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语文承担着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文化的渗透,美的陶冶。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自己悟透文本 ,让学生领悟文本所传达的情、理、真……是一个实际而较难操作的问题。假期伊始,读《王崧舟老师评课》,跟着王老师走进文本,解读文本,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悟透文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王老师所言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 人在课中, 课在人中; 人如其课,课如其人; 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第二味是人情味 ;第三味是书卷味 。”通过对这本书自序的学习,我感觉到,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去评课、观课 ,更重要的是如何关注到文本,悟透文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b> 第一辑 悟课:通达灵魂的镜子 </b></p><p class="ql-block"><b> 亦师亦禅: 月迹映照下的心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评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月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贾平凹的散文《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 作者通过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也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拥有美,美属于每一个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月迹》分为:穿梭古今,追寻永恒的月亮 ;摩挲语词, 追寻躲闪的月亮; 院中问月,追寻痒痒的月亮 ;杯中饮月,追寻酥酥的月亮; 心中怀月,追寻静谧的心梦五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王老师评这节课抓住了肖老师从文本叠词的使用、锁定通感、还原场景这三个方面对月迹的梳理和对感觉的擦亮如影随形,如波逐浪,“月迹——感觉”的意象范式,既是文本的写作秘妙,也成了本课的操作特色。对于文本中那些刻画细腻、表现独特的月迹——感觉,肖老师呈现为“锁定它、放大它、体验它”的“三步走"策略。这三步走的策略,消解了文本和学生、作者和读者间的审美壁垒,有效实现了“让读者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作者起追寻这月的踪迹, 同作者国天地真、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 ”的诗意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王老师这样解读肖老师的课堂结构:1.伏笔,月迹隐含心迹;2.曲笔,月迹反射心迹;3.收笔,月迹融入心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课始,肖老师呈现了一组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句,它以“月迹”发端,阅读指向的是“月亮踪迹出现在了哪些地方”。至于诗人“缘月生情、借月抒怀”的那份诗心,在此则是做了相应的遮蔽。联系课尾,一诗两用,一箭双雕,在前后对比、内外对比中,彰显出“景语皆情语”、‘“月迹即心迹”的文本意蕴。且此伏笔,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月迹在海上,在春江上,在松林间,在天山上,还会在哪里呢?于是,平凹的月迹就渐次进人学生的视野,直至课终点。在课的推进过程中,寻觅月迹和感悟心迹这两条主线一明暗始终相互缠绕,相互印证。课末,“心是....月亮也是......”这样的归结是多么自然!因为已有伏笔做铺垫,已有曲笔蓄走势,此刻已是“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时候。这样的感悟又是多么深刻,禅意禅境尽在其中。在这样的境界里,月亮“不再孤悬隔绝,不再是人的异己的存在;而人的生命情感也不再孤单、有限,不再是与宇宙本体相乖离的存在”。心物不二,物我同一。这看似极玄妙、极深奥的禅思慧心,此刻已经轻松自如地化为学生理解宇宙、理解生命的 种精神方式。没有灌输,没有告知,有的只是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催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既钦佩肖老师了无痕迹的课的腾挪舒展,又叹服王老师精湛的解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