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位于山西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凿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座、附属洞窟209座、石雕造像510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雕刻面积达18000平方米。规模宏大、雕刻技术精湛成熟、形象塑造栩栩如生的石窟群,代表了公元5世纪中国北方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它们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的游客服务中心,大厅中央耸立着四方佛,这是由四根香樟木精心雕刻、粘接而成,高6米。四尊佛像持有不同的手型,面带微笑迎接四方的宾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僧昙曜的塑像。他</span>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是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石窟。前后建造了60多年的时间,据统计大小石窟254个,主要洞窟45处,分布于绵延一公里左右的崖壁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过昙曜广场,是一条壮观的礼佛大道,这儿是去云冈石窟的必经之路,向西走去,十三对 “骑象四棱神柱” 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神柱高8.73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柱体的完美组合,造型高耸、气势雄伟。柱体的四个立面分为12层,上部的10层为佛龛状,每个佛龛内都有雕刻精美的佛像,佛像神态各异,整根神柱重量为51.6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过神柱林立的礼佛大道向西,呈现于游人眼前的是两面相对的扇形皇家礼佛浮雕墙 —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皇帝和皇后礼佛的情景。</span>这组正面相对的浮雕墙总体呈圆弧状,长约20米、高约4米,画面构图完美,雕刻细致,以高浮雕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北魏皇家盛大的帝后礼佛图。充分再现了北魏当时皇帝、皇后前往礼佛的庄严肃穆的宏大场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缓和日益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须寻求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统治思想。史载北魏开国诸帝,皆为佛、道并奉,也重用像崔浩那样的儒士,在儒释道的博弈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最终胜出,道人统(统辖僧徒)法果提出 “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魏书·释老志》),这种 “皇帝即如来” 的思想被北魏佛教界长期继承。虽然如此,但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诏毁灭佛法,致使 “土本书官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直到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后,下诏复法,佛教又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云岗石窟的营造便是复法运动的重大举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云冈石窟的研究自古有之,然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始于近代。1902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等在中国进行考察旅行,无意中发现了北魏石窟建筑群,随后他发表了《云冈旅行记》《支那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中外学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云冈石窟研究。法国的东方研究专家沙畹,将其收集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照片与图录,著成《华北考古学使命记》。中国学者陈垣、梁思成、周一良、戴蕃豫的文章,则重在解析云冈历史,介绍邻邦的研究成果,最初的探讨以云冈石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来源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过礼佛大道便是通向三大殿的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岩寺前有座七孔桥。 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分为山门、中殿千佛殿和后殿大雄宝殿。 灵岩寺山门内三尊主佛,中间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护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殿千佛殿。殿内近千尊佛像分为两组列于千佛殿的两壁,千佛殿的主佛为7尊,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还有燃灯佛、多宝共供奉小型铜制佛像800余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的主像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最大的佛像高达11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雕照壁墙,这块 “比丘尼昙媚造像记” 是石刻的原件,是1956年在整修云冈第20窟(昙曜五窟之一)时,在窟前的积土中发现的。书体据说是魏碑早期的风格,中国魏碑书法的源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大雄宝殿,我们就到了洞窟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一部分</span>洞窟外表是裸着的,有的则做了加盖木质的保护性墙体,像一座座阁楼。整个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多,修建的时代也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云冈石窟的布局,我从网上下载了三张云冈石窟的全景图片。根据武周山势的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自然的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其中第1 — 4窟为东区,5 — 13窟为中区,14 — 45窟为西区。云冈石窟的开凿按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算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止,前后60多年。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可分作三期:</p><p class="ql-block"> 第一期(早期)开凿于文成帝时期,约公元460—465年,为著名的昙曜五窟(16—20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期(中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470- 494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7、8窟,9、10窟,5、6窟,1、2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期(晚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约公元494—524年,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中小窟龛自东迄西遍布崖面(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部小窟,4—6窟间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云冈石窟现存40多个洞窟中,我们此次只参观了20个洞窟。有些开放的石窟内不让拍照(有保安置守),有的石窟是彻底封闭维护,栏杆挡路不让入内。因此有些未入内参观的石窟照片只能在网络中寻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窟:石鼓洞(公元471-494年),第1、2窟是一组塔庙双窟,辽代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471-494年), </span>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 “山水有清音”、“云深处”。窟内三级方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窟内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下面依次为锯齿纹垂幔带、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北壁主像为释迦坐佛,风化严重。东壁下层浮雕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2窟:寒泉洞(公元471-494年),为一组塔庙双窟,窟外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第1窟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方塔上下两层,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 须弥山逶迤。北壁主像为交脚 弥勒菩萨 。东壁下层浮雕 “睒子本生” 故事。据考证,第1、2窟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2窟前有一泉水长年涌出,泉水清凉可口,故明清号曰 “石鼓寒泉”,属云岗石窟中八景之一。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3窟:灵岩寺洞(公元471-494年),云冈最大的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终北魏一代未能完成。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说明当年的佛阁为面阔十一开间巨制。传为昙曜译经楼,中上部凿12个长方形石孔,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后室南面西侧雕刻的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为有一佛二菩萨雕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这些雕像体态自然,衣饰流畅,面容丰满,是隋唐时期的衣冠服饰和造像风格,为北魏以后加刻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4窟:塔庙窟(公元494-525年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去时未开放),</span>塔庙窟,一门两窗。该窟未按计划完工。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窟内四壁风化严重,南壁有正光年间(520~525年)“为亡夫侍中造像记” 题铭,据考证4窟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魏</span>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公元520年-524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现已风化不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6洞窟,是云冈石窟中最精彩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前檐有两座宏伟高耸的楼阁,被称为窟檐建筑,也称窟前建筑。窟前建筑起到保护石窟的作用,以免石窟裸露被侵蚀,同时也美化了石窟。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所建,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与之紧邻的 “五华洞” 的保护性建筑也是按照窟前建筑的样子来做的。 第5窟与第6窟虽然并列在一起,然而二者并不相通,必须从第5窟的木楼阁大门出去,才能进第6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窟:大佛洞,走进楼阁,左右两壁是清初的壁画十六罗汉。左侧保存完好,画工精细、笔触流畅自然。右侧由于漏雨,壁画损毁严重,只能模糊辨认其中人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窟为椭圆形的穹窿顶马蹄形,分前、后两室,进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这尊两腿双盘、双手叠放腿上的大佛。这种 “吉祥式” 坐姿的全结跏趺坐禅定印象,表示着释迦摩尼佛已进入标准的 “静思维” 修行状态,是佛的坐、立、行、卧 “四威仪”,即四个庄严地身姿之一。石窟大佛吸取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和波斯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窟据说是孝文帝为纪念父亲而修建,为父造像,祈福国运,这也许是这所最高大的佛像之由来,另一面也从侧面反应当时社会之繁荣与国力之发达。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为结跏趺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双腿长达数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整座造像曾进行包泥彩塑,面部包金以至于看不出当初的原貌十分可惜,下巴处的金色据说是建国后修复,但估计因为矿物比例缘故,颜色发青灰,与其他处迥然不同。主佛背后凿有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如今已不对外开放。 主佛两侧各有8米高的胁侍佛。游客面向左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右侧为过去世迦叶佛。包泥修复的手法是在原雕塑基础上进行,体量上只能加厚不能增高,造成佛像显得臃肿。但此工艺对于防止雕像风化损毁却非常有效。游客面向右侧的胁侍佛于1976年将清代的泥塑剥落,这方才显出北魏原雕的秀骨清像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头顶为蓝色螺髻,面庞方圆,细眼长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两耳垂肩,在端庄、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风貌。尤其是这尊佛像身穿双领下垂,内衣束结,宽大柔软而下垂的袈裟,衣纹流畅,给人一种丝的质感。大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式燃灯佛。大佛的后面有一个很宽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们礼佛绕行的诵经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6窟:释迦佛洞(公元471-494年)。该窟为中心柱窟,亦名支提,塔庙雕饰富丽,被誉为“云岗第一伟观,是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窟内中央方形塔柱分上下层,高15米,上层四面各镌一立佛二菩萨 ,四角镂雕大象承驮九级楼阁式方塔;下层四面开龛坐佛。窟内四壁上层环列立佛11尊,华盖承悬,气宇轩昂。窟顶格状隔间可见骑乘各种动物的多臂多首天神。窟内现存反应释迦牟尼一生的佛传故事图30余幅。集中反映了佛主从诞生到出家、弘法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场面。这些故事图雕刻,结构合理,手法简朴,为犍陀罗东传的新创造,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窟是云冈石窟中以精巧著称的一窟,称 “第一伟窟”。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个洞窟的四壁上,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瑞鸟、神兽、花卉,构成了一种热闹拥挤,美妙神奇的佛国世界,主题以歌颂佛母和表现释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经历为主,因而也叫 “佛母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窟据说是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所建,而内饰雕塑被称云冈之最。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称 “第一伟窟”。它完工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汉化明显。方格平綦顶,窟正中雕方形塔柱。举目环视,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窟中墙壁几乎全部布满了雕塑。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使许多雕塑风化,颜色剥落或褪色,但仍然尽显当年的精美与壮观。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犹如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 第6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 “太和造像”。孝文帝完成第6窟开凿之后,不久便迁都洛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7、8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窟分前后室,主室平面呈横长方形。窟内造像胡风汉韵,交相杂糅,东西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绚烂的撞击与交融。</p><p class="ql-block"> 第7窟:西来第一佛洞(公元471- 494年),7窟明窗两壁为比丘树下参禅思惟像。北壁上层大龛正中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倚坐佛像,下层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南壁长方形帷幕龛内,六身高发髻供养天半跪相对,端静秀丽,风姿绰约,素有 “云冈六美人” 之誉,是西域造像融入东方元素的上乘之作。窟顶摹仿木构建筑中的平棊藻井,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8窟:佛籁洞,窟门西侧雕骑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踡发喜笑,手中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东侧骑神牛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两侧小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支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祇。该组雕像为云冈石窟所独有,反映了早期佛教杂密兼容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8窟四壁雕像风化严重。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首罗天,雕刻技巧与造型都较成熟、这种题材,在云冈心窟是罕见的特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 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 “五华洞”。“五华洞” 分为两组,分别为第 9、10窟和第11、12、13窟。这二组洞窟营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窟像汉风转浓,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第九、十窟是一组双窟,前后室的结构、汉式殿堂布局。窟门列楹柱,面各三间。柱雕千佛,柱雕承以狮、象,蔚为壮观。两个门挨在一起,右边的是第9窟的门,左边的是第十窟的门。与第5、6窟不一样,两者内部是相通的。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9窟:阿閦佛洞(公元471-494年 ),</span>窟内四壁分层布龛,造像题材多出于《法华经》。窟顶格状,格内雕团莲或飞天。八夜叉体魄建硕,力举万钧,单手承托横枋。后室北壁主像雕释迦牟尼,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 。 第9、10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48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西北壁下层雕凿附有榜题的分栏长卷式画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图,手法简朴。后室两侧雕护法像,显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窟:毗卢佛洞,前室北壁明窗与拱门之间, 须弥山 层峦叠嶂,山腰二龙交缠,山间有茂密的林木和竞奔的动物。外侧,阿修罗天单腿盘坐,多头多臂,手托日月。东西两壁各雕三间式屋形龛,龛内佛像面相慈和, 菩萨 神情恬静。阎浮树下,半跏坐思惟菩萨,一手支颐,沉于四谛。窟门东西两侧金刚力士,头戴鸟羽冠,手持金刚杵,表情和善。后室主像为弥勒菩萨 ,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 。南壁为表现释迦因施善教、降服外道的因缘故事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壁画布置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后室门楣雕饰非常精细,门楣上方的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山腰间有参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动物,山体左右雕有阿修罗天和坞摩罗天护法神。这组雕塑动静结合,虚实相问,对称均衡,别具匠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第12窟为中心。第12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11、13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12窟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p><p class="ql-block"> 第11窟:接引佛洞(去时未开放),(公元471-494年 ),第11、12、13窟为一组。第11窟内中心塔柱上下两层,样式朴拙简约。下层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两侧另有二胁侍 菩萨 ,细颈瘦腰,神态温雅,为辽代补凿。西壁屋形大龛内七立佛,波状发式,面型丰润 ,形体高大,华衣飘逸。东壁上层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铭,全文共337字,是云冈石窟现存时间最早、文字最多的题记,书体端朴高古,寄巧于拙,是平城魏碑书法的精品。窟内四壁龛制纷杂,无统一规制,约系北魏民间集资续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2窟:离垢地菩萨洞(去时未开放),公元471-494年 俗称 “音乐窟”。前后室窟,前室外壁上方凿窟檐,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十四身,分别演奏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筚篥、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窟顶逆发形伎乐天,体格壮硕,具有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特点。该窟内乐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的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3窟:文殊菩萨洞(去时未开放),公元471- 494年 穹窿窟顶,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佩蛇饰,双首啣珠。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奋力托举,势若拔山。该像经后代包泥彩绘,原雕仅见双足踏莲。东壁龛像,殿堂飞阁,流苏帷帐,神龙跃动,尽显汉风。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屋形大龛内,七立佛造像气韵高雅。 第11-13窟都有彩妆的大佛像及胁侍菩萨 。前壁也有大批精美的雕塑。第13窟的主像交脚弥勒菩萨 残损得较严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4窟,(公元494-525年 )十四窟分前后室,历经渗水侵蚀,雕像风化剥蚀严重,南壁及部分窟顶旧已坍塌,仅东千佛柱残存。窟口两立柱为1994年依旧恢复。西壁下层方形龛内,左维摩,右文殊,正中一立 菩萨 右手托钵、左手执莲,表现的是《维摩诘经》中的故事内容。第14窟似乎不受重视,在官网上连个名字都没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4窟为云冈晚期的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南壁及窟顶南部崩毁。窟内正中原凿两根方形石柱,将窟室分为前后两室,现仅残存东柱,柱身上半部分满雕千佛,下半部分四面凿小龛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5窟:万佛塔,公元494-525年 方形单窟室,以表现千佛题材为主,旧称 “千佛洞”。窟内现存造像逾万,故又称 “万佛洞”。这些象征释迦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构图严谨。西壁盝形帷幕龛基博山炉两侧,雕刻鱼鸟水藻,呈现出沙鸥翔集、鱼跃于渊的自然景致。下方龛楣伎乐飞天,天衣灵动,缥缈若仙,飞翔的态势与上方波动的水草,韵律谐合。 外墙上就有不少小佛像, 可以看到内壁的小佛像更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6至20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通称 “昙曜五窟”。而第20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辉煌之作,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窟前最初也有窟顶与前壁,早年崩塌。现在是云冈石窟的标志性佛像,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影的最佳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6窟:立佛洞,(公元460-470年 )第16~20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称 “昙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主像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16、17窟是一组。第16窟主像为施无畏印的释迦立佛,高13. 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7窟:弥勒三尊洞,(公元460-470年 ),主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 狮子座,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西壁立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窟内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雕像清简劲直,纯真朴质,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西壁佛像背光外缘供养天,单腿半跪,双手捧莲,神情恬静,造型优美。明窗东壁 太和十三年(公元487年)造像龛,是云冈石窟分期断代的重要标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8窟:立佛洞,(公元460-470年 )第18、19、20窟为一组,第19窟是中心窟,开凿时间最早。第18窟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左胁佛头顶华盖,面庞浑圆,体魄伟岸。左胁菩萨头戴花冠,秀丽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或闭目倾听,或若有所悟,或喜从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叹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窟的主佛像是一尊披着千佛袈裟的释迦立佛,之所以称之为千佛袈裟,是因为袈裟上刻有无数的小佛像,属世界罕见。那么这尊佛像有什么内涵呢?只见他左手将袈裟扶在胸口,手势呈忏悔状,给人深思忏悔之感,其实这尊佛代表太武帝拓拔焘,他曾经灭过佛法,但昙曜考虑到他完成了北魏统一大业,合情合理地设计出此千古独有的造像,18窟也是有唯一笑佛的石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窟洞窗看18窟大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9窟:宝生佛洞,(公元460-470年 )主佛像施无畏印结跏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南壁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窟外东西各开一耳洞,内一倚坐佛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 19窟窟门两边还各有一位胁侍菩萨 。西边的这位处于露天状态,东边的菩萨则有窟檐保护。 石窟上的三个大窟窿是被盗走佛像后的残存。解放以前,被盗往海外的云冈佛像竟达1400尊之多,现在分别散落在海外的大小博物馆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20窟:白佛爷洞,(公元460-470年 )白佛爷洞,窟前立壁与窟顶早年坍塌,辽代建有的木式窟檐毁于战火,成为露天造像。主佛造像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质地厚重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健硕挺拔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被誉为 “云冈石窟的外交官”。 大佛两侧各一立佛和胁侍菩萨 。西像惜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尊高达13.7米的结跏趺坐佛像,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来吉祥坐禅定印象,是释迦摩尼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沉静思考状态。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一样的距离和角度观赏,都会产生各种变化着的美及其神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窟中的释迦坐像,是云冈石窟早期的作品。大佛挺拔健硕,气势雄浑,造象出神入画,充分体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作。</span>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大耳垂肩,造型雄伟,气魄浑厚,祥和地屹立在风雨中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西部的第21窟至第45窟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建筑工程,孝文帝迁都后的平城,仍然逗留了一大批中下层贵族和佛教僧侣。洞窟开凿的时间从494年开始,至524年结束,规模不大,窟龛种类复杂。云冈石窟晚期主要以第33、35、38、39为代表,流行三壁三龛式的洞窟。“秀骨清像” 式的造像流行,表现出佛像一律褒衣博带,菩萨帔帛交叉新造型;造像的身姿挺秀,风神飘逸,注重形式美。一种长颈、削肩,裙摆密折平行的新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魏晚期的石窟造像题记内容丰富,主要有延冒、正光年间的题记,个别有 “托生净土”、“腾神净土” 记载。净土宗是北魏名僧县鸾在山西中部交城兴建玄中寺创立的佛教门派,在下层民众中广为流传。唐代的净土宗声望极大,在长安求学的日本僧人将净土宗传到日本,玄中寺成为日本佛教净土宗的祖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掀开云冈石窟这部精美的 “石书”,如同打开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卷画,在以佛、菩萨、弟子、飞天为主要内容的画面中,亦点缀着一些佛经故事画。这些故事画,虽不为雕刻内容的主流,但它却与石窟中的其他雕刻一样,烘托着主题,扮靓了洞窟,使云冈石窟这颗耀眼明珠,绽放出特有的艺术光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在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游览云冈石窟时曾发出感慨,他在《水经注》中写道:“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缀目所眺。”1973年9月15日,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先生对云冈石窟感触颇深,他说:“云冈石窟无疑是人类艺术的顶峰之一。” 今天的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为我们拥有这座石雕艺术宝库而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