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石记》手机微距摄影主题交流赛记

精灵摄手

<p class="ql-block">  历经19天,3个双休日,“精灵杯”手机微距摄影主题交流赛02期-《寻石记》,终于迎来“丰收时刻”。</p><p class="ql-block"> 对于“石头”,这种大自然极其常见的存在,大家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呈现呢?现在,请跟我一起领略参赛摄友们各自不同的寻石成果。</p> <p class="ql-block">作品:水澡化石 </p><p class="ql-block">作者:了凡</p><p class="ql-block">器材:P40pro+</p><p class="ql-block">优点:虽然,是不是水藻化石还有待鉴定,但就石头形成的图案而言,确实就是藻类的形态。了凡摄友对于对焦和焦平面的把握是到位的。同时,作品的曝光,白平衡,色彩都具备很强的记实性。此类石头在大自然中不容易找到,这不仅需要运气,还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很显然,您拥有这样的一双眼睛。</p><p class="ql-block">不足:作品右上边的裂缝,影响到了整片构图的简明。</p><p class="ql-block">建议:我尝试给这个作品二次构图了一下,发现右上边的这条裂缝范围不大,可以裁切出去。作品最终的完成,需要我们分解照片中所有的内容元素。虽然构图这东西,不是做数学题1加1,只有“2”这么一个唯一的标准,但有一点可以让我们遵循:对于融入照片的所有细节,我们都要有一个取舍判断。相信带着这个原则,在下一次的交流赛中,了凡兄弟肯定会有好上加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作品:岁月留痕 </p><p class="ql-block">作者:毕政 </p><p class="ql-block">器材:iPhone7plus </p><p class="ql-block">优点:去探寻,去观察,去实践。这种良好的猎奇心态,值得肯定!石头的孔洞,的确记录了岁月的侵蚀痕迹。</p><p class="ql-block">不足:景深太浅,这其中固然有拍摄角度的问题,但也有你对于自己手头的手机微距器材,对应多大的被摄体,缺乏一定了解的原因。拍摄上,比较随便,没有进一步去思考构图,思考如何更好展现这块石头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建议:静下心来,好好观察被摄体,不但要看到它的特色,还要找到最有表现力的点或面。我知道毕政摄友您这次拍的比较急,没关系,只要下次更认真去拍摄就好。</p> <p class="ql-block">作品:石头记 </p><p class="ql-block">作者:易凡 </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p20</p><p class="ql-block">优点:石珠曝光合适,富有光泽又不失细节,环境用光也明暗有度。多层次的暗色调,不仅消除了背景的单调丰富了背景的细节,又不影响对于主体的烘托。整段珠串光线过度正好渐融入暗色环境,充分体现了易凡摄友对于主题与背景,整个氛围的协调思想。水印字体圆滑,和内容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不足:我个人觉得,构图上,整个作品的内容安排,稍微偏重在了右下角部分。</p><p class="ql-block">建议:个人感觉吧,取景如能再往右下移一点,让现在的左上部分的空间不这么多,构图会更具均衡性。</p> <p class="ql-block">标题:腹中小黄牛 </p><p class="ql-block">作者:吟夕儿</p><p class="ql-block">设备:OPPO(ZM-028)</p><p class="ql-block">优点:对于石头的花纹,懂得进一步去联想。背景部分与主体有呼应效果。</p><p class="ql-block">不足:联想力有一个前提:形象!可惜我个人觉得你联想出来的“小黄牛”形象,虽有个模糊的轮廓,可相似度还是不够高,无法轻易让人看出联想物。在构图上,显得满了点,导致内容在整片中,显得不够完整。</p><p class="ql-block">建议:观察象形物体时,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度。如果让观看者非常吃力才能看出个大概,那就比较难引起大家的共鸣了!</p> <p class="ql-block">标题:隐匿的笑脸 </p><p class="ql-block">作者:三少爷的剑</p><p class="ql-block">设备:荣耀i20</p><p class="ql-block">优点:看得出来,这个笑脸是这块石头上很小的一个部分,能观察到,不容易。这份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是拍摄微距必不可少的素质。</p><p class="ql-block">不足:笑脸的对焦不够扎实。三少爷的剑摄友,你的构图忽略了一点:你要拍的是单纯这个笑脸?还是这块石头上的笑脸?如果单单拍这个笑脸,就会让观看者觉得没啥惊奇之处;如果是想拍这块石头上的笑脸,视角太窄,不能让人明显感受到这是一块石头。</p><p class="ql-block">建议:对于这个场景来说,如能换放大倍率稍微小点的外置微距镜头,就能融入更多石头材质的部分,从而让人更明显感受到这是一块石头,这是一块石头上自然形成的笑脸,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标题:猴头 </p><p class="ql-block">作者:微视觉</p><p class="ql-block">设备:vivox9s</p><p class="ql-block">优点:微视觉摄友的这张作品,巧用这块石头半透明的特性,布置出逆光下透亮的效果。显示出作者对于被摄体特性的运用能力,而暗背景又进一步对比出石头的晶莹。这确实是一幅将主体和背景都设计地很好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不足:成也布光,败也布光!布置出来的测逆光太强太硬,让原本可以表达出的通透石纹,变得不够明晰,甚至石头左半边轮廓明显不如右半边轮廓清晰。在布光上,微视觉摄友的想法虽好,却在实际运用中,忽略了控光能力。</p><p class="ql-block">建议:利用逆光表达主体的作品,在布光上要注意光源的强度和入射角度。个人觉得,首先,要加强柔光处理(比如在光源上包上半透明材料),消除光线的生硬感;其次,光源位置可以适当调整,或者增加光源,这样,石头在保留晶莹剔透细节丰富的同时,环境光也会更自然,不会出现太刻意的人为布置痕迹。</p> <p class="ql-block">作品:鱼虾同乐 </p><p class="ql-block">作者:燕子</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P30</p><p class="ql-block">优点:好一幅抽象派素描。在无数不规则的线线交集中,勾勒出百般内容,千般理解。看的出名堂的人,会观察到自己所见的精彩。</p><p class="ql-block">不足:不能看出名堂的人,又会觉得似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形象事物。哪怕是燕子摄友看出的鱼和虾,也没有较明显的体现。我觉得这幅作品,在取景内容上,所具备的感染力和共识性就比较一般。</p><p class="ql-block">建议:去寻找更有说服力的拍摄体吧,我相信以你这副作品呈现出来的基本功,你的下一张此类题材的作品,肯定更加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标题:包容 </p><p class="ql-block">作者:高乐高</p><p class="ql-block">设备:小米10青春版</p><p class="ql-block">优点:石中石!这确实是一块奇石。红底白石,相“印”成趣。高乐高摄友是一家三口,哦不,准确地说,还有一只狗狗!三人一狗,充满热情地去寻石,收获了3大袋石头。在冬天,这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我要为这个温馨而充满生活探趣的家庭点赞!让我好生羡慕!</p><p class="ql-block">不足:石头的轮廓在焦外,说明这块石头的大小,与这个外置手机微距镜头的放大倍率并不是很搭配。</p><p class="ql-block">建议:就这块石头的大小而言,要想把石头边沿也融入焦内,达到合适的景深,需要放大倍率小点的外置微距镜头拍摄,然后进行多余区域的裁切,就能避免这块石头边沿发虚的现象(虽然这样会损失一部分的分辨率)。</p> <p class="ql-block">作品:《别吵别吵,让我再睡会》 </p><p class="ql-block">作者:沙紫</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Mate9+天丽微距镜头</p><p class="ql-block">优点:沙紫摄友这副作品的对焦,比上次《寻脉记》中的作品有了进步,虽然还没有完全合焦,但这也说明沙紫摄友离合焦更近了。石头的三条纹路有点脸的感觉,旁边以一块石头作为枕头的陪衬,从而彰显这个作品的命名标题,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热爱生活,充满童真的年轻态!</p><p class="ql-block">不足:总觉得这块石头呈现的纹理,还不够贴合你的标题。对焦还有更扎实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建议:在对奇石进行联想的时候,要记住第一眼的感觉,如果这块石头第一眼就不能让大家觉得很形象,往往就会造成主体不够生动,您个人理解又不够明晰的结果。奇石之所以称“奇”,这个“奇”的程度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作品:天然橄榄球 </p><p class="ql-block">作者:春语</p><p class="ql-block">器材:HUAWEIMate10+天丽微距镜头</p><p class="ql-block">优点:真的很像橄榄球。石头对焦扎实,景深得当,细节丰富。春语好友的这颗奇石可谓相当形象,长的巧妙,拍的明白。</p><p class="ql-block">不足:从单纯拍这块石头来讲:有时,我们追求至多细节的同时,也会出现曝光的两面性:一面是一清二楚的细节;一面是光比层次的缺失。选择了清清楚楚的细节,往往就意味着放弃了立体光影的呈现。而从表达的情境来讲,这个作品又让人觉得止步于基础,缺乏围绕橄榄球延伸思想的进一步深挖。</p><p class="ql-block">建议:你和完善的距离,很可能是一场橄榄球赛!既然已经联想到了橄榄球,何不对此去了解更多呢?我建议春语您可以去观看一场真正的橄榄球赛,把这块石头对于橄榄球的想象进一步联系实际场景。比如将底布颜色换成赛场地面颜色,比如将橄榄球这个竞技的标志性物体也拍进来,比如头盔(由于是微距,实际头盔肯定太大,可以选择合适大小的迷你模型头盔),不管烘托物在不在焦内,只要让人看明白就行。我相信,通过这张作品,你以后的拍摄想法会更多元化和深入化。</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寻石记》,暴露出部分参赛者的问题主要有两点:①面对被摄体大小和作品创作意图,还不清楚选择合适倍率的手机外置微距镜头;②对于被摄体形象程度的要求,还比较低。</p><p class="ql-block"> 有相当一部分参赛者,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解决,那么你们将会在微距摄影上,再上一个台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下去,又到了大家期待的评奖时刻了:经过仔细比对,多项衡量,名家意见,现在公布《寻石记》的优秀奖。获奖作品是------《石头记》,恭喜易凡摄友!(本文发出时,也会是我联系你,准备寄出奖品之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从《寻脉记》到《寻石记》,我们的手机微距摄影主题交流赛,一次比一次难。而接下去这03期的交流赛,也将迎来新的“自然传奇”。</p><p class="ql-block"> 它,有着冷天里特有的颜色,天地间最纯洁的“衣裳”,却也是冬日里最匆忙的别离。面对这样的神奇之物,大家有没有胆量和精灵摄手一起,走近它,感受它,欣赏它呢?</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必须提醒大家,这个主题的拍摄难度,除了需要早起,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保暖措施,毕竟健康是第一位的。从头到脚做好保暖措施,包括耳朵,脸,嘴唇。只有在确保不会着凉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去进行拍摄。</p><p class="ql-block"> 好,那么,我正式为大家揭晓“精灵杯”手机微距摄影主题交流赛03期的主题:《寻 霜 记》。</p><p class="ql-block"> 拍摄提示:时间在早上七八点之前,不同载体上的霜,会有不同的形态和变化,如何找到有观赏价值,与众不同的霜,将成为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一颗火热的微距之心,去见证这个冬末春初里,不知在何时何地,才会出现的冷傲霜华!</p><p class="ql-block"> 新摄友参赛请加精灵摄手微信:1785859976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