及外部形状的艺术化、抽象化,增加了识字的难度,更加古雅。如把“瀚”字恢复左中右结构,从象形、会意等方面去解惑就更加明白和容易识别</p> <p class="ql-block">瀚“、“溪”两个字,属合体字,结体比较复杂。而“气”和“水”两个独体字的解读就方便多了,用直观、图画的方式探究,一目了然。但特别要注重字形和字义、字词的组合运用和语法修辞。</p><p class="ql-block">有资料解析,气的本义是自然界均匀扩散的第三态物质、食物消化而产生的肠胃气体。后来引申泛指一切气体,如空气、雾气、氧气、水蒸气等。《说文解字·卷一·气部》亦有云:“气,云气也”气瀚水溪”四个字,从文字书法角度探究,也颇具特色。挥笔酣畅,有如行云流水,圆润、飘逸、灵动,简约而又气势不凡:美观而有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笔画挺拔爽利,都是采用粗细匀称直线、曲线和短线连接成字,有浓重的图案设计意识。字的结构稳定凝炼,工艺独特,线条用竹片嵌,凸显主体,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美感,具备美的基本要素。</p><p class="ql-block">同时,给制作工艺也带来技术上的难度,字的笔划整体上像天的祥云,又像地上的小溪,呈流动而密集的网状线条,这种表现出来的文字有我国商周遗风,是祥云花边篆体。这块品相完好的木匾,是中国书法园地的一朵奇葩,也是南丰地方文化的新发现,颇具研究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