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贫穷的局里怎么突破?

柒月清欢

<p class="ql-block">本周末看了三部电影从《棒!少年》到《出路》再到《我和我的家乡》。感觉像看一个人经历了少年贫苦到青年困顿最后到中年清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这三部电影有三种味道,那《棒!少年》的味道是苦,《出路》的味道是酸,《我和我的家乡》味道是甜。</p> <p class="ql-block">先来看看苦涩的《棒!少年》吧,它讲的是一群贫苦的孩子凑到北京市郊,在70多岁的老教练张锦新带队下,期望通过棒球而吃饱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大多数人的童年来说可能都不需要考虑未来怎么办这个问题,但是对于这群在爱心基地打棒球的孩子来说必须要时刻考虑这个沉重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下顿饭怎么解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纪录片选择了两位性格相反的少年:梁正双和马虎。同样出身贫寒、被原生家庭抛弃的男孩子,马虎给我的感觉就是像个大人。有一种豁出去了的感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有在他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时我才会记起原来他还是个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双则会给人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错觉,他是优柔寡断的、温文谦恭的,换种说法,小双懂事得令人心疼。小双由二伯抚养,家里条件不允许养活两个孩子,所以双胞胎哥哥被送去保定了,他也差点因为太瘦小被埋掉,很幸运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讲起自己差点被埋掉,就像讲一件好玩的事儿。他就像寄人篱下的林黛玉一样,做什么都得看人眼色行事。教练接到小双的抑郁诊断单,谁又会想到一个师爷口中“温柔”的孩子,实际上患上了抑郁症呢?</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苦涩的《棒!少年》,来看一下心酸的《出路》吧。在电影《出路》中,有三个人物,马百娟是甘肃省小山村的一个小女孩,徐佳是湖北一个准备三战高考的男孩,袁晗寒是出生在北京,追求艺术的女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起点各异。你人生奋斗的终点,仅仅是别人的起点。就像马百娟的梦想是可以上大学找到一份工作。而徐佳的梦想是可以找一份好工作,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如果说前两者都在考虑如何更好地生存,解决物质需求。</p> <p class="ql-block">那对于袁晗寒来说,她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多的是基于生活意义方面的探索和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导演郑琼说:对于马百娟,他爸爸觉得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书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只要生了娃,也拖累大,反正大了以后要靠老公。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给她灌输那些读书没用,女娃要生孩子靠老公的思想,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好像这就是他们的一个出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佳说:“通常说成家立业,先成家,再去谈事业。家里这个环境,尽量早一点成家,让妈妈也少一点辛苦少一点分担。”在这个社会里、在这个教育当中,他始终在为别人活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为了符合外界期待而按部就班地生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袁晗寒来说,家里人并没有指望她事业成功,她自己喜欢就好。她有家庭作为支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从个人出路到家乡出路,我看完《出路》又看了《我和我的家乡》。其中压轴故事《神笔马亮》这个带着乡村找出路的故事最打动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神笔马亮》演绎了一个当代画家马亮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瞒着妻子秋霞到乡村扶贫的故事。他顾念家乡,不忘初衷。与物质和面子相比,他更注重精神追求。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结尾,秋霞找到了马亮在做扶贫工作的地方。看到原本破落不堪的农村,如今变得像乌托邦田园一样,秋霞渐渐理解了马亮。</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出身、成长在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性格、观念上,是不可逆的。但我觉得,世事无绝对。人还可以自己教育,比如通过看书,看纪录片,自己去独立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电视剧《流金岁月》里小姨告诉南孙:“你不能选择你的家庭,出生后只能从某一个地方出发,但是后面的岔路口要往哪里走,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你遇到的每一个人,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都在对你起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这三部电影我感觉自己真的已经拥有了很多很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要知道自己心里真正希望要的是什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生活层面来说,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起点各异。你可能拼尽一生想抵达的终点只不过是别人的起点。从生命层面来说,从生到死我们最终到达的都是同一个终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路》的导演郑琼觉得真正的出路是打破成功学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她认为:“真正的出路不在于要离开哪里,而是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对自身所处的这个文化有觉察和反省,并做出不一样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选择权不是被赋予的,而是需要争取的。就在通过争取而改变命运的同时,你就活出了真正的自我。这种改变不单单指物质条件上的改善还包括精神的独立与自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