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上幼儿园大班时,才开始了在绍兴下方桥的生活,直到七十年代末离开。</p><p class="ql-block"> 下方桥,地名,位于绍兴市区西北约三十华里处,是当年绍兴县齐贤区公所驻地。</p><p class="ql-block"> 区一级机构代表县政府行使对区域内镇乡(公社)的管辖权,齐贤区当时下辖齐贤镇、安昌镇和马鞍、嘉会、陶里、红湖、大和乡(公社)等。</p> <p class="ql-block"> 下方桥即齐贤镇所在地,镇域包括中、南、西街三个居委会,当时有城镇居民近四千人,以及镇东的下方桥、镇西的上方桥(前进)和禹降、西徐巷、八字桥、小山西和李徐浦村(生产大队)等。</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撤扩并体制改革中,撤销了区一级建制。同时,加会乡、陶里乡和红湖乡并入了齐贤镇,现为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p><p class="ql-block"> 下方桥处于绍兴县北部的中心位置,往西十华里是安昌镇,往东十华里是斗门镇,往东北十华里是马鞍镇,往北十华里是党山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 在当地的称呼中,下方桥即齐贤,齐贤即下方桥。</p><p class="ql-block"> 至于齐贤称谓的来历,据传东晋王羲之、南宋陆游等均在此齐集明贤饮酒赋诗,故名齐贤并延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父亲年少时从绍兴城里去杭州当学徒工,后来又去了上海。</p><p class="ql-block"> 母亲则在十岁时为了寻找外婆,从寄居在下方桥的亲戚家独自一人由“跑单帮”的带到了上海。</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在上海结婚成家的,那一年父亲三十岁,母亲二十岁。</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在上海生下我们兄弟三人,两个哥哥和我。</p> <p class="ql-block"> 父亲曾读过完整的小学,后因祖父去世,家道败落,才出门去当徒工。</p><p class="ql-block"> 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随手可以画出一幅逼真的素描,印象最深的是他给我画的“大马哈鱼”,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子女总是爱心泛滥,记忆中,不要说打骂,甚至连一句批评都从未有过。</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结婚后,和当时上海绝大多数妇女一样,成为“全职太太”,在家里照顾三个孩子,空余时则去参加“扫盲班”的学习,故而母亲是认得一些字的。</p><p class="ql-block"> 我对历史往事一直不喜欢纠结,尤其是我们这种一生凡之又凡的普通人。人生不可能同时走两条路,你走过的路,就是你该走的路。我一直这样以为。</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为什么会来到下方桥,在初中毕业前我是不知情的。 后来才知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为了减轻城市负担,发动了“回乡运动”,而我们家作为被动员对象,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到老家绍兴。</p><p class="ql-block"> 当年母亲独自带着三个儿子和外婆离开上海回到了绍兴,先是投靠到了陶里乡的一户亲戚家,那一年我两岁。</p><p class="ql-block"> 后来为了孩子上学,遂来到齐贤镇上落户,借居在埠船溇的一处属于亲戚的老房子里。</p><p class="ql-block"> 父亲则一人留在了上海,住进了厂里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在下方桥的岁月里,在我们参加工作之前,母亲的不容易我是亲身感受到的。四个孩子(在下方桥我有了一个妹妹)和外婆,一家人仅仅靠父亲每月寄来的钱是很难生活好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边照顾我们,一边外出干活,拼命挣钱,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p><p class="ql-block"> 而我,则似乎对当时的生活艰辛没多少感受,出门总是穿得整整齐齐,也没有挨饿的记忆,一心读书学习。</p><p class="ql-block"> 父亲带回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动脑筋爷爷》是我的最爱。当时几无课外读物,父亲留在家里的上海《支部生活》、《中国工人》等杂志,每一本每一页都看了好多遍。</p> <p class="ql-block"> 孩子是母亲的骄傲和最大安慰,也是她工作生活的动力。母亲最开心的事就是去学校开家长会,因为总能领到学校发给我们兄弟几个的“三好生”奖状,并得到老师对她“你教育子女有方”的褒奖。</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般只在每年春节期间才回来探亲,那时母亲在家里忙上忙下,父子们则会一起玩耍,或去爬位于马鞍镇境内的马鞍山和驼峰山。</p><p class="ql-block"> 记得父亲曾给我们出过一幅流传的上联“山石岩中古木枯 此木为柴”,我们翻遍字典,终究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意境相差甚远,对不上绝配的下联。</p><p class="ql-block"> 若我邀请同学来吃饭,就会由父亲掌勺,烧一桌很有“面子”的菜肴。</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学毕业时,大哥作为“老三届”毕业生去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p> <p class="ql-block"> 后来二哥为了将日后的招工名额留给我,也去了黑龙江“支边”。</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我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常常拿着粮票去粮店,过两座桥背回五十斤大米;拿着煤球票去担回百多斤的煤球;拿着过年的鱼票清晨去水产店排队买节日供给的大鱼;和帮工的一起从船上扛五孔水泥板扩建房屋……</p> <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 下方桥老街上有两条河,一条东西走向,东端在轮船码头往南拐弯后通往县城,有机动轮船往返。西端可通达安昌、柯桥。</p> <p class="ql-block"> 另一条从茶亭桥开始,沿后市街一路向北,流向海边的三江闸,是排涝的主河道。</p> <p class="ql-block"> 和绍兴的所有小镇一样,这里也是沿河设街,街这边从轮船码头往西,坐北朝南依次是生产资料商店(含五金电器)、百货商店(含新华书店)、区供销社理事会,在两条河的交汇处过一座桥,则是肉食水产店、食品南货店、酱油老酒店、饮食店、药房、煤球店、废品回收站、卫生院、区粮管所暨粮库,一直到下方桥的“最高学府”--齐贤中学,全长约三百余米。</p> <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沿河一侧及石桥上两边就摆满各式菜摊,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去上学需从人群中挤着走。</p><p class="ql-block"> 每天下午三四点左右,都会有捕鱼归来的小划船靠泊,那些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招待晚餐的人家此时就会早早候在岸边,等小船靠岸,下到河埠处(当地叫“踏道”),争先从船上购买鲜活的鱼虾。</p> <p class="ql-block"> 河对岸是食品厂、豆腐作坊、国营粮油店、邮局、大礼堂兼电影院等,以及镇政府和派出所。</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齐贤镇据说是仅次于县城的繁华之地。</p><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 镇上的居住区分为“台门”、“弄堂”和“溇”。</p><p class="ql-block"> 台门,有前后两个出口,在当时是比较大型的居住区了,内中几十户人家比邻而居。</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台门中,最有名要数“进士台门”,里面曾出过进士,前后有五进,南面位于街中心,北面则直达谭家溇。</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齐贤区公所就设在台门内。</p> <p class="ql-block"> 下方桥的弄堂又长又窄,居民则居住在弄堂深处。</p> <p class="ql-block"> 溇,是主河道往岸边拐进去的一段河流,一般长数十米,用于船只停泊,以功能或当地大姓人家命名,如道士溇、柴船溇、埠船溇、庙溇、谭家溇、屠家溇等,居民沿溇而居。溇的终端一般有暗沟渠与农田相通,以利排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居住的埠船溇,古时是专门停靠埠船的码头,埠船是那时的水上交通工具,形似大号的乌蓬船,由人力摇撸作为动力,来往各地。</p><p class="ql-block"> 溇四周居住着二三十户人家,是一个居民小组。</p><p class="ql-block"> 溇底是一条通往外面的弄堂,弄堂的石板路下面就是通往农田的排水沟。</p><p class="ql-block"> 出了弄堂,就是去往街上和轮船码头的石板路,也能一眼望到农田。</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埠船溇除了在溇底还有一个水塘,在近河道处已成了河滩,河滩中间有一条不足一米宽的水沟。</p><p class="ql-block"> 每当下暴雨农田放水排涝时,水流通过水塘后沿着河滩冲向河中,此时河中的鱼便会逆流而上,二哥早早地已经在水沟中布下竹笼,竹笼长七八十公分,入口处排列着呈倒椎形的一根根软竹爿,鱼进的去出不来,间隔几小时去提笼查看一次,每次总是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5</p><p class="ql-block"> 当年镇上设有齐贤区中心小学(区校)和齐贤中学(建校初期为绍兴县第九中学),有比较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p><p class="ql-block"> 从街上往上方桥方向走,到龙王桥过桥往南,沿着庙溇走到底,再往西拐过一座小桥就到了区校。</p><p class="ql-block"> 学校前是一个不大的湖,与庙溇相通,湖对面是区校附属的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跨过一座桥,进入幼儿园大门,便是礼堂,四根粗大的红漆柱子显现出这里曾经是某个庙宇的大殿。至今我依然记得第一天去幼儿园报到时拘谨地靠在大柱子旁,看着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我在下方桥生活的起点,也是学习开始的地方。好多年后母亲还保留着我的幼儿园成绩单,上面全是5分。</p><p class="ql-block"> 小学是由一座大庙改建而成,前后三层,走上三级石台阶进入大门,中间是下沉式天井,两边是教师办公室和活动室。往上第二层是一个石板铺就的广场,早先是颇具气势的室内大礼堂(大雄宝殿),因白蚁肆虐而拆除了,四根需二人环抱的高大石柱也被毁了,这里是开全校大会和举行升旗仪式做早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再往上就是“观音阁”了,那是高年级教室所在。中低年级的教室则在教师办公室的后面,以前大概是僧人居住生活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在我上一年级时,二哥三年级,大哥六年级,大哥也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六一儿童节那天,大哥带着我去到各个精心布置的活动室玩,他会把猜中的谜语撕下交给我去换奖品,有糖果、铅笔等。</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学习的岁月里,我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几乎所有老师的关爱,从施校长到各任课老师,尤其是历任班主任方老师、林老师、冯老师,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在三年级时,正当学校考虑让我“跳级”时,“史无前例”的年代开始了,但幸运的是那几年学校的日常教学始终没有中断。</p><p class="ql-block"> 中学和小学只隔了一堵围墙,校内两排教学楼中间是一大块绿地,有葡萄架过廊相连。</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单层建筑,但布局中可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教室宽敞明亮。 </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操场很大,有百米跑道,体育设施也比较齐全,但因为是沙土场地,逢下大雨会积水。镇上开大会、放映电影和文艺演出都会在这里进行。</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老师大多是资深教师,印象中本地老师很少,老师们都住在学校里,宿舍就在河对岸的一个大台门内。</p><p class="ql-block"> 当年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县域内是颇有名望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小学老师的推荐,刚进学校的我,不但成为了班长,而且被选为校“红卫兵”副团长。那时学校的教学秩序已经恢复正常,所谓“红卫兵”团部也就是起了学生会般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还担任了校文艺宣传队队长,会经常在学校操场舞台表演“样板戏”,也会在晚上去“红湖农场”等处演出。</p><p class="ql-block"> 当然,学工学农和野营拉练也是那时学校教学安排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初中阶段的老师,每一位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好脾气的首任班主任宋老师和副班主任陶老师、慈爱严谨的班主任胡老师、英俊潇洒的夏老师、总是笑眯眯一副学究样子的路老师、开朗阳光的金老师(物理)、喜欢叫我“阿坚”的金老师(体育)……还有母亲般的张老师(同学的母亲)和可亲可敬的党支部书记韩老师,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三年的初中学习很快过去了,我憧憬着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然后是大学。</p> <p class="ql-block"> 如今,齐贤区中心小学早已成了“遗址”,唯有两株女贞树,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仍然在寒风中坚强屹立,女贞子挂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 齐贤中学校址现在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感谢老同学@光耀提供照片,感谢大哥@霄霄的指正和提供照片。</p><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