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月14日上午和1月15日下午,莆田市“十三·五名校长培训班”曾晓东导师组的全体成员开展了与导师曾晓东教授的线上开题指导探讨活动。本组5位团队成员分别来自秀屿区的实验中学、毓英中学、东湖初级中学以及北岸教师进修学校。大家根据上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导师指导及各自所处学校的校情、师情、生情初步确定了课题的选题方向。</p> <p> 1月14日上午,秀屿区实验中学蔡昆校长作为《利用智慧校园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简介,分析了目前开展“智慧校园推进高效课堂”研究对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改革、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智慧校园和高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现实问题、研究方向、阶段安排、任务分工和成果预设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曾晓东教授对于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建议将课题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注重与常态课的联系,充分考虑智慧校园的建设现状及高效课堂推进的情况,要将“智慧校园”资源和“高效课堂”有效整合,深化教师的培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方法,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p><p> 接下来,北岸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吕明勇就《北岸地区八年级校园暴凌的治理策略研究》作了详细的汇报,从课题的选题方向,选题目的和意义,及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和研究方法作了阐述。曾教授认真分析并作出指导,强调校园暴凌研究,重点不在调查,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病症,怎样寻找诊断校园暴凌,实现靶向搜索。要透过典型案例,研究对象,分析现象,寻找本质,形成校园暴凌诊断表。要选定实验的班级和年段进行间隔式调查,通过课堂、课间、活动等时段或行为进行追踪记录,轨迹扫描,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成因,归结表现方式。进而寻找治理的策略,进行归因分析,探寻是哪一种原因导致,应采取哪一种策略。 </p> <p> 1月15日下午,毓英中学的方建明书记、东湖初级中学的周万扬校长和林文彬副校长分别就课题《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的研究意义、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相关内容作了阐述,同时把自己在选题过程、以及即将进行的课题研究上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向经验丰富、学养深厚的曾教授坦诚交流和耐心请教。曾晓东教授根据成员提供的选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指导,从关键词的界定、核心概念的梳理、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的撰写、课题题目的规范表述等方面和学员们做了充分的沟通交流。 根据各成员的具体情况,她不但分享了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还把北师大董校长最新开发的《幸福课后测量表终极版》发给学员参考使用。</p> <p> 最后各成员对指导课题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曾晓东教授悉心的指导表示真诚的感谢,希望在专家引领下,能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按部就班,扎实推进,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探索出适合学校、教师发展的创新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