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王朝(四) 巴肯寺、东美蓬寺

惜福.培福

<h1><b>巴肯寺 (Bakheng)</b></h1> <h1><br></h1><h1>巴肯寺又名巴肯山,位于小吴哥城和大吴哥城之间,它是国王耶轮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建都吴哥后,于907年在巴肯山上建立的供奉湿婆神(Shiva)的国寺,也是吴哥王朝唯一的一座建在山上的国寺。巴肯寺是模仿建于26年前的巴孔寺(Bakong)建造的,被命名为“Yasodharesvara”,意思是“承担荣耀的王者”(Lord of Who Bears Glory)。</h1><div><br></div> <h1><br></h1><h1><br></h1><h1>同样都是五层的金字塔,底座一层长76米,最高一层长47米。此山海拔只有67米,但却是当地的制高点,大部分游客来这里都是为了观赏美丽的夕阳。巴肯寺观日落的平台不大,限流300人上平台,晚上7点前就必须全部下山,因此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挤”的日落。</h1><div><br></div> <h1><br></h1><h1>据说巴肯山是全世界看日落最美的地方之一,所以我们也早早地在下午四点之前就赶到了这里,排队等候进入。</h1><div><br></div> <h1><br></h1><h1>最初的登塔石梯已经破损不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的木梯,梯子非常陡峭,且很窄,还好这个时间段都是上山的游客。</h1><div><br></div> <h1><br></h1><h1>整座寺庙都被绳索和植物包围了起来,游客也只能顺着陡峭的人工木梯走到顶部,山顶是殿堂中央的主塔,破损严重。在这个山顶平台上,可以眺望吴哥王朝最主要的建筑物。</h1><div><br></div> <h1><br></h1><h1>围绕着中央寺塔周围,五层塔台另建有108座小塔,108是印度教宇宙秩序的总和数字,每一座小塔象征着一座山,以后也常被佛教沿用。</h1><div><br></div> <h1><br></h1><h1>14世纪初元代航海家汪大渊访问吴哥时称巴肯寺为“白塔洲”,当时的百余座塔都还是金塔。</h1><div><br></div> <h1><br></h1><h1>如今这些石塔保存状况并不佳,有些甚至毁损的非常严重,静静地诉说着岁月沧桑。</h1><div><br></div> <h1><br></h1><h1>顶层有五座石塔,四角各一座小塔围绕着中央主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除了没塔顶的中央主塔内部用木头支撑还部分保存外,东北塔、东南塔已经倒塌,西北塔、西南塔就只剩下塔基了。据说很多石头是在16世纪时被搬走用以建造一尊坐佛。<br></h1><div><br></div> <h1><br></h1><h1>早期的国都罗洛斯,因为地势低,常常遭遇洪水淹没,故此耶轮跋摩一世决定迁都到吴哥,而巴肯寺就是迁都后的第一座国寺,从此开创了吴哥王朝500年的盛世。</h1><div><br></div> <h1><br></h1><h1>在中央的最高塔还供奉着湿婆神的林伽(Linga,男性生殖器)。</h1><div><br></div> <h1><br></h1><h1>尽管石塔群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残存的塔群仍然气势磅礴,中央塔正门两侧上仅存的两个身着褶皱衣服的女神浮雕还是非常的精美。。</h1><div><br></div> <h1><br></h1><h1>站在历经1000多年风雨的石头上,这一刻,天地静默,岁月安好。</h1><div><br></div> <h1><br></h1><h1>这位来自香港的专业摄影师早早的来到这里,抢占了最好的摄影机位,但是山上有规定不准游客使用三脚架,这对专业摄影师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遗憾啊,没有办法拍摄到高清晰的视频和照片了。</h1><div><br></div> <h1><br></h1><h1>巴肯山的日落与吴哥窟的日出美景,使吴哥窟拥有了“金色吴哥”的美誉!</h1><div><br></div> <h1><br></h1><h1>基本上每天下午5点过后就不准游客上山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过,太阳也慢慢西斜,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候着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h1><div><br></div> <h1><br></h1><h1>落日昏黄的余晖撒在斑驳的石塔上,形成美妙的画面,天边的云层在落日最后的映照下放射出瑰丽色彩。</h1><div><br></div> <h1><br></h1><h1>在暮色渐沉的光线中静静地坐着,远眺吴哥的繁华兴衰,落日苍茫,一眼千年。</h1><div><br></div> <h1><b><br></b></h1><h1><b>东美蓬寺(East Mebon)</b></h1><h1> </h1> <h1><br></h1><h1>东美蓬寺又名东梅奔寺,大约在953年,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为纪念先父耶轮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国王修建的。这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国王,在位期间占领了现在的越南、老挝、泰国大部,甚至还有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h1><div><br></div> <h1><br></h1><h1>当时的东美蓬是方圆8公里的一个大水库,寺庙则是水库建好50年后,在水库中央的一个人工湖心岛上修建的。现在的水库已经干涸,当时进庙还必须乘船上岛,据考证,现在进入东美蓬寺的大门外的石台阶就是当时上岸进庙的码头。</h1><div><br></div> <h1><br></h1><h1>东美蓬寺供奉着湿婆神(Shiva)和国王的先祖们,它建在罗贞陀罗跋摩二世的国寺比粒寺(Pre Rup)同一南北轴线上( 比粒寺位于它南边1200米),并与吴哥寺在同一东西轴线上(吴哥寺位于它西边6800米),这充分反映了当时吴哥王朝的建筑非常注重轴向和方位,和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建筑设计一样。</h1><div><br></div> <h1><br></h1><h1>东美蓬寺是一个方形寺庙,有两层围墙和三层高台,寺庙的最底层台基是126米x121米,每边的中间处有一个突出的平台,是用来停靠小船的。</h1><div><br></div> <h1><br></h1><h1>从台基往上走穿过没有屋顶的红土塔门就是第一层平台,它由第一层围墙(108米x104米)包围着,围墙每边的中央建有塔门。在东、南、北三个方向,第一层围墙和第二层围墙间留有较大的空间。</h1><div><br></div> <h1><br></h1><h1>再往上走就是第二层平台,由第二层围墙围着,每个塔门两边各有一座小砖塔,共八座,代表着湿婆神的八种化身:太阳、月亮、风、大地、水、火、天空和灵魂。</h1><div><br></div> <h1><br></h1><h1>在吴哥古迹随处可以看到的水库遗址跟柬埔寨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其2/3的土地都是平原,如果没有水库收集雨水,每年的雨季到来后就只能“看海”,所以过去的国王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治理水患。</h1><div><br></div> <h1><br></h1><h1>使用了当时吴哥所有的建筑材料:砖、砂岩、红土和灰泥,使整个建筑蒙上粉红色彩。</h1><div><br></div> <h1><br></h1><h1>寺院被两重围墙所围绕,围墙和围墙之间还有各种附属建筑,金字塔式的寺院结构简单,视觉效果减弱了许多。</h1><div><br></div> <h1><br></h1><h1>每层分东南西北四个入口,每个入口的左右两边各坐有一尊石狮。</h1><div><br></div> <h1><br></h1><h1>石狮雕刻的栩栩如生,历尽沧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h1><div><br></div> <h1><br></h1><h1>也就这一尊石狮雕刻保存的还比较完整。</h1><div><br></div> <h1><br></h1><h1>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一和第二层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尊高达2米、面朝外的石象雕刻。与真象尺寸一样大小的石雕大象是东美蓬寺的标志,而且也是吴哥古迹里面保存最完整的石雕大象。源自于印度神话中四只神象分立四方将宇宙撑起来。</h1><div><br></div> <h1><br></h1><h1>如此巨大的石雕居然是用一整块的石头雕刻而成,且将大象圆润饱满的身躯,弯曲柔美的象鼻以及脖子上挂铃铛的细小绳索都表现的惟妙惟肖。</h1><div><br></div> <h1><br></h1><h1>第二层的大象比第一层的稍小一些,这些可爱的大象成为游客们争先恐后拍照的网红,但是请勿攀爬触摸啊,毕竟人家可都是一千多岁了,尊重老人家啊。</h1><div><br></div> <h1><br></h1><h1>第三层平台上可以看到五座砖塔,四角各一座小砖塔围绕着中央的最高塔,分别代表了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中央高塔还有2米高的基座,5座塔都是门朝着东面。</h1><div><br></div> <h1><br></h1><h1>中央高塔的上方是四层逐级缩小的屋顶,楼梯两侧有护卫狮子把守。正门朝东,其它三面都是象征性的假门(Blind Door)。这些寺庙都是用红砖建造的,给建筑物赋予了红色调。</h1><div><br></div> <h1><br></h1><h1>在石块和红砖上面随处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洞,这些洞之前是塞满“麻”这样的纤维,然后再敷上灰泥,进行更精细的雕刻,经过一千多年的侵蚀,很多墙面上的灰泥已经剥落,精细的雕刻看不见了,只剩下石块的轮廓或者外露的砖面。</h1><div><br></div> <h1><br></h1><h1>而且他们一千多年前就知道层层叠起来的砖块间的缝隙是不能相互重合的,上下层砖块的缝隙必须避开才能够保持长久的稳定。</h1><div><br></div> <h1><br></h1><h1>这些青灰色的塔门皆保存不错,这是因为塔的门楣以及两边的柱子都是使用上好的石料,在下面起到支撑作用,而且都是一整块的石头雕琢而成。</h1><div><br></div> <h1><br></h1><h1>最美的雕刻是在中央砖塔的几处门楣上面,天空之神因陀罗神(Indra)骑着他的坐骑三头象(Airavata)、水神伐楼那(Varuna)骑着他的坐骑摩卡那(Makara)、湿婆神(Shiva)骑着他的坐骑公牛南迪(Nandi)以及乳海中卷起的浪花等都依稀可见。</h1><div><br></div> <h1><br></h1><h1>前来此处参观的游客特别少,因此你会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的安静。抱抱大象腿以后,你还会感觉到自己的大腿粗吗?</h1><div><br></div> <h1><br></h1><h1>走走停停,你可以慢慢地欣赏并数着狮子和大象石雕的数量,最后不得不和这些个憨态可掬的千年大象挥手告别了。</h1><div><br></div> <h1> 未完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