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山河》后记及梗概

赵树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后记:中医何为?我何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写中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朋友笑问,你学过中医吗?我笑答,没学过中医,就不能懂中医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与懂是两回事,懂与会是两回事,会与通又是两回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医的博大在于此,中医的精深也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73年,姐姐还是个小学生,她告别教室搬到隔壁药铺,跟着舅舅学医。我依稀记得姐姐踩着凳子抓药的模样,依稀记得我在药铺门口玩,姐姐把薄荷片塞到我衣兜里的情景。如果正常读完初高中,姐姐是可以赶上高考的,但作为长女,她要去挣工分,要去换回弟弟妹妹的口粮。像王晞星早年一样,姐姐是个赤脚医生,但她没有读过初高中,没有机会挤上高考的“独木桥”,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大学有门槛,学医没有门槛,姐姐不懂医古文,不会写化学分子式,但并不妨碍她《汤头歌》倒背如流,也不影响她像舅舅一样,土生土长为那条河数一数二的医生。中医在民间,姐姐赢得乡人的尊重,但她这一生只能做一个乡村医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小时候经常在药铺玩耍,但没有学过医,一天也没有。上大学时我学的是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或与西医有关,离中医却很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医是混沌医学,浑似老庄哲学。中医是完整医学,道技合一。中医走着走着,就把技丢了一大半,被人误会为“坐而论道”的医学。误会归误会,中医就是道地的祖国医学,就是正宗的中国文化在中国大地上长出的道地果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丢掉的,捡回来,何苦去纠结?道技再次合璧,谁还能撼动中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相信会有那一天,因为那是中医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写这部书最大的企图,就是想告诉读者中医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知道这个题目很大,知道很难完美地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但作为中国人,我没有理由不去做一次尝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知道我没有学过中医,知道我做不了中医大夫,但中国文化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完全有可能理解中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求精通,但求懂。不求句句精准,但求言之有物。最重要的,希望写出来的中医是中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去年底,我的长篇小说《虫人》定稿。从《虫洞》《虫齿》到《虫人》,蹒跚而来,身心疲惫。朋友说是个三部曲,我说是个虫系列。两部散文,一部小说,怎么可能是三部曲呢?可她们的确相关,只是她们相关的不是虫世界,而是量子世界。孤独走来,很难很累,我不想也从不重复自己,便决定休息。不写作,不读书,每天找朋友喝酒,聊天,天南地北,放空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疫情来袭,假日变成闭关日。省却拜年的繁文缛节,起初还挺开心,可随着疫情不断恶化,焦虑日甚一日。很久不看朋友圈,那时却离不开朋友圈,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抱着手机,关注武汉,关注武汉诗友发在微信上的每一条信息和每一天的日记。活在那样的状态里,晨昏颠倒,人是会崩溃的。于我,转移注意力的最好方式,还是写作。半年前曾想好一个题目——《悬而未决的人间》,却一直无法下笔,蝙蝠被怀疑为携带病毒的“嫌犯”之后,我终于找到“悬而不决”的喻体。2万字,17天,那是我用时最短的一次写作,也是发表最快的一次写作,一个月后便刊登在《美文》2020年第4期。此后,慢慢整理从前写的断章,将其一一收于《虫语》。这时,接到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打来的电话,说省作协想找人写中医,问我可有兴趣。此前,我对中医不闻不问,那一刻,却觉自己对中医有种莫名的情结,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其实,我并非对中医有情结,而是对量子世界有情结。从《虫洞》开始,我便执拗地认为量子物理学是宇宙科学,老庄哲学是宇宙哲学,中国文化是宇宙文化,她们以宇宙的名义相互贯通,是可以直接对话的!十年来,我对此深信不疑,却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无法说服更多人,让他们相信世上还有一种宇宙观的知识谱系。可在潜意识里,我总觉中医便是科学、哲学、文化的完美融合,但也仅是一种直觉而已,我毕竟不懂中医。如今,验证的机会找上门来,我岂能错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其实,作协找我来做这件事,原因有二:一、我是学理科的,比文科生更接近中医;二、我长期痴迷于量子物理学,有可能搞明白中医。作协的想法不无道理,中医的确太深奥,甚或玄妙。作协也多虑了,只要缘分和悟性在,谁都可以走进中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采访之始,困难多多。尤其专业名词,多是第一次听到,望文生义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好在采访对象很配合,尤其王晞星,前后采访不下30次,只要不出门诊,他都爽快答应,还不时给我补补中医基础课。这期间,我还抱着《黄帝内经》无师自通地粗粗读了一遍,这一读不打紧,越发觉得中医就是一种哲学,就是一种文化,当然,更是一种科学!只不过,中医哲学是宇宙观的哲学,中医文化是宇宙观的文化,中医科学是宇宙观的科学。切中宇宙这条脉,拿来量子物理学做比对,理解中医便不难,甚至,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也是半个“老中医”,仅是不会开处方而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旧时读书人或为相,或为医,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中医与中国文化相通,看似跨界,实际上并不跨界——读书人科考失利,转而悬壶济世,概因《黄帝内经》和诸子百家同出一脉,此脉即《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懂中医容易,用中医难,用到脏腑通透、经络分明、天人合一更难。但中医的确是老祖宗留下的护佑中华文明的大智慧,假如有机会重新选择,我更愿意我的大学是一所中医药大学。可现在,我不再可能与医生这个职业结缘,但能讲好、讲明白中医和中医人的故事,也足以慰藉我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是为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11月7日 于太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经络山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一部把中医写明白的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为中医?中医何为?</p><p class="ql-block"> 中医学博士费尽口舌,不一定说得明白,《经络山河》寥寥几个故事便条分缕析,将中医学逻辑讲得清清楚楚——“中医有不知之症,无不治之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中医人的法则,也是中医人的底气,因为在中医人的世界里,只有疫病之辨,并无病毒之说,就像吴又可《温疫论》所言:‘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经络山河》以中医联手西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以量子物理学为科学依据,以中西医实践为观照对象,既展现了重大事件的宏伟壮阔,又刻画了老中青三代中医人抗疫一线的春风化雨,直击现场,回溯历史,细至医案、经方,大至医理、文化、哲学,熔文学性、专业性、史料性于一炉,包罗万象,征引宏富,深入浅出,踏雪留痕。</p><p class="ql-block">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经络山河》抽丝剥茧,循序渐进,以四两拨千斤之巧,打通中医学任督二脉之难,驱散困扰中医学的重重迷雾,拨云见日。全书以《黄帝内经》为经纬,从《五十二病方》《伤寒论》《千金要方》《伤寒总病论》《内外伤辨惑论》,到《瘟疫论》《温热论》《温热条辨》《伤寒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从张仲景、孙思邈、庞安时、李东垣,到吴有性、叶桂、薛雪、吴鞠通、王士雄、傅山,剖析、列举医案、经方近百个,梳理根脉传承,贯通学理逻辑,以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为中医“望闻问切”,追古问今,辨证西中。</p><p class="ql-block"> 人类史是一部疾病史,瘟疫是其中最惨烈、最黑暗的一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鼠疫、黑死病、雅典瘟疫、流感、狂犬病、天花、结核病、霍乱、疟疾、艾滋病、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还有并不遥远的“非典”,都曾为人类拉过一张长长的死亡名单。但每逢大疫,必有大医,中华医学护佑华夏文明5000年,在悲情、悲壮的2020年,中医自然不会缺席。《经络山河》以名中医王晞星为主要书写对象,回顾了山西中医发展的近代史,揭示了当代中医人的精神历程,视角独特,文笔细腻,长于思辨,笔锋犀利,在厘清中医发展脉络、廓清大众对中医误解的同时,还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中医生存之困、求证中医发展之道。</p><p class="ql-block"> 《经络山河》集文学、医学、哲学于一身,延续了作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一贯文风,讲述了一个“骨骼”是中国的、“肌理”是中国的、智慧是中国的中医故事,是一部中医人读之有用,中医爱好者、普通读者读之明白的书。</p><p class="ql-block"> 《经络山河》为中国作协2020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抗击疫情”专项扶持项目,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经络山河》定价88元,太原尔雅书店有售。欲购者请移步尔雅或私信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