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却的那山、那水、那人

一骑绝尘(罗庆珠)

<p class="ql-block"> 无法忘却的那山、那水、那人</p><p class="ql-block"> 罗庆珠/文</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心灵深处,难以忘怀的就是家乡的那山、那水、那人,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琐碎的记忆是我生活的源头,是我心灵永远的驻地。那山,雄伟秀丽,群山连绵,是我童年、少年的乐园;那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带走我的童年、少年;那人,正直善良,勤劳朴实,留给我对往事不尽的思念。那山、那水、那人相连,在我脑海里相连,令我寄情于山水间,寄情于乡村里,那山、那水、那人游走于我笔端。</p><p class="ql-block"> 那山</p><p class="ql-block"> 连绵起伏的山拥抱着整个村庄,衣食住行来源于大山里头,它承载着这里的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大山里的生活除了上山就是下山,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年四季两点一线。山上劳动的人们,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精心呵护埋藏在土里的每一粒种子一一玉米、大豆、高粱、棉花还有梯田上的稻米。</p><p class="ql-block"> 人们的汗水湿透了大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播种希望的明天。把命运点燃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以此表达心中的虔诚。当然,那其中包括我勤劳的父亲,还有贤惠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秋天,站在高山上望着满山遍野丰收的景象,稻穗笑弯了腰,一年的辛苦填满了充满喜悦的粮仓。那山也笑了,可谓一方水土,养了一方人。</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美好的前程,追寻更美好的生活,我不得不到他乡打拼。离开故乡的那天,对山外世界的好奇而选择诗和远方,渐行渐远的脚步迈不出乡愁的步伐,我突然明白,故乡的那山,那里是我心灵的寄托,更是我生命的根基之地。</p><p class="ql-block"> 尽管身在他乡,但我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山里的一切,更思念着依然在山里奋斗着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那水</p><p class="ql-block"> 人们叫它“拉东河”,拉东河游走村前、沿着山脚蜿蜒前进,向红水河直奔而去。我始终认为拉东河称不上河,因为它比河小,比溪大一点,人们才叫它河,所以就习惯叫它河。拉东河是山里人的命脉,灌溉周边的田野以及供人畜饮食,它是生命延续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拉东河,曾在我生命中歌唱,它永远绽放着朴素的光芒,滋养着它的儿女,它似母亲的乳汁,养育一代一代人,让我渡过我清涩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童年的岁月,在那条拉东河上总是看到姐姐挑水的身影,一挑就挑一个上午,挑自家的还有帮东家沟、西家沟的老人家挑。直到姐姐出嫁的那一天,再也没看见姐姐挑水的身影。但总是听到家乡的老人东家长西家短的攀谈哪家的女娃懂事懂礼等。每次姐姐们回娘家,第二天早早起也是一如既往的去挑水,我常说:“有姐姐真好”。“等你们长大了,就由你们媳妇来挑水了”姐姐说。直到我长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偏远山区,家乡水通、路通、电通。如今,再也不用去挑水。想起那条小路上姐姐挑水的身影,虽平常的小事,却往往让我们能读懂,在任何时候都要尊敬老人,去帮助他人。</p><p class="ql-block"> 离开故乡许多年,从求学到参加工作,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我始终保持着尊敬长辈、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漂泊他乡的日子,喧嚣的尘世迷茫了回家的路,那水总是在梦里呼唤,流淌在我生命的拉东河总在我的梦里倒影着姐姐挑水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生活在那里的人,他们依山傍水生活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来说生活极不容易,他们与一把锄头,一具犁铧,一头牛,在田间地头劳作一生。坚守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日子虽过得清贫,但乐此不疲!还好有祖祖辈辈发酵的撩人山歌,歌唱五谷丰登、歌唱爱情歌谣、歌唱美好生活,歌声穿越万水千山笑对人生。</p><p class="ql-block">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靠山吃山,当然不是说山里人饿了啃石头,而是不同的环境中人有不同的资源可以用来生存、发展。为了摆脱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山里人脚步从未停止过,他们山上种草药、种植茶果树、桐果树等经济作物,拂去辛酸和曲折的艰难,迈出幸福生活的步伐。如今,国家提倡开发旅游区、农家乐,农村城镇化,路走着走着便是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能成为那里的人,是我一生的荣幸,我为山村的变化和家乡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罗庆珠,广西东兰人,自由职业者,现居住南宁;喜欢写作,工作之余喜欢用笔记录人生的酸甜苦辣,坚信“人生因有梦想而辉煌,因追求梦想而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