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十三儿 过小年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路喆</span></p><p class="ql-block"> 腊八节的来源是上古时期开始的“赤豆打鬼”,和夏商周时代的“冬祭”之说,以及佛教的“腊八粥”。冬祭就是腊祭,腊祭祭的是田地、农神等。先秦时,祭的范围,又增加了祭祀祖先和家神,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汉代开始,祭的五位家神也有变化,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由此可知,从先秦到汉代,受祭五位家神虽有所变化,但“灶神”却一直存在。而且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是民间专门“祭灶”的日子,并由此又衍生出一个传统节日——祭灶节。</p><p class="ql-block"> 灶神,还有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等称谓,民间则大多尊称“灶王爷”。传说这位神仙爷爷是玉皇大帝派驻在每家每户的监督员,肩负着护灶和保护一家人安全的职责,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还是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行为道德、一言一行、所作所为。监督员如此重要,每家每户自然不敢慢待,灶神就成了一家之主。但这个一家之主却任事不干,户口册上也不显示,平时就在灶台旁边的神龛里端端正正的坐着,本家还给灶王爷成了个家,让灶王奶奶的画像也陪伴着,一起接受人间的烟火供奉。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功过是非,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情况来决定下一年对这一家的奖优罚劣,年三十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一家新一年的所作所为,直到下一年的腊月二十三。如此循环往复,不厌其烦,索性便成了节。灶神画像的两旁是一副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这是本家的美好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就要给灶王爷供吃供喝,并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把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取下来,并在其嘴上抹上蜜糖,“二十三,糖瓜粘”的俗语由此而来。然后,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画像和草马一起烧掉,就算“上天言好事”去了,这个过程叫“辞灶”。大年三十再把灶神“请”回来,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家家户户烧(纸)轿马,洒酒三杯,送走其他诸神以后,用一幅新灶神画像贴在灶台边的神龛里,就是“回宫降吉祥”了,这个过程叫“接灶”。而整个的操作过程步骤作为习俗沿袭下来,就是“祭灶”,腊月二十三这天,就是“祭灶节”了,祭灶节,其实就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言好事”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祭灶的习俗,自古就有。据说,夏禹时代,灶君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可见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论语》中有“与其媚与奥,宁媚与灶”的话。媚是谄媚、巴结,这里指祭祀;奥是传说中的一位高贵的神;灶就是灶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其去祭祀高高在上的“奥神”,宁愿祭祀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灶神”。说明,在春秋时代已有祭灶的记载。《战国策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曰: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诗句。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还要辅助陈列鼎俎等祭器、设置笾豆等礼器,还有迎尸等仪式,“迎尸”就是由活着的人立着代替逝去之人接受祭拜,这里指代灶神,有很明显的原始崇拜的意味。到了后代,“迎尸”用画像代替了。</p><p class="ql-block"> 从汉武帝起,采用夏朝历法制度,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即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民间称正月初一为“大年”,而祭灶节的庄重热闹程度仅次于“大年”,所以,自古以来,又把腊月二十三这天称为“小年”,故有“二十三儿,过小年儿”之说。在古代,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就是说小年的习俗包括祭灶,但又不仅仅限于祭灶。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此后,每天都有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和不同的习俗,直到到大年初一。因此,也造成了祭灶的日子并不一致,不管官、民、僧、道,都需要生活吃饭,都有锅灶,也就都需要祭灶。祭灶也就有“官三民四僧道五”之说,就是说,官方是腊月二十三,民间是腊月二十四,而道士和尚则是腊月二十五。还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方是腊月二十三,民间是腊月二十四,而船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而官方和民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地域上。北方地区,做为政治中心的时间较长,受官方影响较大,因此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远离政治中心时间长,受官方影响小,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祭灶节定在腊月二十五。清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祀灶神等神,以后王族、贝勒随之在二十三这天,民间于是也效仿官方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成为“祭灶节”固定的日子和“小年”的固定习俗,便推广开来,延续至今。而小年的另一个主要习俗“扫尘”,则留在腊月二十四进行,“二十四扫房子”之说,就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祭祀灶王爷是个大事儿,程序严谨、庄重,祭品当然也不敢含糊。因此,祭灶节的习俗,又体现在“吃”上。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习俗,好多就是“吃”的文化,就是源于是祭祀的节日,祭祀需要祭品,而祭品的主要内容就是食品。想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需要“糖瓜粘”,用蜜糖甜甜灶君的嘴,于是就有了“吃灶糖”的习俗。同时,要有路费,就用“元宝”样子的饺子代替,于是,就有“吃饺子”的习俗,后世需要远行者离别之时要在家要吃顿饺子,接待远方归来的游子到家要吃顿面条,即“出门饺子回家面”的民俗也由此而来。寒冬腊月,怕灶王爷冻着了,就做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汤”。千里迢迢、路途遥遥,于是要炕“火烧”,给灶王爷做干粮,故有“二十三儿,炕火烧儿”之说;火烧在有的地方被也称为“灶饼”。辞灶时,要抱一只老公鸡作为灶王爷的坐骑,东汉班固编《白虎通义》又云:“祭灶以鸡”,此俗一直延续至宋,苏东坡诗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定燔吾”,但也不全是鸡,亦有以鱼牲祭祀的。“献灶鸡”的习俗由此而来,大多的地方则是扎“草马”为坐骑,祭品还含有清水、草料,是为灶君的坐骑准备的。小年的习俗烧纸、放鞭炮就源于辞灶时的“烧草马”环节。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胡朴安(1878~1947)所著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河南沘源县则:烧饼二枚,名曰灶火烧;牙饧一块,名曰灶糖;雄鸡一只,名曰灶马;芊草节少许,粮食五种,清水一盂,谓之马草”,沘源县就是现在的唐河县,文中所载的近代习俗,好像只剩下“灶火烧”了,当今唐河人也已经知之甚少了。有的地方,小年的习俗还有吃面条、贴窗花等。</p><p class="ql-block"> 可见,小年作为整个过年的一个时段,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小年又因此而成为祭灶节,祭灶节和小年又重合为一个节。在北方,小年祭灶的习俗,从“官三民四船五”,到清雍正年间又统一到腊月二十三这一个日子。吃灶糖、吃饺子、吃火烧、喝豆腐汤等等,又是祭灶而衍生出来的吃的习俗,而小年的习俗又不仅限于祭灶。因此,小年和祭灶节既有内容上的区别、又有内在实质上的密切的联系,是“合二为一”的一个节日。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小年开始,实际上已经进入过年环节。“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此后直到腊月三十这几天,灶王爷不在家里了,也不能履行监督职责,世间之人也开始从精神上稍稍放松自己,尤其小孩子平时爱犯的一些非原则性的小错误,这时候“一家之主”不在家主持工作,父母大人也就网开一面,不再进行深究,也不会做出什么惩罚。</p><p class="ql-block"> “葱花火烧豆腐汤,糖瓜虔心祭灶王。拜托上天言好事,平安下界降吉祥。五谷仓盈续丰稔,爆竹声震再开场。拂尘轻掸推乾坤,便闻迎春腊梅香”。现在城乡小年祭灶的习俗亦然存在,但仪式早已退化成了一种内心的记忆,祭品也大大缩减或去除,远没有昔日的丰盛和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神话和封建的糟粕部分已经被剔除,为环保计,烧纸、放鞭炮(烧草马)的环节也被明令禁止。小年的祭灶的习俗真正只剩下“吃”的氛围了,家家户户开始操持过年的吃食用度,每天都有实质性的过年习俗,打扫卫生、杀鸡宰羊、发面蒸馍等等,为阖家团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二十三快到了,浓浓的年味也该回来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路喆,网名天天向上,河南省新野县人,现在中原农险唐河县支公司供职。爱诗文、勤耕耘、伴美酒、平常心,偶有诗词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