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我们这一辈人都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幼年和少年时代刚好赶上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b></h3> <h3><b>父辈们当年都是鏖战在朝鲜沙场上的志愿军将士,他们于1950年深秋跨过鸭绿江,打了一场“免得百拳来”的保家卫国战争……</b></h3> <h3><b>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披着硝烟战火,天各一方,就是回家,也停留短暂。孩子们只是朦朦胧胧知道爸爸们在扛枪打仗,全家成员长久不在一起。后来,我们长大了,父辈们也很少提及那场战争,也许是过于惨烈了……</b></h3> <h3><b>2020年冬季,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七十周年的日子里,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气势恢宏的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b></h3> <h3><b>该剧初次在银屏上全景式展示了父辈们当年在朝作战雄姿伟影,我们惊呆了,这才知晓那场战争详细经过和重大意义,也唤起了大家对弥漫硝烟童年时代的久远回忆……</b></h3> <h3><b>1950年10月,由解放军第十三兵团组建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图为彭德怀司令员等首长与首次入朝四个军军首长们在当时的沈阳大和宾馆开会后合影,他们中有许多我们同学和校友的父亲……</b></h3> <h3><b>银屏上的彭德怀伯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也是我们父辈们尊敬的首长,他威武雄壮、横刀立马统帅着几十万志愿军作战部队……</b></h3> <h3><b>孩子们也都把彭伯伯当成亲人,停战后的一天,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二排左三)和邓华副司令员(二排右三)来到沈阳八一学校师生中间,我们大多是志愿军军娃。六年级学生林小安(二排左四),手捧鲜花,走到彭伯伯身旁,老人家抚摸着小安头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b></h3> <h3><b>几经周折,各路入朝的志愿军领导终于在大榆洞总部汇师了……</b></h3> <h3><b>金矿山洞中,煤油灯火下,我们的父辈们聚精会神地研讨作战计划……</b></h3> <h3><b>大剧中的志愿军邓华副司令员……</b></h3> <p class="ql-block"><b>这是一次回国后,邓华副司令员夫妇与女儿邓青青、邓英英、邓欣欣和儿子邓穗合影……</b></p> <h3><b>志愿军洪学智副司令员戎衣齐整出现在银屏上……</b></h3> <p class="ql-block"><b>1951年4月,洪副司令员在前线,张文阿姨与孩子们在沈阳合影。后排左起:洪豹、张文、洪虎;前排左起:洪彦、洪狮和洪炜,孩子们也都常年不生活在父亲身边……</b></p> <h3><b>志愿军政治部杜平主任在志司……</b></h3> <h3><b>停战期间,杜平主任一家人在朝鲜土地上相聚了,前排孩子左起:安平、美平、少平和延平……</b></h3> <h3><b>1950年10月中下旬,志愿军大部队陆续入朝,开进最前面的四十军118师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来到志司大榆洞驻地,向彭总报到……</b></h3> <h3><b>在祖国后方,春天里的一个假日里,东安和雅安(父亲邓岳)踏着缝纫机,为父亲修补军衣……</b></h3> <p class="ql-block"><b>这是沈阳八一学校两位校友张建军(左)和张建政(右),父亲为银屏上的118师政委张玉华……</b></p> <h3><b>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四十军首先打响了“两水洞之战”,118师354团团长褚传禹奉命围剿韩军伪六师第二团……</b></h3> <h3><b>当敌军走进了包围圈,早已埋伏好的枪炮手突然出击,子弹、炮弹和手榴弹乱飞,打得敌人惊慌逃窜,赢得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一个模范战例……</b></h3> <h3><b>褚团长的三个孩子,左起:褚力、褚华和褚虹……</b></h3> <h3><b>三十九军115师343团接到了南下包抄云山美军后路任务,团长王扶之身先士卒,端枪冲在最前面,率领官兵们赶到明当洞,卡断公路……</b></h3> <h3><b>这是银屏上343团血战美军骑五团情景……</b></h3> <h3><b>王扶之三位可爱的女儿……</b></h3> <h3><b>一次战役后期,总部首长电令三十八军在飞虎山、月峰山一线构造阵地,主动示弱,保持接触,诱敌深入。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执行任务,官兵们以排为单位,轮流坚守飞虎山阵地……</b></h3> <h3><b>敌机和重炮狂轰滥炸,战士们凌然用轻兵器坚守,五天五夜,岿然不动……</b></h3> <h3><b>范天恩子女三兄妹在大后方平静地生活(左起:老大范辉,老二范霞,老三范林)……</b></h3> <h3><b>二次战役开始了,西线主力三十八军在梁兴初军长带领下,完成了迂回穿插任务,奇袭武陵桥,飞夺三所里,抢占龙源里,坚守松骨峰,为阻止美军北撤立下大功…</b></h3> <h3><b>这是梁兴初的孩子们,晓东和晓源哥俩坐在两位红领巾小姐姐(左梁滨江,右梁滨涛)中间……</b></h3> <h3><b>志愿军三十八军政委刘西元……</b></h3> <h3><b>战后一家人合影,前排左起:刘安滨、刘晓燕、刘晓东……</b></h3> <h3><b>三十八军114师首战任务是攻打嘎日岭,部队在师长翟仲禹带领下突袭垭口,重创“土耳其旅”……</b></h3> <h3><b>翟师长三个孩子合影,上翟若冬,右翟若勤,下翟若春……</b></h3> <h3><b>飞插三所里路途中的113师江潮师长……</b></h3> <p class="ql-block"><b>江潮伯伯和舒星阿姨戴上志愿军胸标与独生女儿江立群合影(停战期间赴朝探亲)……</b></p> <h3><b>113师政委于敬山……</b></h3> <h3><b>于伯伯的五个孩子们(左起:于勇、于洋、于澎、于滨和于涛)……</b></h3> <h3><b>一个夜晚急行军145华里山路的113师官兵们创造步兵步行奔袭的奇迹……</b></h3> <h3><b>带队的113师副师长刘海清……</b></h3> <h3><b>刘叔叔的孩子刘小坤和刘健……</b></h3> <h3><b>到达目的地后,338团团长朱月华奉命坚守三所里,关闭敌军南逃大门……</b></h3> <h3><b>在后方,还在上幼儿园的朱维平和朱爱平,孩子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爸爸了……</b></h3> <h3><b>112师任务是占领和坚守松骨峰(敌军另一南逃道路),图为领受任务后的副师长李忠信……</b></h3> <h3><b>335团官兵们迅速到位,奋勇阻击,血染山岭,杀声撼天……</b></h3> <h3><b>李忠信女儿李凌和李黎……</b></h3> <h3><b>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战绩辉煌,彭总在嘉奖电文上奋笔疾书,“三十八军万岁!”……</b></h3> <h3><b>志愿军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b></h3> <p class="ql-block"><b>战后吴军长的“全家福”,他家的留守儿童最多了……</b></p> <h3><b>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打过三八线,这是三十九军116师348团副团长周问樵带领部队占领李承晚官邸后的画面……</b></h3> <p class="ql-block"><b>马鞍上坐着周副团长女儿周平,停战啦!父亲(周问樵)乘兴牵马驮她前行……</b></p> <h3><b>周叔叔的孩子们,右起:周平,周铁山,周巍巍,周锦星……</b></h3> <h3><b>父辈们渡过汉江,占领汉城,取得了三次战役的辉煌胜利!</b></h3> <h3><b>官兵们鸣枪庆贺……</b></h3> <h3><b>我们用自制的“矿石收音机”聆听前线传来的捷报喜讯……</b></h3> <h3><b>1951年4月,志愿军三兵团入朝,代司令员王近山参加总部作战会议……</b></h3> <p class="ql-block"><b>王近山和爱女王珍珍……</b></p> <h3><b>同一时间入朝的志愿军十九兵团杨得志司令员……</b></h3> <h3><b>在家留守的三个女孩……</b></h3> <h3><b>志愿军回国后全家合影……</b></h3> <h3><b>四次战役时候,五十军担当西线防御重任,在汉江南岸构筑防线,阻击美军主力突破,蔡正国副军长负责前线指挥。五次战役后的一次作战会议中,遭遇美机轰炸,不幸以身殉国……</b></h3> <h3><b>蔡伯伯牺牲后,张妈妈独自带着小东和四东……</b></h3> <h3><b>“出师大捷身竞死,战旗裹尸爸爸还”,沈阳市军民为蔡伯伯举行隆重的祭奠大会……</b></h3> <h3><b>接下来,银屏上又出现了黄继光叔叔舍生忘死堵枪口,邱少云叔叔身披烈火在潜伏的壮烈画面……</b></h3> <h3><b>在我们戴上了红领巾的时候已经记牢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孩子们仰慕英雄……</b></h3> <h3><b>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我方缺乏空中优势,敌机狂轰乱炸,但也没有炸断钢铁运输线,志愿军后勤辎重队伍还是滚滚向前……</b></h3> <h3><b>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孩子们到乡村参加劳动,拾检麦穗,磨成面粉,支援前方……</b></h3> <h3><b>大后方没有炮火和轰炸,我们用人力拉车,运回劳动果实……</b></h3> <h3><b>父辈们在前方英勇杀敌……</b></h3> <h3><b>防空部队探照灯夜空中摇戈,守卫着孩子们的安全……</b></h3> <h3><b>生活在祖国后方的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的童年有硝烟,前方的父亲在作战……</b></h3> <h3><b>党和国家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幼儿园和小学校,哺育和培养这些孩子们……</b></h3> <h3><b>图为沈阳志愿军后勤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张文阿姨是幼儿园园长……</b></h3> <h3><b>安东志愿军第二育才小学师生合影……</b></h3> <h3><b>组织上知道孩子们父母都在前线,这些幼儿园和学校实行住宿制……</b></h3> <h3><b>学校里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是拔河比赛……</b></h3> <h3><b>女孩子在做跳皮筋游戏……</b></h3> <h3><b>幼儿园里孩子们挤坐在一张椅子上嬉笑玩耍,咿呀叨念,“爸爸回家”……</b></h3> <h3><b>银屏上的爸爸即熟悉,又陌生,他们对敌人那么凶,那么狠;对家人,对孩子,这般的亲,这般的暖……</b></h3> <p class="ql-block"><b>星移斗转,七十多年前那场战争中的伟人、父辈们和志愿军官兵们大都不在了,《跨过鸭绿江》影像又把他们带回了这群孩子们面前,我们泪流满颊,思潮激荡,心跳不己……,致敬伟人!致敬父辈亲人们!!致敬全体志愿军官兵们!!!</b></p> <h3><b>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来之不易,没有伟人雄才大略,没有父辈们的英勇作战,没有志愿军官兵的流血牺牲,没有我们童年岁月里的炮火硝烟,哪有今天的太平盛世?我们热爱和平,期盼“中国梦”的明天……</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