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深圳已经两年了,除了工作之外,一直没有太多与深圳的关联,除了从家到公司的两点一线,实在想不到还能有什么别的去处,于是身在深圳的我还会时常怀念在洛阳赋闲时的那一段欢乐时光。</span></h1>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日,闲暇中在“深圳讲座展览活动”公众号看见一则“塔可夫斯基放映专场(第一场)乡愁(1983)”的消息,那一股淡淡的忧郁,便让我想起了“洛阳电影资料馆”,未及多想,寻址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观影活动是在一家叫做“精神宣言”的独立书店内进行,书店门面很小,据说是由住宅区一楼的车库翻新设计而成,颇有一点文艺范儿。观影室面积不大,可容纳二十人左右观影,所以通常是需要报名预约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我是毫无准备的,两个小时下来,几乎是一脸懵逼。印象深刻的是:雾、水、斑驳的墙面、粗砺的质感、缓慢的长镜头、几乎没有音乐的音效,各种框架式构图、各种肖像摄影、各种黑白光影变幻、各种舞台剧式的站位。应该说全片集中了我对文艺片的所有想象。大概是一杯拿铁在手的缘故,我竟然没有丝毫睡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观影后的交流是热烈而富有成效的,书店老板以其深厚的电影功力以及丰富的知识,首先为大家解读了塔式电影的特点以及《乡愁》的大体背景,在座的文艺青年们则从苏联文学、心理学、西方美学、西方宗教与哲学等不同侧面,慢慢将影片中的一个个碎片拼凑成塔氏去国怀乡、悲天悯人的一段悲情故事。从交流中我才知道,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前苏联电影大师,他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啊,文艺电影能够打动人的,通常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其独特的电影语言,以及蕴藏在电影背后的哲学或伦理思考,或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或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达、或是一种人性内心的拷问、或是一道道人类思想的闪光。透过文艺电影以及围绕文艺电影的讨论,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思考,给我们一些启迪,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当我们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份子每天奔波于职场的时候,更需要有那么一刻,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享受一下午后慵懒的阳光,细细品味一杯浓香的咖啡,静静地想一想:我是谁,从哪里来,意欲去向何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