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要放暑假了,我们决定把女儿送回唐山我母亲那里。她只有三岁零二个月大,从没离开过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先生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这个城市的同一家单位,我们都是外地人。女儿出生后,我们就像两只上了发条的时钟,日复一日地在忙碌中度过。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尽管精疲力尽了,但也决不能停下来。其中,支持着我们的最有效的动力,就是女儿那可见的长大和进步。付出几分辛苦,就有几分收获,女儿聪明活泼又非常懂事:喜欢唱歌且不会跑调,还会边唱边尽兴地跳着;当看到我干活累了时,她会搬来小板凳说:“妈妈坐下,歇会儿吧!”;在我心情不好发脾气时,她又会走过来,轻轻抚摸我的头发,紧紧搂住我的脖子,然后把自己的小脸蛋儿紧紧贴在我的脸上,轻轻喊一声:“妈妈!”……。如今要把她送走,我们十分舍不得,她自己会同意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试着去说服她。我对她说:“玥玥,幼儿园要放假了,你不能去上幼儿园了,而爸爸、妈妈要去上班呢!要不然的话,不去上班干活,哪儿挣得来钱呢?如果挣不来钱,就不能给你买电子琴和玩具,将来也没有钱让你去上学了,怎么办呢?”。买电子琴是她的一个很大的心愿,她特别想象幼儿园老师那样弹琴,而“去上学”则被她认为是自己长大了的一种标志,她经常对人说:“等我长大了,就背着小书包上学校了!”同时脸上现出一付很了不起的样子。如今听我这样一说,她脸上现出一付发愁的模样,皱着小眉头说:“那怎么办呢?”我马上说:“去姥姥家好不好啊?你知道姥姥是谁吗?”。她说:“姥姥就是妈妈的妈妈!”。我说:“对呀,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就像我是你的妈妈一样,所以姥姥很爱妈妈,而妈妈呢,又很爱你,所以呀,姥姥也非常非常爱你,知道吗?”。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说:“那你去姥姥那儿好不好?”。接着,又对她说了许多去姥姥那儿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是因为她长大了,通过最近几次和姥姥的接触,体验到了姥姥很爱她;也许是想去坐大火车,也许是姥姥家的小妹妹对她很有吸引力,或者更主要的,是希望能有一架电子琴、希望长大了能去上学校……。总之,她同意了,很痛快地说:“好吧,去姥姥家去!”接着,就高兴地原地蹦跳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就是星期天,从下周一开始,幼儿园就放假了。我们决定星期天一早就带她走,并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她。大概是“要去姥姥家了”这一念头的影响太强烈了,半夜醒来,她还十分清醒地问我:“妈妈,明天是要去姥姥家吗?”我说:“是的,快睡吧,等天亮了咱们就走”,她才又接着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坐早上八点钟的火车,用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很顺利地到了姥姥家。家里人都感到很意外,等我把情况一说,姥爷说:“行啊,以后寒暑假总要有这个问题,如果她能适应最好”。姥姥则说:“小孩子总在一个地方呆着也不太好,只要你和她已经说好了,我这儿没问题!”。他们的话令我安心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里,我都看着她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我觉着这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玩儿得最开心的一天了。姥姥家住在单位的家属院儿里,这里大多是平房,大家彼此都很熟悉。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又有那么宽敞的地方可以跑来跑去,简直是美极了!等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样子,我又教她洗了澡,嘿!又有进步了:她居然可以自己把头伸到喷头下面去了,还不时转过身拿毛巾擦一下脸。被我一表扬,她洗得更带劲儿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过晚饭后,我和她两个坐在姥姥家的院子里。我对她说:“你在姥姥家要听话,妈妈明天就回去上班了啊!”。也许是感到离别的时刻快到了吧,她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嘴巴使劲撇着,小肚子还一鼓一鼓的,像是马上就要哭出来了却又使劲忍着一样。她带着哭腔说:“妈妈别走!”。我说:“咱不是都说好了吗?”,接着又把各种利害重复了一遍,最后说:“你看姥姥家的葡萄树长得多好呀,你在这儿帮妈妈看着,到葡萄变红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她很懂事地点点头,我心里非常难过。后来我们又玩儿了一会儿,她表现出和我非常亲密的样子,又明显地很不安:坐在我的腿上,一会儿上来,一会儿又下去,期间又冒出过“妈妈别走!”的话,可紧接着自己又笑着改正说:“今天别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一早,我四点多钟就醒了,天似乎亮得特别早。我出去转了一圈儿又回来,躺在玥玥身边。她还在睡着,可能是头一天玩儿得太累了,所以这一夜睡的特别香。我注视着她睡觉的样子,像是有感应似的,她醒了,看我在床上躺着,她也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我说:“看姥姥家多好啊,躺在床上就能看见天上的月亮,还可以看到院子里的柿子树。姥姥家还有小狗狗,多可爱呀!”。她接着说:“看姥姥家的葡萄长得一串一串的,多好看呀!等葡萄熟了,我就让姥爷打电话喊妈妈回来吃葡萄!我要是想爸爸妈妈了,就让姥爷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我就和爸爸妈妈说说话儿!”我说:“行,看我们玥玥多懂事呀。”又说:“一会儿妈妈可就去上班了啊!”她马上又小肚子一鼓一鼓的,情绪激动起来,但使劲忍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听见她在另外一个屋子里对姥爷说:“我爸爸妈妈上班挣钱给我买电子琴!”。姥爷说:“姥爷给你买好不好!?”她说:“嗯…,让妈妈给买!”姥爷马上说:“好,让你妈妈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怕她会改变主意,所以坐早晨七点多的火车走了。离开时,她正在外面和小妹妹玩儿。当我走出院子几十米远后回头看时,她正站在门口那儿看着我。我向她招招手,她也把手举起来,晃了几下,我很快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里,我一直不能放心,担心她夜里会闹,想象着也许这个时间她正在哭呢,也许已经哭累了睡着了吧。又过了两天,父亲打电话来,说玥玥非常懂事,一点儿也没闹,对她说什么话她都明白,特别乖。接着又说:“你等着啊,玥玥要和你说话!”。我在电话里听到了女儿的声音,音调又细、又高、又长,非常好听。她似乎不如平时打玩具电话时那么潇洒,而只是被动地听着、答应着。听到她的声音我真激动!离别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父母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第一次离开妈妈,是在十五岁上高中住校时。记得还没过一个星期呢,妈妈就跑来学校看我。在课间休息时,我听到了那熟悉的喊我名字的声音,抬头看时,妈妈就站在教室的门口,微笑着、看着我。我喊了一声“妈!”,就立刻扑了过去,还掉下了一大堆眼泪。后来,我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上大学。每次离开家,我都很怕看到他们为我送行的情景,眼泪也会随着火车的开动一串串地往下掉。而今,我的女儿只有三岁多点儿,她能够这样坚强地度过又一个“断奶期”,我很自豪,也很心痛、很无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1993年7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