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习惯在选书时透过推荐语找到情感所需的共鸣和当下刚需的营养;惯常读书时反观目录的逻辑安排并写下只言片语的感悟;每每在生活中找到这本书中最直接的感触和最深切的初衷。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乎语文的品悟、教学的启迪,更是时时叩击本源的思考——共情共悟的诗意语文自然而发、自在而为。</p> <p class="ql-block"> 习惯读诗、从小背诗,直到读到这本书,才真正明白诗意的缘由于生命的本真,诗意的语文本该从文字内藏的诸多感情里引发感同身受、触及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p><p class="ql-block"> 在开始把序言里对我影响最深的句子分享给大家:没有情,语文只是一种苍白的符号,教学呢,就是一种冷漠的训练。有多少童年可以重来,有多少生命可以重复。每一堂课都是学生生命中的唯一,向前走去,就永无回头的可能。这一堂堂课串起了他们生命中最幸福的童年。那么,是什么让学生感到幸福?我想,是“情”吧!</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本书目录分为六个特辑:一谈境界、二谈诗意、三谈儿童、四谈语用、五谈文化、六谈知音。娓娓道来每个概念里内涵的深层联系,并透过真实的课例或案例处理到思想最深的共情。</p> <p class="ql-block">第一辑的感悟——要有一个情景切悟、共创共享的人情场。</p><p class="ql-block"> 一直思考不断探寻的是书中提到的两只眼睛看书和教学机智的分析——情景、决策、时间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高中起读到了王国维大师论读书的三重境界,本书中记住了好课的三重境界——在、如、即。反思自己的课堂,也明确了课堂的真意,也坚定不懈努力追寻最高境界,诗意里享受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第二辑:</p><p class="ql-block"> 摘录写给自己也分享给大家——诗意语文让语文更美,更重视言语感受和言语想象的同时,在更彰显语文的情感熏陶、人文关怀的同时,尤其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课堂教学的虚高、矫情、唯美和伪圣。</p><p class="ql-block"> 语文的诗意在文本,是文本之美,这也是诗意语文的基点和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诗意在精致的构思、在不朽的精神母题、在深邃的哲理境界、 在出乎意料的章法、在细致入微的线索、在鲜明的语言节奏在匠心独具的表达手法。原来,诗意的光辉,温暖的关怀,浪漫的情怀,崇高的灵魂,道不完的语文诗意,就在不朽的文字中,只要文字存在,诗意变不会消失。</p> <p class="ql-block"> 过于理论话的言说读之晦涩,解之不觉,教学本是鲜活实际的问题,对于提升我自己的感受是迫切的追求和收效甚微的矛盾与怀疑,透过关于书中每个有所悟有所思的例子和习作这一页,我想对于诗意不再那个高大到遥不可级,不需悟性好到鹤立鸡群,其实引孩子进入生活中细小的本真,用情感悟,以爱出发,诗意从口中不经意间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买了有几年,读了也有几遍,但好像每次想到的都不一样,把它推荐给每一个人,不论语文亦或生活,我们需要仪式感,更在意诗意的美好,透过文字的力量,希望能点燃我们自己和每个学生最重要的也是生命最需要的——发现自己、诗意人生。</p> <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p><p class="ql-block">将感悟洗净</p><p class="ql-block">舀一勺诗意煮茶</p><p class="ql-block">词语袅袅</p><p class="ql-block">温热陈年的话</p><p class="ql-block">何处飘来</p><p class="ql-block">清香的密码</p><p class="ql-block">课程流转 生命蹉跎</p><p class="ql-block">宛如佛拈花</p><p class="ql-block">一壶微笑</p><p class="ql-block">沸腾起言说的芽</p><p class="ql-block">品过</p><p class="ql-block">才知晓语文的味道是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