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少年——白银区初中语文常洁瑶名师工作室“整本书阅读”(十)之九年级《儒林外史》

温温呢呀🧸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上一学期我们一起在第六单元学习了一篇课文《范进中举》,它就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的名著阅读必读书目,在假期期间,建议我们九年级学生居家读好名著,完成好阅读指导内容,努力提高个人的阅读水平,为开学和中考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说,你可以读到得意或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么一段“外史”,而吴敬梓用一支妙笔写下了自己的时代。</p> 简介 <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p><p class="ql-block"> 全书共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以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p> 作者 <p class="ql-block">  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四岁随父至赣榆任所。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不过,他没有死读书,也还不时浏览当地的山海风情,随父参加一些当地名士的聚会。加之他出生于官宦人家,沾染些“家本膏华,性耽挥霍”的习气,从而养成一种放荡豁达的态度,胸襟开阔,睥睨尘俗,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才识过人的才子。</p> 阅读规则 <p class="ql-block">(一)建议运用“画导图巧对比,赏细节析人物”的方法阅读本书。</p><p class="ql-block">(二)同学们可以先用大约三周时间以快速浏览的方法阅读作品,把握作品的整体架构和主要内容;为了落实读书计划,真正把握好主要的内容情节,每读完一章,就以读书卡(读书卡参考《儒林外史》汇报课附录)的形式,记录下主要信息。</p><p class="ql-block">(三)然后再用大约两到三周的时间(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或兴趣自行安排阅读进度),运用“画导图巧对比,赏细节析人物”的方法对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精读,加深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学法指导 <p class="ql-block">(一)同学们可以先阅读第二、第三回(节选),自己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把范进、胡屠户、乡邻等人前后变化进行对比,再把周进、范进的异同进行对比,掌握好“画导图巧对比”的阅读方法。</p><p class="ql-block">(二)接着,在第三回中找出细节描写的语句,通过批注来赏析人物形象,来更好的巩固“赏细节析人物”的阅读方法。</p><p class="ql-block">(三)阅读第十五至二十回,先尝试画思维导图来展示匡超人的前后变化,再通过细节描写的赏析,来初步了解匡超人的形象特征。</p><p class="ql-block">(四)通过归类专题、探究专题、研讨专题,整体把握、理解《儒林外史》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p> 创作背景 <p class="ql-block">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p><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p><p class="ql-block">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p> 典型人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王冕</span></p><p class="ql-block"> 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周进</span></p><p class="ql-block">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3、范进</span></p><p class="ql-block"> 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广东虽然气候温暖,但腊月时节温度也不高。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严致和</span></p><p class="ql-block"> 严致和即严监生,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称贡生,次于凛生、凛生选入国子学成为监生,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直接出钱捐一监生,此种情况统称之为捐建或者例监。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监生。他最被人熟知的桥段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才使得严监生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一口咽了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5、严致中</span></p><p class="ql-block"> 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这类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严贡生也是因为自己是个贡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入监者一般要求“学行端庄,文理悠长”,但是在作者笔下的严贡生却恰恰相反,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严贡生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四回中,范进在服丧期被张静斋劝说一同前去汤知县那里“打秋风”,刚到高要县坐定准备喝些茶水,严贡生便进来搭汕,当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见汤知县时,便开始称自己与汤知县是老相熟,又编造了一段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还夸赞汤知县的为人,只是为了显现对汤知县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匡超人</span></p><p class="ql-block">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7、沈琼枝</span></p><p class="ql-block">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p> 后世影响 <p class="ql-block">  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以《儒林外史》为发端的一大批谴责小说出现,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形成了一股批判封建社会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影响到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p><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并出版了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专著。</p><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节,被选入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p> 作品评价 <p class="ql-block">  清代文艺评论张文虎:《外史》用笔,实不离《水浒》《金瓶梅》,魄力则远不及。然描写世事,实情实理,不必确指其人;而遗貌取神,皆酬接中所频见。可以镜人,可以自镜。</p><p class="ql-block"> 近代文学家鲁迅:“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p><p class="ql-block"> 近代文学家胡适《吴敬梓评传》: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p><p class="ql-block"> 近代文学家茅盾:如果有什么准备写小说的年轻人要从我们旧小说堆里找点可以帮助他“艺术修养”的资料,那我就推荐《儒林外史》。</p> 艺术特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结构散而不乱,有一条极为明确的思想线索贯穿其中: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以生活中真人真事为原型,加以艺术的锤炼,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对比、夸张和白描等手法来表现讽刺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要教会学生欣赏讽刺手法。讽刺作品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这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则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描写,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例如在《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这一回中,写胡屠户一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众人一同回家,“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一细节,作者写来不动声色,却活画出科举制度下一人飞黄腾达后乡人亲友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画面。不同的讽刺手法,令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我们在阅读时要仔细品味,也要指导学生在咀嚼语言中体味情感。</p> 中考真题检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儒林外史》历届中考试题汇编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填空题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吴敬梓 </span>,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儒林外史》</span>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吴敬样,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小说家</span>。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一部<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长篇讽刺</span>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讽刺</span>和<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夸张</span>是该书运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冕、杜少卿、匡超人、虞育德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秉持公心,指摘时弊</span>”(鲁迅),<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科举制</span>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严监生</span>是《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记西厢镜。”一首高度概括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诗。其中的“儒林”指的是吴敬梓的<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儒林外史》</span>我们曾学过的<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范进中举》</span>就节选自其中。(3 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二)名著阅读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结合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考示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示例 1] 周进苦读几十年,却连秀才也没考取,当他走进贡院,痛哭不止,满地打滚,口吐鲜血。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醉心功名,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双重扭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示例 2] 周进参观考试的贡院,痛哭不止,口吐鲜血,可当他听说众人愿意集资帮助他,他连连磕头,竟又能说能笑,从中我看到一个畸形的扭曲的灵魂,可悲可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请你以书中的严监生为例,结合与他相关的情节,简要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考示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严监生是个典型的吝啬鬼,他花费的银子,实在都出于不得已,有两个细节可以使读者体悟到严监生性格深处的苛刻贪吝:其一,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 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恰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其二,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 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些细节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 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 ),这能括全文的名流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 字以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考示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 功名富贵, 王冕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前因:周进任广东学道。因可怜范进而录取了他。后果:范进母亲忽然得到阔绰兴奋而亡,范进服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结合《儒林外史》中周进的人物形象,分析其讽刺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考示例」他六十多岁依然是个童生,受尽嘲弄和冷遇,仍执着科举。是一个倍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周进在贡院里又哭又笑,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个人物讽刺汲汲于富贵者,批判了科举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p><p class="ql-block">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层,为中流砥柱。(《儒林外史》 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p><p class="ql-block">A.王冕 B.牛浦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考示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示例一: 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 张扬个性的贤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示例二:我选B。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 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讲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p><p class="ql-block">(1) 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儒林外史》, 吴敬梓</span></p><p class="ql-block">(2) 结合这一情节,简要分析严监生的形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九年级的同学们,我们马上要面领中考,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利用好假期的时光好好读书,读好书,相信历经千帆后的你们一定能在中考中大放异彩!</span></p>

儒林外史

监生

讽刺

吴敬梓

功名富贵

周进

示例

人物

超人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