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淞花

左泽华

<p class="ql-block">看看美丽的雾凇是我的愿望,也是此次东北行的主要目的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5日,圣诞节的清早5点多钟我们就从酒店出发了,到了吉林的雾凇岛天还没亮。</p> <p class="ql-block">据知,一天中看雾淞的最佳时间是早上,雾淞是在早上形成的 ,所以要提早在太阳出来前起来看雾淞,不仅能看到松柳凝霜挂雪,而且随着太阳的慢慢升起,还可以拍到那红色的朝霞洒在白色的雾松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当天的雾凇岛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冻的我们全身像掉进冰窟窿里一样,冻的瑟瑟发抖,但是我不怕冷就怕看不到雾凇,如果看不不到那就白跑一趟了。</p> <p class="ql-block">据说形成雾凇的条件非常旧苛刻,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风大的形成雾凇的最大敌人。</p> <p class="ql-block">结果怕什么来什么,直到太阳出来也没见到雾淞。</p> <p class="ql-block">雾淞岛上的冰挂</p> <p class="ql-block">拉雪撬的狗狗</p> <p class="ql-block">雪中浪漫</p> <p class="ql-block">日出时的雾淞岛</p> <p class="ql-block">带着遗憾离开了雾凇岛</p> <p class="ql-block">然后,下午在万科滑雪玚,当我们登上山顶时,却意外看到了雾凇。</p> <p class="ql-block">雾凇,俗称冰花、树挂等,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p> <p class="ql-block">雾淞非冰非雪</p> <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美的雾凇啊,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站在万科滑雪场的山顶,我仿佛进入如诗如画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雾淞,因其美丽,所以人们给予她很多美丽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其美丽皎洁,晶莹闪烁,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被称为“冰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它寒流袭卷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而她像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韵味浓郁,被称为“傲霜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精美的艺术品,寓意深邃,被称为“琼花”;</span></p> <p class="ql-block">因为它把落雪挂满枝头,把神州装点得繁花似锦,景观壮丽迷人,成为了北国风光之最,它使人心旷神怡,被称为“雪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