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乡村见闻

Sam 大叔

2014新年伊始,一封来自日本的信函,被摆放在办公桌上,拆封后我读到:<br><br>尊敬的董先生:<br><br>过去两年,您连续组织国际农业代表团造访日本,为我国农业作出了贡献。为表达谢意,本国政府决定邀请您来日本度假,体验这里的农民生活。此行,我方邀请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像您一样的人士,包括往返国际机票在内的全部旅行费用,将由我方承担。<br><br>敬候您的回复。<br><br>日本国<br>农林渔业部<br>2014年1月6日<br><br>噢,原来是一份日本的官方邀请函。<br><br>对方太客气了,“贡献”何从谈起,安排过几个南美农业代表团访日,那倒是真的。说起来,对日本我不算太陌生,毕竟在那儿生活过一年。但只呆在大都市里,对乡村我知之甚少。那么,日本的农民居住条件如何,温饱方面是否有保障,每天的伙食什么样,子女教育怎样解决,对这些,我当然想知道。既然这是一次了解日本农村的难得机会,我便爽快接受邀请,收拾好行装,匆匆踏上访日旅程。<br><br>从洛杉矶到日本成田国际机场,空中飞行11个小时。我在想“体验日本农民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是刺激还是辛苦,是浪漫还是乏味?怀着对未来几天生活的期待与憧憬,我兴致勃勃跨出机舱,第三次踏上日本国土,开始了我人生中一段新的经历。<br><br>东京新大谷酒店会议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位客人被分成3组,将走往不同的行程。我们这一组9人(中国3人、泰国3人、菲律宾、韩国、美国各1人)。日方为每组派出3位陪同,其中官员1人,翻译2人。<br><br> 东京暂短停留后,我们小组乘坐巴士离开首都,全程为:东京--长野--静冈--东京 经6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的第一个村庄,是长野县饭田市的千代山,它坐落在一条峡谷内,全村有600户农家,约2000余人,村民们主要从事水稻和果树的种植。<div><br></div> (农户住宅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峡谷两侧,这是村子一角) 车子刚进村口,就看到有3家主人,手持自家姓名的招牌一字排开。他们的穿着打扮朴素,与中国的农民无大差别。大冷的天,人家就一直站立在那里等候,让人好感动。我们4位男士被分配到川手家里。 川手今年80岁,看上去身体健壮,仍是家中主要劳动力,他家庭主业是种植水稻,副业有蜜蜂饲养和香菇种植,儿子在城里上班。他家住宅是一栋两层木制建筑,房顶为琉璃瓦。川手先领我们绕到房后的他家祖坟,老人家对墓碑施礼后,对我们说:“我家祖先从400年前的江户时代就住这儿,祖祖辈辈务农,我是第13代人。”<div><br></div> 接着又参观了他家的车房、香菇园、养蜂箱。 回到屋后,大家围坐在榻榻米上,主人环视一圈后问:“名单中有一位叫山姆的60岁美国老头也分配到我家,怎么没看见他”?我向前欠了欠身,礼貌地答道:“不好意思,我就是那位来自美国的老头,没有黄头发和篮眼珠,是东方面孔”!<br><br>“哦?哦!”川手用一个升调和一个降调,表示明白了我的意思,接着夫妇二人开始了较为正式的欢迎致辞,介绍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家庭状况。也说到,体验农民生活就是要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若是夏天,可领大家下稻田劳动,但在大雪覆盖的冬季农闲期间,只能干点杂活儿。<br><br>今天的“杂活儿”,就是为烧炭做准备,有截木墩、木料运送、劈柈子等等。这点农活儿对一个下过乡的知青来说,实乃小菜一碟,我便有模有样地干了起来。 “烧炭”一词,当年学【老三篇】时读到过,当时心想,要像张思德那样,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许多年过去了,究竟是否已脱离了低级趣味,是否够纯粹,自己也说不清。但,无害于人民和有道德这两条底线,我起码算保住了。<div><br>像许多农民一样,川手家里也养一条小狗,取名为“四郎”,整天拴在门前。说来奇怪,每当我们进出房门时,那狗都窜上来,在人群中单独扑向我,用它两只前爪紧紧抱住我左闻右嗅,不肯撒手,更不让我离去。连续几次皆如此,大家十分纳闷,不知其所以然,唯独我自己明白其中奥秘。原来,我在美国的家里,饲养着一条漂亮的雌性博美狗,名叫“蜜妮”。准是她遗留在我身上的气味,让“四郎”神魂颠倒。狗的嗅觉能力之强,不能不令人惊叹。我心里不仅咒骂:“四郎,你这个小流氓!”<br></div> 次日午后,我们与川手老两口告别,乘车往东南方向行驶,3小时后抵达静冈县的掛川茶场。这里是日本最著名的绿茶产地,因其独特的茶叶种植方式和加工方法,被列为世界农业遗产之一。举目望去,整个村庄卧在一座向阳山坡上。 这回,我和菲律宾叫Noel (闹儿)的小伙儿,被分配住进松浦家。松浦一家5口人,夫妇及3个孩子,他本来是城里人,娶媳妇后搬到乡下,当了倒插门女婿。媳妇家拥有330公顷的茶园,松浦来后便成为茶农,承担起茶园的全部工作。 第二天上午,松浦领着我和闹儿,爬上一山坡。坡上荒草已被他用大扇刀放倒,我们的任务是把荒草打成捆,滚动到山坡下,装车运往茶场,用粉碎机打碎后,把碎草装进白色大布口袋,撒到茶园的垄沟里,目的是让地面冬季保暖,春天碎草腐烂后变成肥料滋养茶树。 实际上,这两次农家的接待都是由农协安排的,农协是全国性民间组织,其职能是把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在生产各个环节(如农机的租用、种子和化肥的批量购买、产品的深加工及外销)等方面,实行统一运作,来帮助农户,减轻他们的负担。<br><br>我们参观茶叶加工车间,工人介绍说,采摘的新鲜茶叶被送来后,需进行蒸茶、揉茶、包装等一系列加工,才会变成商品。眼前这道工序称为“揉茶”,这个木制揉茶台的中央部分,温度约摄氏90度,四周边缘约20度。茶农利用这个温差,把经过气蒸的绿茶揉搓成我们平时饮用的卷状茶叶。他们告诉我,机械加工和手工操作的茶叶,其味道完全不同,他们始终坚持手工揉茶,是被认定为世界农业遗产的原因之一。<br><div><br></div> 来到果园加工厂,每人手里分到一坨面团和一盘苹果,来练习制作苹果排。经过揉面、造型、烘烤后,我们把成品装入礼品盒,带回酒店自己享用。 该果园里种植了6个品种的奇异果,我坐在果树下逐一品尝。身穿花棉袄的卡瑶(松浦最小的女儿)放学后也来到果园,她突然从身后扑上来,双手紧紧搂住我的脖子,在耳旁轻轻问道:“你不走,不行吗?”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非常喜欢我送的小礼品,更想跟我学习扑克魔术。<br><br>多么淳朴和真诚的农村孩子!巴士离开,她的小手一直朝远去的我们挥舞着。<br> 巴士行驶在返回东京的高速公路上,我在想,此次行程属偏远山区而不是较为发达的沿海,所以我有理由相信,眼前所见应是日本农民的最基本状况。<div><br></div><div>这两家都有不错的住房,可能因为木制建筑保温性能差,所以他们没有中央空调,而是放几个电暖炉取暖。</div> 房内走廊整洁干净,卫生间有自动喷洗马桶盖,卧室和客厅合二而一,白天迎客,晚上就睡在榻榻米上。还记得,晚上洗澡之前,主人特意来叮嘱说,热洗澡水已经放好了,每人泡澡后,不可把澡盆里热水排放掉,要用卷帘盖上澡盆保温,因为全家人要用同一盆水泡澡。至于洗头和身子洗浴,须在澡盆外使用淋浴器。我没敢深问,不知这是为了省水,还是日本乡村的民俗。 两家主人都说,农协事先有吩咐,不必安排什么特别的伙食,只按照他们平时的餐饮,增加分量即可。也就是说,我们这次享用的就是地道的日本农家饭。 我们在川手家吃的,早餐是大米饭、烤鱼、紫菜片、大酱汤。我猜想,农民们饭后要下地干活,所以,早餐吃大米饭才会顶饱。晚餐是烤肉、炒菜及小菜。川手解释说,农协叮嘱不许提供带酒精的饮料,不过,他还是准备了几瓶日本清酒和啤酒,并说,谁想喝就自便,饭后自动留下点酒钱,金额不限。 在松浦家,我们的早餐是面疙瘩汤、蔬菜色拉、腌萝卜块、炖菜。晚餐是软炸豆腐泡、炸天妇罗、色拉、大酱汤、大米饭。 回顾此行,算是蜻蜓点水吧,飞掠日本乡村,所见所闻较表面,个人感受较肤浅。我感觉,日本农民没有温饱问题,生活上有保障,子女就近上学,城乡差别很小,他们与城里人一样,可尽情地享受人生的快乐。<div><br></div><div>不过,我也知道,日本的农业是有短板的。作为一个岛国,缺少可大面积耕种的平原地带(北海道除外),也没有像中国和美国那样的大型农场,农产品主要来自于小规模的家庭农业。由于地少人多,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8%,不得不依靠每年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大批粮食。命根子被攥在别人手里,一旦有全球性粮食危机,或国家间产生摩擦,日本恐怕将面临大麻烦。<br><br>当然,日本官方也在努力寻求出路,着力农业科研,提倡精耕细作,提高小型农机性能,旨在提高产量和粮食自给率,走出一条适合日本国情的农业发展之路。但愿吧。<br><br>既然提到了农民和乡村,作为一名曾经的知青,对多年前的那场上山下乡运动,至今我无法认同。但在干校蔬菜排的几年耕种经历,让我对田园生活仍有一丝留恋。如今,家里的后院被我开恳成果园和菜地,“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挂在了院墙上,农业八字宪法的水肥土种几个字,常在嘴里叨咕着,全身一副农民打扮,拖着疲惫的老腰,整日在院中忙乎着。</div><div><br></div> 看样子,我的农耕生活轨迹,还在不断地延伸,也不知究竟它走的是哪个人生剧本。<br><br>有人会问,你这是为什么。<br><br>什么都不为,也许我,希望还在田野上 . . . . . .