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客家族谱诗是指载入客家族谱中,千百年来在各姓氏裔孙中口耳相承、代代相传的诗。它因流传广、影响大而被称为“客家史诗”。</p><p>--黄氏--</p><p>在族诗中流传广泛并影响深远的是黄峭的“遣子诗”(又称“认宗诗”),它是日后其子孙之间相互认同的重要依凭。</p><p>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p><p>平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p><p>朝夕勿忘亲命语,春秋须荐祖宗香。</p><p>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总炽昌。</p><p>据《黄氏族谱》记载,诗作者是黄氏入闽始祖黄峭公遣送21个儿子分赴各处开基发展口占的“遣子诗”,后来又成为黄峭后裔之间的“认亲诗”。当时正处于唐末五代变更之际,目睹兵连祸结,社会动乱,考虑到“多男多惧”,聚不如散,于是遣散诸子到闽粤赣各地,以避不测之祸。他的遣子故事,世代传为美谈。诸子临别,峭山吟诗一首,为各地子孙相亲证据,世称“遣子诗”,俗称“认宗诗”。可归纳为三层意思:首先肯定儿子年富力强,有所作为,教育诸子居安思危,立志四方;继而教育儿孙要树立纲常道德,弘扬家传孝道;最后训诫儿孙不要迷信天命,要自强不息,人定胜天。</p><p>黄峭,字峭山,号青岗(871-953),福建邵武人,为黄氏入闽大始祖。唐昭宗工部侍郎,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子孙众多。</p> <p>-刘氏--</p><p>宁化县石壁客家刘氏十五世祖刘广传就仿照黄峭诗,作《遣子孙》云:</p><p>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p><p>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p><p>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p><p>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p><p>这首诗被刘氏宗亲称为族诗,泰国刘氏宗亲总会还为这首诗谱曲,定为刘氏宗亲会会歌。</p><p>刘广传,名弁,号清淑,谥广传,元朝仁宗延佑二年进士,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一说赣州太守),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奉议郎。出生于福建宁化县,卒于京职。娶妻马夫人、杨夫人,生一十四子。广传公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这是四海为家,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最终目的是要认祖归宗,吃水念着水源头的优良传统。</p> <p>--张氏--</p><p>张化孙被客家张氏后裔称为“鄞江始祖”,他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与教育,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写成诗训,告诫子孙以上祖为典范,做有用之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检验。</p><p>张化孙裔孙辈分诗:(称为内八句):</p><p>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p><p>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p><p>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p><p>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p><p>张化孙裔孙寻根诗(称为外八句):</p><p>清河系源远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p><p>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祷。</p><p>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p><p>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p><p>张化孙,讳衍,字传万,赐进士,诰授中宪大夫,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p> <p>--钟氏--</p><p>客家《钟氏族谱》载有《流迁诗》:</p><p>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纲常。</p><p>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p><p>这首《流迁诗》被广泛记载在钟氏客家族谱中或在族内口头传诵的诗,反映了客家人为了自身的发展豁达地选择了迁徙,在新的居住地积极应对周围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营造出适应自身和家庭、家族生存发展的新环境,将“他乡”变为“故乡”。</p><p>据马卡丹《千年回望》一书中记述,清咸丰年间,原籍福建武平县土均塘后迁四川塘湖的钟姓修撰族谱,便阖族议定族诗一首,专为族人安名之用,称《钟氏世代安名辈份七律诗》,诗曰:</p><p>元吉新培学祖先,名山毓秀启心传。</p><p>诗书继世恩斯远,礼义兴家福自全。</p><p>天德长存生孝子,文明有象发英贤。</p><p>其光庆锡人才盛,富贵荣华兆万年。</p><p>该诗相当通俗易懂,期盼子孙人才辈出、合族昌盛的心愿跃然纸上。</p> <p> 在《黎氏族谱》里,记录着黎姓客家人建造桅杆城的经过--约南宋未至元初,黎家太始祖黎肇基公带领家人由福建迁至广东嘉州(今梅州)。清乾隆四十年间,黎家十七世祖捷宽、捷敏二公迁移至广西贵县,在君子垌定居。到乾隆未年,黎家家财渐丰,在木子街拥有多间铺面,开始筑造围屋。整座围屋的建造经历了三个阶段:乾隆未年建起右老祠堂,为三间三进式结构;黎家财丁两旺后,又续建左老祠堂;光绪年间,又筑起新城"畅记城",新城、旧城间以城门相连,合称"长城"。桅杆城属于粤桂常见的长形的四方城围城结构,具有四方城外部及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的特点。</p> <p>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p><p>客家人的历史</p><p>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p><p>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p><p>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p><p>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p><p>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p><p>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p><p>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p><p>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p><p>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p><p>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p><p>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月是故乡明”啊,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p><p>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p><p>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p><p>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来。一位客属长者说:“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场的位置。怎么定呢?要看风水。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迷信的那个风水。主要是采阳光,看风向,近水源,傍硬山,择高地。而坐北朝南、向阳背风、柴近水便、视野开阔则是理想的选择。”</p><p> 人们常常赞叹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毅和机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群体,由于先民数代屡次长途的迁徙,它自然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锤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处理与自然界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客家群体中出现过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p><p>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p><p>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那套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p><p>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p><p> 当然客家的豆腐同样也是很有名的,中国最出名的豆腐:客家酿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后两个只能算是小菜小吃,唯有客家人把豆腐上升为大菜、主菜。甚至他们闹新房的歌曲里都有豆腐,例如有一首这样唱到:</p><p>新买磨石圆叮当,</p><p>一心买来磨豆浆,</p><p>三更半夜磨豆腐,</p><p>呀呀啮啮到天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热烈祝贺《 ぺ水上赣人》美篇号正式开通,请各位朋友保存下面这个二维码,并打开扫码关注,或者直接长按二维码点击“递名片”并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