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古的腊和蜡是指丰收后的冬季祭神、祭祖活动,因为这种冬季祭祀活动多在十二月举行,所以便称十二月为腊月。</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腊祭并无确定的日期,《礼记》说“天子大腊八”,有的说是腊祭八味神,有的解释为蜡祭八方神。后世腊月初八成为节日,一方面源于佛教徒的信仰,另一方面直接源于对“大腊八”的误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一: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常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里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五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p> <p class="ql-block"> 传说二: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寒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聚送粥,岳家军饱餐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三: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7、8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为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p> <p class="ql-block"> 腊八粥的做法: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20种。</p> <p class="ql-block"> 进入腊月初八,春节的序幕就渐渐打开了,一首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当时光静止,用心聆听的时候,仿佛所有的人,脸上挂着节日的喜气。这首童谣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为了庆祝传统节日腊八节的到来,学校组织了丰富、有趣的腊八节主题班会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情,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本次班会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p> <p class="ql-block"> “小孩儿小孩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充满年味的腊八节主题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传统的腊八习俗,体验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也学会了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