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沾益天坑+牛栏江大峡谷,车辆:大巴路线:昆明-岩竹村-大茅恩(1号坑)-牛栏江(远观)-大毛寺村(3号坑)-返昆

冰海

<p class="ql-block">出发时间:2021-1-16</p><p class="ql-block">人数:44人</p><p class="ql-block">徒步距离:19公里</p><p class="ql-block">路面情况:水泥路占1/3,大土路1/3,林间小路,碎石路1/3。</p><p class="ql-block">形成亮点:看1、3号天坑,远观牛栏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早上6:30起床,8点出发,到达起点12点,路餐1:30吃午餐,晚上8:00在寻甸吃晚饭,回到家11:30。</p> <p class="ql-block"><b>天坑是如何形成的</b></p><p class="ql-block">说到天坑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那就要说到“喀斯特”一词,这个词源于欧洲亚德里欧洲南斯拉夫境内的石灰岩高原,该地名为喀斯特,那里岩溶地貌发育得比较典型,于是人们便用“喀斯特”一词来代表岩溶地貌。在自然界中,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最容易发生岩溶现象,即构成这类岩石成分的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溶解为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而被水带走。因此,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下,并在诸如流水浸蚀和沉积、重力崩塌等各种机械作用下,易于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种形态的岩溶地形。在岩溶作用强烈的地方,长年累月的发展,地下形成的空洞一旦造成顶部岩层坍塌,便会在地表形成坑的形状,若规模和形状达到一定程度,便可称为“天坑”。所以说,天坑就是发育成熟的一种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b>天坑形成的条件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关于国内的天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真正的“天坑”其实是一种喀斯特地貌</b>。(喀斯特又称“岩溶”,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由此形成的地貌就叫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就在11月中旬,<b>我国刚发现一处世界级天坑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亲自公布,就<b>在广西那坡县</b>(后称“那坡天坑群”)。</p><p class="ql-block">那坡天坑俯拍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那坡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大部分容积在百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那坡县的城厢镇和龙合乡。这是北回归线(即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的离赤道最远位置,又称“夏至线”)以南发现<b>数量最多</b>的天坑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坑底部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植被群落,如董棕、蛇根草、爬树龙、香木莲、棕榈树等,其中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董棕群落,林木均有30米以上。如此高大的天坑野生董棕林还是国内首次发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坑群内还发育有丰富多彩的岩溶洞穴、岩溶峡谷、伏流和瀑布等奇妙景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广西“天坑王国”不虚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广西发现天坑群毫不奇怪。事实上,那坡天坑群并不是广西境内唯一的天坑群。广西素有“天坑王国”的美誉,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天坑大部分都在广西。那坡天坑群的发现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天坑王国”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国内的超大型天坑群有<b>3个</b>都在广西:最大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有29个天坑;此次新发现的那坡天坑群,有19个天坑;第三的巴马盘阳河天坑群,共15个天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坑俗称“岩溶漏斗”,由岩溶作用形成。而广西是世界上潮湿热带亚热带<b>岩溶发育最完美</b>的地区,岩溶类型多种多样。著名的“桂林山水”就是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 17, 17);">天坑又被称为喀斯特漏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 17, 17);">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天坑,有的是人为造成的、有的是自身演化的,而有的还可能是天外陨石撞击形成的。在众多天坑中,由数中国的重庆奉节小寨天坑、重庆武隆后坪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最为巨大,因为它们是世界三大超级天坑,其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span></p> <p class="ql-block"><b>中国最著名的10处天坑地缝</b></p><p class="ql-block"><b>第1名:</b>小寨天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小寨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漏斗”。被国家建设部入选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p><p class="ql-block"><b>第2名:</b>大石围天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同乐镇刷把村。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约为613米,居世界同类大型岩容漏斗第二,东西宽约为600米,南北宽约为420米,其容积约0.8亿立方米,也处于世界第二位,有世界“天坑博物馆”之美称。</p><p class="ql-block"><b>第3名:</b>落水洞,位于贵州六盘水,洞口高145米,宽50余米,自由出入可达300余米,被选为中国与法国联合出版的《中国滇黔辽洞穴考察》封面。</p><p class="ql-block"><b>第4名:宣恩天坑,位于湖北省宣恩县锣圈岩村,天坑底部面积近百亩,除绳降外无法进入,深达290多米,数十年来很少有人涉足,天坑四周植物茂密,坑内峭壁森然,底部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生机盎然的“动植物王国”。</b></p><p class="ql-block"><b>第5名:</b>三门海天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神秘的地下河资源、奇妙壮丽的喀斯特湖、喀斯特泉、大型溶洞群、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都集中体现于三门海景区内,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喀斯特世界三门海景区的天窗就有7个之多,是串珠式天窗群,并列排成北门七星状,在世界旅游资源中是绝无仅有的。三门海亦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之窗”。</p><p class="ql-block"><b>第6名:武隆天坑地缝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内,以最具特色的碳酸盐岩溶地貌为主要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享有“中国地质奇观旅游之乡”的美誉。2007年6月武隆喀斯特的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b></p><p class="ql-block"><b>第7名:</b>&nbsp;四川广元曾家山川洞庵天坑,天坑内有大大小小漏斗11个,这个漏斗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漏斗,堪称“漏斗博物馆”。在这个漏斗群中,最大的漏斗约占整个漏斗群的90%以上。漏斗壁90米以上,四周岩石如斧劈刀削,围成了一个直立的山洞。</p><p class="ql-block"><b>第8名:</b>武陵山大裂谷,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涪陵区城东南约45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有着“中国第一动感峡谷”美誉。景区1380米天然落差,10公里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裂谷,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p><p class="ql-block"><b>第9名:云龙河地缝</b>,位于湖北与重庆交界地带的恩施市屯堡乡及板桥镇境内。站在横跨地缝的云龙桥上向下看,只见地缝幽深,树木郁闭,看上去仿佛深不见底;顺着地缝的延伸方向看,又只见地缝曲折蜿蜒,不见头尾,完全无法一窥全貌。只有动用航拍器,从高处俯瞰,才能大致看清它的样貌——好像一条如刀砍斧削般深深镌刻在大地上的深槽。</p><p class="ql-block"><b>第10名:</b>雨碌地缝,位于云南省会泽县雨碌乡,以奇、秀、雄、险、幽著称,整条地缝全长十余公里。地缝入口两山相接而形成“门”,名曰“生命之门”,临近洞口回首,壁立千仞,瀑布成群,水声隆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云南最大天坑溶洞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6月5日至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研究所的5位专家深入镇雄,实地踏勘了仙人洞、落水洞、硝洞、躲军洞等10多个洞穴。在每个资源点,科考队都要冒着生命危险,采取绳子吊人降落、徒手攀越悬崖绝壁、徒步蹚过地下河水等方式,深入天坑和洞穴实地考察,并记录科考数据、拍摄影像资料,得出“镇雄拥有的五德镇大锅圈天坑为核心的天坑溶洞群,保守估计为目前云南最大”的权威科考发现。至于它在全国天坑群的具体排位,还需进一步进行对比考察才能确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云南曲靖沾益天坑,现场看更壮观,一定要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